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4|回复: 1

     [轉貼]華嚴法界三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23:39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00

    主题

    908

    帖子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365
    发表于 2013-2-28 23: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法界三觀”為華嚴宗觀門之樞要,三觀即是:一、真空絕相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為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依《華嚴經》所開顯實踐修行之觀門,建立三觀,用以彰顯觀行,悟入一真法界。全稱三重法界觀門,又名三重法界、三重觀門,略稱三重觀或法界觀。“法界”是所觀之境,“三觀”指能觀之心。

    一、真空絕相觀:為四法界中之理法界(即一真法界,亦即一真如心)。“真”者,以無虛妄念慮為真;“空”者,以無形質妨礙色相為空。因凡夫見色誤認為實,見空誤認為斷空,以致困於迷途而不證得。今開真空絕相觀,使觀色非實色,而舉體為真空,觀空非斷空,舉體是幻色,始得免除一切情塵之束縛,而達空、色(有)無礙之境界。據杜順大師《華嚴法界觀門》所舉,於真空絕相觀開立為四句十門,即:

    (一)會色歸空觀:謂會集一切色法均歸於真空性。此有四門:1、色非斷空門:謂幻色並非斷滅空,而是舉體皆真空。2、色非真空門:謂實色並非真空3、色空非空門:謂實色與斷滅空皆非真空。4、色即是空門:謂色空二者均無體性,故即是真空。

    (二)明空即色觀:謂真空即是一切色法之本性。乃彰顯凡是真者即是俗假,此系由事物之本性而言真空。亦分四門:1、空非幻色門:謂斷滅空不即是幻色。2、空非實色門:謂真空不即是實色。3、空非空色門:謂真空並非斷滅空與眼前實色,而指真空之本性。4、空即是色門:謂說空無我理者,由於空色相即之故。“空”,即真空;“色”,則兼幻色。

    (三)空色無礙觀:謂色相舉體是真空,真空亦舉體而不異色相;以色為幻色,而不礙於空,空為真空,亦不礙於色,故觀空色二法無障無礙。

    (四)泯絕無寄觀:“泯絕”者,謂泯絕色(有)、空,離一切相;“無寄”者,謂無有語言文字可以寄託。“泯絕無寄觀”者,謂此所觀之真空,乃超絕一切對待,離言絕慮而無可寄託,為言解所不及,故必至心境俱滅不可思議之境地,乃見真空之全體。

    二、理事無礙觀:即四法界中之理事無礙法界。“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間之相。即觀平等無差之理性與萬象差別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圓融無礙。據杜順大師《華嚴法界觀門》所舉,于理事無礙觀開立有十門,即:

    (一)理遍於事門:謂能遍之理,其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則有分位差別,然一一事中,理皆全遍,無不圓足。

    (二)事遍於理門:謂理既遍於事,而事亦遍於理,事雖有差別,然理無分限,故一微塵亦周遍法界。

    (三)依理成事門:謂緣起之事法無別體,必依理而成立,此即事攬理成。

    (四)事能顯理門:謂事虛而理實,故事中之理挺然露現,此即理由事顯。

    (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攬理而成,遂令事相皆盡,而唯一之真理平等顯現。

    (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而成諸事法,致使事顯而理不現,如諸佛之法身流轉五道,而成眾生。

    (七)真理即事門:謂真理不在事法之外,理之全體皆是事。

    (八)事法即理門:謂緣起之事法必無自性,故事之全體即真性。

    (九)真理非事門:謂理為事之所依,而非是事,又理絕諸相,真妄有異,故真理非事。

    (十)事法非理門:謂事為能依,非是所依,又事有差別,性與理異,故事法非理。

    其中,初二門為事理相遍,三、四門為事理相成,五、六門為事理相害,七、八門為事理相即,九、十門為事理相非,即觀其義旨雖不同,然逆順自在,無障無礙,為同時頓起之同一緣起法。

    三、周遍含容觀:即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周遍,無所不在之義;含容,無法不攝之義。此觀以事望事,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亦隨理而一一可融。是則一多無礙,大小相含,互攝互容,重重無盡,隱顯自在,神用不測,真可謂入華嚴無盡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觀。據杜順大師《華嚴法界觀門》所舉,于周遍含容觀亦開立有十門,即:

    (一)理如事門:謂真理如事法一樣有分齊。理性真實,事法虛空,真理的動態即變成事法。真理本無分齊,既顯現為事法,也就如同事法而有分齊,有一多,有大小。真理顯現為事法,全理為事,事法之外無真理,由此見事法即是見真理。

    (二)事如理門:謂事法如真理一樣遍通圓融。前一門說事法之外無真理,事法遍於真理,亦即事法不異於真理,故事法雖有分齊,但與真理無別,故能隨真理而遍通融攝,一一事法,即使是一微塵,亦能如真理一樣周遍廣大,圓融無礙。

    (三)事含理事門:謂一一事法,皆分別含有理和事,由事法與真理非一,因此,一事法,如一微塵能廣容一切事物。由事法與真理融通,非一非異,形成四種關係:1、一中之一,即一入於一中;(相容)2、一中之一切,即一切入於一中;(相容)3、一切中之一,即一入於一切中;(周遍)4、一切中之一切,即一切入於一切中。(周遍)從而體現了萬物的周遍含容,無障無礙的圓融關係。

    (四)通局無礙門:通即是遍、周遍;局,非遍。此門謂事法與真理非一,故非遍;事法與真理非異,故是遍。因事法與真理非一即是非異,故一一事法不離一處即能全遍十方一切微塵之內;因一切事法與真理非異即是非一,故一一事法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如是,一一事法,即遠即近,即遍即住(局),無障無礙。

    (五)廣狹無礙門:謂事與理非一,故是狹;事與理非異,故是廣。此門是說,因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微塵而能以狹包容、周遍一切;因事與理非異即非一,故一微塵不大而能包容十方世界。如是,一微塵的事法,即廣即狹,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六)遍容無礙門:遍,普遍;容,廣容。此門謂:一望一切,互有相攝相入的關係。因普遍即是廣容,故當一塵望於一切,在普遍于一切中時,還能攝一切於自己的一之中。又因廣容即是普遍,故還能令此一塵普遍於自己裏面的一切差別法中。如是,此一塵自身普遍其他事法時,即其他事法也普遍於自身,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

    (七)攝入無礙門:攝即廣容,入即普遍。此門謂:一切(多)望一,無一切可遍,說是入;無一切可容,說是攝。以入他即是攝他,一切全入一中時,一還在自身的一切之內,同時無礙。以攝他即是入他,一全在一切中時,一切也在一之內,同時無礙。能攝與所攝、能入與所入,互相交參,一多相入相攝無礙。

    (八)交涉無礙門:交涉,交相關涉,意謂一與一切(多)俱為能攝能入。此門是說,一望一切,有攝有入,共有四句:1、一攝一切,一入一切;2、一切攝一,一切入一;3、一攝一法,一入依法;4、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能攝所攝,能入所入,能即所,所即能,互能互所,同時交參無礙。

    (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望一,也有入有攝。所攝與所入,彼此俱在,叫做“相在”。此門亦有四句:1、攝一入一;2、攝一切入一;3、攝一入一切;4、攝一切入一切。一切與一同時交參,無障無礙。

    (十)普融無礙門:謂一切和一互相相望,一一具有前兩重四句,圓融無礙,無窮無盡。因總融前之九門,彼此互不相礙,故稱普融無礙。

    上述周遍含容觀的十門,是杜順大師對一切現象與現象相互關係的觀照方法,是一輾轉相生的觀照過程。第一、第二門事理相如是總意,以下八門由此展開。第三門是一、二門的綜合,四、五、六、七是就通局、廣狹、遍容、攝入四個方面加以展開,由此,又從一望一切和一切望一概括為八、九兩門的交涉、相在關係,最後第十門綜合八、九兩門,亦是綜合一至九門,為普融無礙門。

                           ※華嚴三觀中的禪意※

    禪以直指,華嚴頓圓;禪證心性之本,華嚴更顯現事相妙境;禪約悟機易入,華嚴據法界深廣。如能會通二者,則必圓悟透徹而圓證廣大。《華嚴原人論》中述真常自性說:

    "一乘顯性教者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如來藏。從無始際妄想翳之不自覺知,但認凡質,故耽著結業,受生死苦。大覺湣之,說一切皆空,又開示靈覺真心清淨,全同諸佛。故華嚴經雲: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能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辯智,即得現前。便舉一塵便含大千經卷之喻,塵況眾生,經況佛智。"

    次後又云:"爾時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迷惑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評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原身,但執虛妄之相,甘認凡下,或畜、或人,今約至教原之,方覺本來是佛,故須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還源,斷除凡習,損以至無為,自然應用恒沙,名之曰佛。當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門!原人至此。"

    可知華嚴的一乘顯性,就是禪的妙體,但禪以直指與參究體悟,華嚴則以三觀證入。華嚴三觀分為:一、 真空觀--如禪宗的初關而見性。二、 理事無礙觀--如禪宗的重關而無礙于理事。三、周遍含容觀--則是禪宗末後關的活潑大用。

    具體錄宗密的華嚴法界觀法如下,可供禪者參究: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開四名十門:四名一、 會色歸空觀--融合一切色法即是空故。二、明空即色觀--真空必不異色。三、 空色無礙觀--觀色即空,觀空即色,一味不二。四、泯絕無寄觀--此句正合禪宗見性的宗旨,錄全文如下:

    "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為行境(心境冥合而起真行)。何以故?以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行者正可與此印證,是否落于意解情執,入於空色名相與禪解文句?此中如有一絲未淨,即不能到心境如一而起真行的境界,也即未能真見佛性。

    <第二>理事無礙觀法的十門:一、 理遍於事門 二、 事遍於理門 三、 依理成事門 四、 事能顯理門 五、 以理奪事門六、 事能隱理門 七、 真理即事門 八、 事法即理門 九、 真理非事門 十、 事法非理門。

    以上十義都是真空本體上的緣起,也即禪悟之後開始依緣起用的過程。既然緣起,必不離理事,所以理事無礙是禪人的一大功課,其中:"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如能做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是為理事圓融無礙觀。"此觀旨可救現代禪人在理事上極其空乏的意境,使能于廣大的理事上圓融無礙。

    <第三>周遍含容觀,這是證入道果的事事無礙的境界,是:"事如理融,交參自在的境界。共述十門如下:一、理如事門 二、 事如理門 三、 事含理事門 四、 通局無礙門 五、 廣狹無礙門 六、 遍容無礙門 七、 攝入無礙門 八、 交涉無礙門 九、 相在無礙門 十、 溥融無礙門。

    以上十門共成就圓明顯現的境界,也是差別智與圓觀道力成就的象徵,禪的末後一著即歸於此。所以是妙道行於一切的無障礙圓妙的大用,是為不可思議的終極道果。如欲深入華嚴三觀,應誦《華嚴經》與觀看《華嚴義海》,並應注意,不可落於言詮,應以會通自心本性而以妙智照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23:39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00

    主题

    908

    帖子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36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轉貼]華嚴法界三觀

    [轉貼] 華嚴五教止觀淺\導
        會通止觀


      華嚴五教止觀,以法界三觀為修習要領。故杜順和尚說法界三觀,名「修大方

    廣佛華嚴法界觀門」。其所以言「觀」不言「止」者,是因為止攝於觀內故。然華

    嚴三觀,亦以教理為勝,少言於修習方法。

      法界三觀者,一、真空絕相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修真空觀

    成就,則成就小教及大乘始教。修理事無礙觀成就,則成就終教頓教。修周遍含容

    觀成就,可成就圓教位。故五教止觀,以修法界三觀為要領。

      法界三觀,與天台三止三觀,實屬相同。華嚴之真空觀,大略同於入空觀體真

    止。理事無礙觀,大略同於入假觀方便隨緣止。周遍含容觀,大略同於中道觀離兩

    邊分別止。如是三觀,為佛所說,見於仁王般若經。不過華嚴天台二家,各有不同

    發揮而已。

      修習止觀,論修不論解。佛言我法甚深,唯證乃知,意即在此也。故有心人應

    慧解立行,行起解絕,莫滯於文下也。

      清續法,作賢首五教儀,對於修習止觀多有發揮。茲略撮其要,俾供參考。

      賢首五教儀,就法界三觀明於止觀。真空門中,即名真空止,真空觀。我們知

    道,真空觀者,即是理觀。故止者,安住於真空理而不散亂。真空觀者,是鑒察於

    真空理而不昏迷。是知其要點,於真空理不散不昏也。

      其次理事無礙門中,名無礙止,無礙觀。此是由理起事,出空入假。事者假相

    ,假則無性,事當體即理,則事不礙理。理即無性,無性隨緣以成事,則理不礙事

    。無礙止者,止非離過也。無礙觀者,察事應理成其善也。是知無礙止觀由真空止

    觀來。真空止觀為其體,無礙止觀為其用。

      第三門周遍含容,即事事無礙止觀。名周遍止,周遍觀。周遍止觀者,即圓教

    止觀,一乘止觀,不思議止觀。周遍止者,則空我法二執。周遍觀者,起鏡智照真

    俗二諦,證得真如。空我執則斷煩惱障,斷煩惱障則了分段死,證究竟涅槃。空法

    執則斷所知障,斷所知障則了變易死,證無上菩提。如是則名成佛。

      我們說過,如此境界,論修不論解。筆者是一道地的愚癡凡夫,豈敢妄作推論

    。故未盡之處,敬待來賢。

      第三門周遍含容,即事事無礙止觀。名周遍止,周遍觀。周遍止觀者,即圓教

    止觀,一乘止觀,不思議止觀。周遍止者,則空我法二執。周遍觀者,起鏡智照真

    俗二諦,證得真如。空我執則斷煩惱障,斷煩惱障則了分段死,證究竟涅槃。空法

    執則斷所知障,斷所知障則了變易死,證無上菩提。如是則名成佛。

      我們說過,如此境界,論修不論解。筆者是一道地的愚癡凡夫,豈敢妄作推論

    。故未盡之處,敬待來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4-24 17:02 , Processed in 0.1245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