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回复: 1

关于许愿 | 有五种因缘,佛菩萨不布施财富地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9-8 08:19
  • 签到天数: 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525

    主题

    1084

    帖子

    1771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7
    发表于 2024-4-2 09: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对于佛菩萨的“信”,
    很多停留在“求”的层面,
    求发财,求地位,求轮回圆满。

    佛菩萨悉知悉见,
    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更清楚我们需要什么,
    如果所求的会成为我们的障碍,
    佛菩萨便不会赐予。


    有五种因缘
    佛菩萨不布施财富地位

    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摄大乘论释》里,讲述了这五种因缘:

    一: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于其财位,有重业障故不施与,勿令惠施空无有果,设复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为。如有颂言:

    如母乳婴儿   一经月无倦
    婴儿喉若闭 乳母欲何为

    二: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虽于财位无重业障,而彼若得财位圆满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宁彼现法少时贫贱,勿彼来生多时贫贱,故不施彼所有财位。

    三: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生死心便现在前,求欲出离,若得富贵即生憍逸,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思惟,宁彼贫贱厌离生死心常现前,勿彼富贵受乐放逸,不厌生死不起善法。

    四: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当施彼满足财位,即便放逸积集种种恶不善业,故不施彼所有财位,如有颂言:

    宁使贫乏于财位
    远离恶趣诸恶行
    勿彼富贵乱诸根
    令感当来众苦器

    五: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得富贵,即便损恼无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念言,宁彼一身受贫贱苦,勿令损恼余多有情。

    白话略解,简而言之,即是:

    一:贫穷的业果太重,如同婴儿喉咙紧闭,慈母想喂奶也喂不进去。

    二:有了钱财就不行善积德,不防邪思,从而后世长久贫苦。

    三:因贫苦而对六道轮回起厌离心,而有了钱财却骄慢放逸,不知求脱离生老病死。

    四:有了钱财就会聚集众多恶果。

    五:得财富后就欺辱、损害其他众生。

    以上五种因缘,菩萨不会施予其财富。

    我们对佛有求  佛对我们有愿

    其实,
    每一次我们向佛菩萨许愿的时候,
    佛菩萨也在向我们许愿。
    我们祈求佛菩萨,
    帮助我们达成身体健康、
    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佛菩萨却在默默地发愿,
    愿我们行诸善业,
    断诸恶习、五戒十善,
    因为如此,才能免堕恶道,
    且种种福报,不求自得。

    五戒十善的标准是什么?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业在《十善业道经》里有明确的界定:

    离杀生者,成就十种离恼法;
    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
    离邪淫者,得四种智所赞法;
    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
    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
    离恶口者,得成就八种净业;
    离绮语者,得成就三种决定;
    离贪欲者,得成就五种自在;
    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
    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佛法对于财富的理解,其实根源于对福报的认知。如是因,如是果,财富的多寡取决于福报的大小,而福报则与过去的培植有关。因此,与其向佛菩萨祈求,不如好好地修持,增长福德。

    不依德行得到的财富犹如草上霜,见之容易,持之不易。而有德之人,福报增长,能轻松拥有财富。修炼自己的品格,积累无形的德行,当福报具足,自然会有财富不期而至。

    一切世間樂皆因利他有,福自善生無別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137

    帖子

    219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948
    发表于 2024-4-2 22:4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穿了,就是修法没相应。否则,诸佛菩萨岂不是妄语?但这里的说法也有问题,似乎是把佛菩萨当成了有情众生,要看情况而决定是否布施。这个问题可以慢慢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5-6 21:16 , Processed in 0.1401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