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88|回复: 1

惟贤长老: 《金刚经》精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9-8-31 12:11
  • 签到天数: 7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307

    主题

    0

    帖子

    1909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我若不慈悲,谁替我修行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0
    发表于 2017-2-7 14: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刚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但是已经涵括修行要旨,体现了真空妙有的佛法中道思想。现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

    一、《金刚经》的宗趣

    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离一切相;第二、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是要有空慧、真空的智慧,那就是性空无我。修一切善就要有大悲心,包括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摄六度。由性空生智慧,由缘起修善业,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行。

    (一)离一切相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之际,夜晚见明星朗现虚空,不由得叹说:“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真如,但是众生受妄想执着的缠缚而体证不到。妄想就是第六意识的妄想,指因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执着就是第七末那识,包括人我执、法我执,由人我执就生烦恼障,由法我执生所知障。必须以般若空慧,也叫金刚宝剑,才能斩断妄想执着。

    金刚的特性有三个字:第一、坚,金刚是很坚固的,不坏不灭;第二、利,就是很锋利;第三、明,金刚是透明体。所以金刚具足坚固、锋利、透明的特性。坚固就能不坏不灭,就代表实相般若;利就代表正智、正确的智慧,智由定生,叫观照般若,指能够观照一切;明就代表名言,以名言说教,也代表文字般若。

    所以金刚就是般若的形容,形容般若能够斩断妄想执着,那就是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由文字了解以后至观照,由观照而证实相,就可以离一切相。

    《金刚经》讲的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就是执着有个我,我能够度众生,执着个我体。人相,这个人是代表其他比比皆是的人,有种种差别,那个人是我所度的,执着差别。众生相,众生就很多,有能度的我,有所度的众生,属能所执,能度的执着,所度的执着。寿者相,就是以上“我、人、众生”都是真实不虚、相续不断的,有个实体,也包括执着长远的寿命,执着上帝常在等等。

    法相,法相代表常有执,一切法常常都存在,永远都不坏。非法相,一切法现在存在,消灭了就没有了,还有人、一切物质都是这样。法相就是常见论,非法相就是断灭论。所以金刚般若就可以消除众生的四相,也可以消除诸法的法相、非法相。

    (二)修一切善

    修一切善,就是从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到四摄六度。六度中特别以施为首,就是妙有,由妙有生大悲,不舍众生,不离众生,所以《金刚经》既明真空又明妙有。
    以上就是关于《金刚经》的宗趣。

    二、般若就在生活中显示

    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具体就体现在第一段里,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就体现了六度的修行。

    经文:“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一、著衣持钵。穿起衣,拿起钵,形象很好,端庄肃静安祥的形象,表示持戒精严。这代表持戒度。

    第二、城中乞食。众生以饮食供养佛,而佛以法味布施众生,这就代表第一度,布施度。彼以财施,我以法施,广行布施,使众生都能够有见佛闻法,广种福田的机会。这就是修布施度。

    第三、次第乞已。比丘乞食是一家一家依次序来,不分别贫富贵贱,不分别是得到半钵还是满钵,也不分别食物的好坏。这种不分别、平等对待一切的心就是广大忍辱的心,这就修忍辱度。

    第四、饭食乞,收衣钵。说明穿衣吃饭,收饭具,不假手于人,亲自动手。这代表精进度。

    第五、洗足已,敷座而坐。脚洗了,再把坐具安好,坐下来。这代表守静,修禅定。禅定就是消灭妄想,消灭内心的散乱,达到内心的平静。这代表禅定度。

    第六、以上几项能够做到圆满,而且很自然,不着相,就是般若度。

    我们来看一看,般若由世尊来显示,就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间就可以显示般若的妙趣和般若的生活。不是说离开生活,离开行住坐卧,另外去找个般若。禅宗讲:“平常心就是道”、“行住坐卧、搬柴运水都是道。”所以说般若就在日常生活中。

    三、如何发心?

    经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就要发这个心,这是什么心呢?菩提心!具有对象广、空间宽、时间长、目标高的特点。对象广就包括胎卵湿化,欲界、色界、无色界。空间宽就包括整个众生世界、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世界。时间长,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目标高,使众生都能得到解脱,都能证得无余涅槃,这就是最高的目的。无余涅槃就是阿罗汉没有余报可受,已经得到了生死解脱,不受后有,为无余涅槃。

    四、如何修行?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提出的以布施为首要的六度行,这六度中特别发挥出来是第二忍辱行,另外还有无诤行,这三种行都是  《金刚经》上很突出的。

    (一)布施行,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六度中特别提出布施行,布施就可以代表六度。

    (二)忍辱行,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第一、耐怨害忍。若冤家仇敌,或者坏人、他人,对我批评、刺伤,我就以德报怨,心胸广大,要忍耐,不要怨害别人,要化冤为亲,冤亲平等,不能冤冤相报,纠缠不休,这就是耐怨害忍的精神。

    第二、安受苦忍。这个苦就是环境造成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等。在灾害逼迫之中,我不能怨天尤人,要随缘生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第三、谛察法忍。要相信真如的境界、菩提涅槃的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只要你能够修,就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对此要坚定不疑惑。

    (三)无诤行。什么叫无诤行?《金刚经》上讲“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这是在赞扬“无诤行”。实际上有分别心就有诤,有诤就有分别、有矛盾,就要斗争,引起混乱,各种混乱因此而来,人与人之间的混乱、家庭混乱、社会混乱、世界混乱,都引起来了,全是因为不能够无诤。所以特别提到“无诤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它是百千三昧中的第一三昧。

    转自慈云寺惟贤长老文库 http://www.ciyunsi.net/weilao/Index.asp
    遭遇就是修行,多思量,少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1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7

    主题

    1512

    帖子

    56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313
    发表于 2017-2-15 08: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3-29 03:57 , Processed in 0.1247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