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1|回复: 0

[转载]经行修练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74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016
QQ
发表于 2013-7-25 1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经     行

                                                                  妙祥法师讲述

缘起:二〇〇五年三月初七、初八,海城大悲寺住持上妙下祥法师,应鞍山佛教协会邀请,讲于鞍山佛协慈善院。现场听法人数约四百余人。因是为居士讲解,及时间等缘,有的地方略讲,若今后有缘为僧众讲解时,再详细加以补充。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 称)

讲第十三句,“境现光动无相皆除尘” 。

“境现”,因为我们修行了,就会有很多的境界现前。这种境界包括有的见菩萨,有的见鬼神,有的见龙,有的见日月,等等。这都是境界,甚至还有很多的,这个震动的境界。这些境界现前,都是除尘的现象。因为境界是根据我们心里的尘垢多少,被清除多少,所表现出来的。有的人认为有了境界,自己就已经成就了,这只是进步,但并不是究竟的成就,因为境界还终归是在有相之中。但这个相,是清除灰尘的相,是好的现象。但不能做究竟想,如果做究竟想,就会招群魔。《楞严经》讲:若作圣解便招群魔。所以说,我们很多的修行人,都在境界上打了败仗,这是很可惜的。

比如,有一个人,在修行中,身边放了一把斧子来保护自己。正在打坐,突然看到一个年轻人,是个孝子,背着他母亲来到了他身边。这时候,他就把这个看成是一种魔,来干扰他。他顺手就把斧子拿起来,就给这孝子一斧头。孝子背着他母亲就消失了。等这个从定中出来以后,发现斧子正砍在自己的腿上。他不知道这个孝子就是他的腿,他的身子就是他(孝子)的母亲。本来是自己的变化,他认为是外来的,他就不认识了,就给他一斧子。所以这斧子就砍自己腿上了。

所以,境界现前,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起嗔恨心。特别是修行中,经常听说有的人,有听到鬼哭、鬼叫等等现象。这种现象都是清理灰尘的现象。我们不修行反而没有境界,一修行反而有境界。境界就像我们打扫卫生,不打扫这个灰还不起来,一打扫灰就起来了。在起来后,扫起灰,还要端出去,要把它倒掉,这都是一个境界的过程。应该把这个事情看清楚,否则的话,我们就会着相了。我们应该知道,境界现前是个好事,但不可以作圣解,修行境界现前也是正常现象。

还有“光动”,光有白光,有蓝光,有红光。什么是光?也就是逐渐地在破除我们的无明,逐渐地在清除。根据清除的灰尘多少,来决定光的色度和颜色。因为修行的功夫不同,见的光也有所不同。所以说,见光是个好的现象,见光是消业的现象。但不能去想象光,有的人就故意观一个东西,而且观出周围有一层光圈,这是我们自己用眼根所造成的,这个不好。这是我们有了执著。我们所见的光是自然的,是我们修行中常见的,这才行。

过去,听说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憨山大师在五台山经行,有一天晚上他经行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周围的山河大地都亮了,道路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他就回来,跟一起同住的一个老和尚讲。也可能是没讲,因为那个老和尚看到他那种高兴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境界现前了,见光了,非常殊胜。老和尚就讲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你这种现象,我已经三十年了,天天如此。”就天天这样。

所以说,光现前,有光动,是个好现象,但不能作圣解。因为光还有很多的层次,五阴区还没有破尽,不究竟,作圣解这个心本身就是灰尘,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要作圣解。有的人说:我也没有境界,我也没有光等等,但是我的心里很坦然。虽然是没有见光等相,这也是除尘。只要我们能够去经行,按照佛的戒律去修行,按照佛法所要求的去经行,都是在除尘。没有境界也不要伤心,有的人是因为对境界有一定控制能力,他不愿意往这上使劲,所以说境界就少。有时候有了境界我们也不太清楚。不管有境界没境界,只要我们长久地去修行,自然都在除尘,这是好的现象。

在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法门》中云:相不出四种,

“一,梦中见相。”

就是在睡梦中,做梦见到种种的相。

“二,于行道时闻空中声,或见异像及诸灵瑞。”

“行道时闻空中声”,比如说打坐或行道,有时候突然耳边听到了一种声音。比如像大磬声,像引磬声,像大钟声,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我们在六根收回的过程。通过收回这个声尘,自然它就有一种现象要现前的。那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大磬啊,大钟啊,和引磬等等的声音。所以,佛教往往都用大磬,引磬,还有大钟,就是让我们时时地提起正念,要知道要收回你的六根。所以,维那师打的引磬和大磬都不让我们随便动,就是告诉我们这是菩萨。因为这种声音代表了修行的标志,是六根回收的标志,这个过程也就称为菩萨。

“或见异像及诸瑞”,有时候在修行中,看到了山河大地,出现了彩云,出现变化啦!等等。这都是功德现前,但不可以着相。如果认为这些境界,这种光线是魔的话,同样也进入魔障。

佛法是让我们真实地认识一个问题,要不偏不离。有的人说,境界现前就是魔,就非常害怕这个境界,不能正确地去理解,最后说魔反而自己成魔,这也是可怕的。有的人为了追求境界,到处地炫耀自己,而且追求这些不应该追求的事情,不可得的事情,而同样成为魔道。佛法是中道义,不容许我们做偏离中道的解释,必须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我们才能会掌握佛法,佛法是来源于真实,不是一种偏激。

“三,坐中睹见善恶,破戒、持戒等相。”

就是在打坐的时候,这个境界中,还有见破戒和持戒等相,还有善和恶,这都是一种相。

“四,以内证种种法门,道心开发为相。”

这个道心开发,就是我们破五蕴的过程,破五蕴就是开发道心。《梵网经》云:“好相者,佛来摸顶,见光见华,种种瑞相,便得灭罪。”就是说我们在修行中要见好相。我们忏悔的时候,修行的时候,如果能见佛来摸顶,就是好相。即使佛不来摸顶,见佛也是好相。另还有见光见华,种种的瑞相,这就灭罪。如果忏悔不见这种相,忏悔罪不灭。但我们记住,这种好相并不是我们用想象来的,而是自然现前的,这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功德现”,这个境现都除尘,我们都应该正确地理解。特别是现在,很多的人修行,修一修不敢修了,见到了境界反而生起了恐惧心,这也不正确。有的还生起了大慢心,也不正确,认为自己开悟了,成就了,这也不对。或是说鬼神来了,到我这来了。这种说法,有时候就容易犯了大妄语。没证说证,没得说得,犯了大妄语,这是不正确的。

过去,我在盖县茅蓬打坐的时候。有一天,打坐就看见整个前面的山、水,全变成冰川了。我说我这修行才没有几天,怎么能可以说开悟啊,还是入定呢,这也不可能啊!整个这山都变为冰川了,后来我就仔细地观察,左观察,右观察都是冰川,成一片。我说我也很清醒啊!也没有入定啊!这什么时候来的冰川哪?

后来过了一会,稍缓解了,我才看到,我前面挡了一块塑料布,塑料布前面有一滴水。这个心哪,可能是过于集中,进到那水里去了,通过水看整个世界全是冰川。所以说,这人要是不老实,就会容易犯大妄语。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对自己下定义。

另外有时候,就是有恶境界中,也有善境界。有一次,我出外经行,想经行,刚走出门外,因为下雪天,有冰很滑,突然一下就摔倒了。摔得都起不来了。躺在地上,我是这样思惟的,我说:人都摔倒了开悟,我怎么没开悟啊!我这么一转念,这心本是恶相,本来是个坏事,就变成了一件好事,所以它也不起嗔心了。还觉得摔得挺轻,再重一点就好了。

有时候我们在修行中也会遇到这种事情,比如说正在打坐,别人这时关门有声音,有人就起烦恼,你看,我刚打坐好好的,你就来捣乱,使劲关门。实际上并不是别人使劲关门,是我们心静了以后,听到这个门的声音,特别清晰,特别重。如果我们不能转念,马上嗔恨心就会起来,就会受伤害。一但受伤害的时候,甚至伤害你一年、二年,甚至吐血,很重的,多少年不敢用功。如果你一转念,说:唉哎呀!这个声音来得太好了,是帮助我开悟的,我看看我自己开没开悟?噢,没开!这说明我的修行还不到位,希望他下回使劲关。你用这个念头,一做解释,这个坏的境界就变成一种善境界。这个方法供养大家参考。(众人热烈鼓掌)

这个行道的方法,是很好的。因为,我刚开始学行道时,也不清楚什么叫经行。那时候,是还没有出家,刚信佛,觉得没有事情,到朋友家。因为那时候怕摩托车丢,所以就不敢骑车,就走着去了。后来发现行走,很能帮助修行,所以就常常地走。后来发现能运老和尚也是如此走,最后才知道这叫经行。

有一次行走,老和尚问我:“你走时候有什么感觉呀?”因为每次行走,都得将近六七里路的路程,而他问得很突然,我答:“我就像刚迈出一、两步。”他听了以后,很点头,但是我还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想起来,他的意思可能是,认为这么走法是对的。

《四分律》卷五十四记载:“第一次结集前,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第一次结集三藏的时候,阿难尊者还没有证到四果。”因为参加结集的罗汉都得证四果,才能参加结集。阿难尊者因为没证到四果,所以不能参加,但他又是佛的侍者,还应该参加。大迦叶尊者就告诉他,你现在没有资格参加。你想他跟佛那么多年,去弘法利生,在结集上都不允许他参加,对于阿难来讲是很大一个打击,阿难尊者就不能参加了。

“这时候,有跋阇子比丘,有大神力,为令其厌离,即说偈言:‘静住空树下,心思于涅槃,坐禅莫放逸,多说何所坐。’”

“阿难尊者,闻偈后,即便独处精进不放逸,在露地坐、缚绳床”,绳床就是用绳子拧成,像渔网似的一个窟窿一个窟窿的。把它一头栓在树上,一头栓在另一边树上,这叫绳床。南方常有,北方不多见。这个是僧人行二时头陀的十八种物之一,都必须预备的。就是在八月十五以后,行脚必须带绳床。我们也都有绳床,后来不用了,因为这种绳床,在东北有点不太适合,树少,而南方树多,有虫子。我们的绳床改成一种带橡胶布的,即能拴树上,又能铺地上,两种作用,铺地上可以隔潮。这阿难尊者在露地铺绳床,夜多经行,夜间他不休息,进行经行。

“夜过,明相欲出时”,就是夜间快要过了,明相要出来的时候。什么叫明相?就是凌晨天要明未明,交接的这个时间。比如现在大约是在四点,将近五点钟吧,就是我们在外边不借着任何的灯光这个情况下,能看清手纹一瞬间,这便是明相。佛教中对戒律的很多判决,都提到了明相,作为头一天和第二天的一个界限,来判断的,所以大家应该清楚这个明相。

在明相欲出时,眼看着明相就要出来了,这时候阿难尊者,“身疲极”,就是疲劳极了,“念言:‘我今疲极,宁可小坐’”,我今天太疲劳了,我一定要坐一会儿,小坐一会儿,就是稍休息休息。“念已即坐”,他想到这里就坐了,“坐已方欲卧”,坐呢,又想到要卧,这时候,“头未至枕顷”,就是头还没有接触他所枕的东西的时候,“于其中时间,得无漏解脱”,就于这要接触未接触的期间,就得到了无漏和解脱,也就是证了四果阿罗汉了。

“此是阿难未曾有法,得阿罗汉已,即说偈言:‘多闻种种说,常供养世尊,已断于生死,瞿昙今欲卧”,因而得以参加佛典的结集。

因为那结集的时候,门都关上,(后来的人)要进入这里,都必须有神通,从门缝里进去,这才能允许参加结集呢。所以佛教的结集,第一次结集是很重要的结集。在这次结集中,顺便提一下,结集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就是佛讲过:将来小小戒可以开缘。后来经过大家的回忆,佛讲没讲过呢?佛确实讲过,但是佛没有指出什么是小小戒,可以舍,没有说。最后,大迦叶尊者,与参加结集的五百罗汉作出决定,佛的戒律不允许增加一个字,不允许减少一个字。这就是我们末法时期也必须遵守的重要一点,不是说末法时期戒律就改了。因为戒律,罗汉不能制,菩萨也不能制,祖师也不能制,只能由佛制,佛亲口宣说戒律。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有的人反复强调末法时期,有种种的修行的困难而欲改变戒律是不正确的。佛的戒律不允许随便改动,篡改,这个要跟大家说明。

以上所讲的这一段,正是我们要讲的第十四句:“能行所行消失是真行”。“能行”,它有能所,有能所还是有妄想,所以必须把我们能行的和所行的都要空掉,进入了真行。真行就是空行,空行才是真行。所以说这个呢,不多讲,因为能行和所行必须通过实证,你才能得到里面的体会。但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有点修行就以为是证了,那不对,因为我们还没有修到地方,心力还没到。

过去,有一个居士,有点境界,他就以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后来找到我,意思叫我给印证,我说:“你纯粹是个魔!”他说我装相。究竟他是魔,还是我装相,我就不清楚了。后来经过很长时间,他从那个境界中出来了。那时,我以为他最起码这一念,得三年才能好,后来不到三年,两年多,他就从中脱离出来了。因为那时候境界现前,他不认识,未证说证,就着了魔了!自己可以作祖师,自己可以收徒,没出家可披袈裟,什么都不在乎!跟僧人说话都背着手,就是天下高僧大德,在他眼里,那就没有谁了,没有谁了。还找上海那个很有名的老居士,去印证。对方说你理悟了,说理悟也不行,必须得实悟,实证。后来我就说他一句,“你纯粹是个魔!”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还是很感谢的。

现在很好,过去是嘴好讲,现在一句话也不说了。有时候到道场去干干活,干完活就走,从来不再讲,一下把这关过来了。所以说,我们只有能行和所行消失了,才真行,在这里千万不要误认为,把境界当成我们的究竟。

还有一种人,就是好经常说:“我见到鬼了,我见到龙了,我见到神了。”这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容易犯大妄语啊!犯大妄语,有时候,你所受的戒体,可能因为这句话,就彻底地失去了。犯大妄语会失去我们的戒体。没证说证,是非常不得了的。你看骂人,这些话很重,很讨厌,但是大妄语要比它利害千百万倍。千万不能犯妄语。

比如,一个苹果,人家问你证没证果啊?他说“有”,拿起这个苹果说:“你看我有苹果。”这便犯妄语,因为他暗示他,他得果了,这也算妄语。(结大妄语的重方便罪)所以说这都非常可怕,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远离这种贪图名利的想法,认假为真,害处无穷啊,很快就着魔。我刚才讲的那个例子,他才两年左右就缓过来了,这还是不错的,如果长时间,就堕落魔道了。

我们讲第十五句:“得于无所得时方为道”。

通过讲法能让人大致明白了,境界现前,能够自动处理。听讲后,很多的执著就会破除,很多的境界,有的就不再现前。境界不现前不等于没有,是一种转化。因为我们心里有了执著,会有很多的境界随着我们执著而现前。如果你这个执著破了,有些境界不一定都得现前了,不现前不等于没有境界。以前,有个师父,问我:“什么是道?”当时,我就给这么答的:“无所得。”

无所得时方为道。因为有能得和所得,这就是我们还在修行中,还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法是无为法,我们得的只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有的,所以就不存在得和没得。在没得之前,我们有个得,得的时候没有一个能得和所得,这时候才能真正地见道。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最根本的道,不为小道所迷惑。所有的菩萨为何能成佛道?因为他不求小道,只求无上道。他也不愿意求人天福报,不求声闻缘觉,只求无上菩提。

什么是大愿?那就是无所得时才是大愿。有所得就有所执著,我们无所得才是我们的真愿。平常我们说度众生,等等,什么是度众生?就是无所度时才叫度众生。我们说菩提心也应该分清楚,什么是菩提心?不是我们嘴上说,我发菩提心,就是菩提心了。因为菩提心是应该从自性里流出来的,自动发起的,才能称为菩提心,才能不退转。我们怎样去求菩提心?只有一个,就是严持戒律,去苦修。久而久之,自然这个菩提心就会起来。我们同时也是在发大愿,为了度尽众生,方成菩提,这才能成就我们的菩提心。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嘴上说我已发愿了。有时候,见到有的人讲:“我已经发菩提心。”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虽然你的心很好,但是你不知道,发菩提心应该是自动的。是在我们严持戒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经行后,才发起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应该求这个菩提心才是对的,这菩提心是遍满虚空的,是满法界的,是无相的。

我们下面讲最后一句:“十方如来菩萨同护叹”。为什么说“十方如来菩萨同护叹”?因为佛也经行,菩萨也经行,罗汉也经行,缘觉也都经行。

僧人经行,而且我们在家居士也应经行。像本溪居士,还有这个辽 阳居士,还有沈阳居士,还有大石桥居士,他们常常地经行。现在大石桥居士还坚持经行,每隔一个月或半个月,就有几个人从大石桥要走到大悲寺,多的时候十多人,有时候二十多人。还曾走到千山,他们也是在经行。所以说大家都在经行。因为这种经行是十方如来的家当。既是十方如来的家当,所以菩萨和佛都在护持和赞叹,因为它是成佛的一个捷径,也是真实的道路,是修行中必须要学会的。

关于护持,在这里有很多的例子,简单地说一个。原先行脚,在没有走到秦皇岛之前。有一天,走到下午大约三四点钟,突然就下起雨了,掉雨点。就赶紧地找个地方休息,以便避雨。一看路旁有卖沙子的,看看旁边有没有空房子,找个破空房子。后来有个卖沙子的说:“我这个空房子,炕都扒了,不然我就留你们住,那边有个空房子,没有人,你看能不能住。”后来我们俩就去了,进了空房,一看,炕还有点温和气。他说:“这柴禾你们也可以用。”我们俩人烧烧炕,为了避雨,就在那儿住下了。我们住下了,这一宿也没有再下雨。

第二天,我们行走的时候,走了将近十多里地,二十多里地,根本就没有一处可住宿的地方。如果没有这几滴雨,把我们留住,只能那一宿都要在路上行走了。所以说这些雨也是佛菩萨的护持。所以我们只要真心行道,佛菩萨就不会不护持。这样的事情就太多了,很多的感应,就不说了。我们知道,经行是如来的家当,也是代表了正法住世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要共同来学好这个经行。

“经行本无话可说,以无念为宗,慈悲为本。”经行也叫行道,慈悲为本,因为在行道期间,要不断地救护众生。

经行,本来是无话可说的,像《佛说阿弥陀经》中讲到,极乐世界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等鸟叫,都在说法,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无话可说。所以你如果无话可说,那就到处都是法音。

宣化上人曾作一说法偈:“佛法妙理本无说,觉后一字更嫌多,唯因众生迷障重,善巧方便来说说”。宣化上人的偈子,把这个佛法无话可说,讲得很透彻,很真实。

“无所求为持戒,无所得为目的,略说相貌,心中常悟,趣入实相,以助道业。”以 “无所求为持戒”,也就是“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为什么要持戒?就是要把我们所有的人心要灭掉,我们人心死了,道心才会生的。有一念,道心也不会生的。所以应该是以无所求为持戒,本来我们的一切都是具足的,从来没有少过,是我们有了妄想,才认为我们有多有少,这是不正确的。

有人问佛:“当四面大山,向人同时压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佛说:“只有一个忍字。”为何要忍?就是因为人无所求,若无所求,念就不分别;一分别就会给压扁了。所以说“忍”就是不分别的意思。无所求就是不分别,心一动就有所求,心不动就叫无所求,这才为持戒。持戒的目的就是摄心为戒。

还有“无所得为目的” ,什么叫无所得呢?没有所得。有得,就有少,所以我们不需要这个得,因为我们得的是假的。没有得的,无所得,反而真实,那就是大无外,小无内。《楞严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有一句偈子,讲:“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赵州啊,就是赵州和尚,是一代祖师,他八十岁还在行脚。想一想,我们年轻人都不走路了,和祖师大德一比,我们太惭愧。我每年行脚,有时候脚都要受伤,都要肿和疼。但是我一想到赵州和尚八十还行脚,就鼓起勇气,就不怕了,应该跟赵州和尚学。这里讲的赵州和尚八十犹行脚,讲的就是无所得,“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就是说老和尚不断地经行,为了是了脱生死。最后开悟的时候,发现了原来本无一事,没有一事可得。这才知道原先空费草鞋钱。什么是空费草鞋钱呢?原来本有的家当就在你的心头上,不在外得。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这个行道是很重要的。

“其功德之大,难思难议,难说难尽”,这行道的功德之大,难思难议,不是用我们这个思惟,和我们的想像能解释得了的。

“为十方如来、菩萨所加持,护念赞叹,众生欢喜拥护”,众生欢喜和拥护,因为它是一条解脱的路。因为我们很多的众生都想解脱,都想离苦得乐,需要一个人带头。如果我们都能够起来行道,带好这个头,众生非常欢喜。通过我们行脚乞食生活,就知道众生是需要经行,需要头陀行,需要我们能够长期地行脚。

“如荷花出水清净,虚空无貌自在”,这个行脚,也就是经行,如荷花出水一样清净,虽然在五浊恶世里,但它显出了特别的清净。那就是我们应该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笑话我们,都应该去努力,这样才会得到清净。我们努力的结果应该像虚空一样,无所求,也无所得。那我们人就解脱了,解脱就如同虚空一样无貌自在,就彻底地与生死了了这场官司。

我们知道世间可做之器没有不坏的。什么是可做之器?就是能做和所做的。比如说房屋是人盖的、汽车是人造的。但是,都不长久,都会毁掉的,我们没有看到虚空能毁掉。因为虚空不是人造的,是我们本有的。我们的心应该像虚空一样,无所求,无所得,我们才能真正地自在。

这个经行就讲到这里。这是“惭愧沙门释妙祥,供养参考,不要乱传,免笑行家”。主要是供养大家,能够在修行中有所帮助。因为在王会长,和佛教协会,还有慈善院郭院长一再地邀请下,很惭愧来到这里。我本人呢,不会讲经,平时也很少看书,看书也看得很少,也不明道理,修行也没有什么修,也没有什么证。但是,为了报答大家这一片的信任之心,所以是勉为其难说一说,但只能做为参考。(众人热烈掌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4-29 05:28 , Processed in 0.1401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