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07|回复: 6

[推荐]善用心 广积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发表于 2006-11-1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文来自命自我立网)</P>
    <>1。<FONT color=#ff0066>善发布施之心</FONT></P>
    < >--节录自如何把《了凡四训》落实到生活中讲解系列<BR>    (文中引用的古文均出自&lt;安士全书&gt;,看不懂可参考&lt;安士全书&gt;白话解)<p></p></P>
    <  align=left><p> </p></P>
    <  align=left>先讲几个安士全书的典故。 <p></p></P>
    <  align=left><B>一月布施</B>(《法苑珠林》)<BR>  舍卫国有一贫家,施一穗蒲萄于比丘,比丘曰:“汝已一月施矣。”贫人曰:“吾止一穗耳,何言一月?”比丘曰:“此一穗蒲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断,非一月何?” <p></p></P>
    <  align=left>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一穗蒲萄,用心不同,所种之因就不同,因为贫家一个月之内布施之念,使得他做了一个月的布施。而我们常人布施了一穗蒲萄就是一穗蒲萄,这里面有什么不同,就是心不同。果报没有说,但我们很清楚,可以知道,同样是布施一穗蒲萄,贫家得到的果报因为善用其心,最起码是常理布施一穗蒲萄的30倍以上!这是善用布施之心造福的例子。也就是告诉了我们,布施之事,或可偶断。布施之心,不可暂断。必其念念相续,方能培植菩提种子。这也是穷人可以做大福的例子。也是善用布施之心修福的例子。以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善用此心就象是三极管原理。我们的收音机、电视机为什么能把无形的电波变成声音、变成图像,就是通过三极管把接收过来的电波扩大,不断扩大,就变成了声音,变成了图像,三极管越好,声音越清楚,图像越清晰,要多大就有多大,要多清晰,就有多清晰。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就象三极管一样,同样一件物体,同样一件事,我们善用其心,果报要多大,就有多大,要多殊胜就有多殊胜。 <p></p></P>
    <  align=left>对这例子,我是这样落实的。证严法师要求弟子一个月如果要布施30元,不要一下子拿到寺庙来,而要每天布施1元,一个月下来30元。她老人家说“30元一下子布施,你就发一次心,分成30次,同样是30元,你却发了30次的布施之心”(原话的大意)证严法师给我很大的启示。我年纪轻轻,腰椎盘突出,医生给我说,那是不死的癌症,也就是说难以根治,但又会给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在住院期间,目睹医生医德很差,当时就发心,将来有钱,要建一个义诊所,一个有医德的义诊所,以星星之火来形成原之势。但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怎么办。是等有钱再来办?那要等到多少世!好,我当下办。每天布施一元钱,作为义诊所的资金。我是这样做布施的。布施前,先洗澡,洗脸、刷牙、跑到佛前拜三拜,再忏悔一下自己业障深重,前世不修福,以致于今世想要修福都没钱修福,愿意每天布施一元,祈愿众生无疾苦,在苦难中能得闻佛法,并能早发菩提心,早成佛果。然后把一元钱放入自己设的功德箱中,再拜三拜,这样一元钱也就布施完了。我建议大家,也可以学我这样,你想布施,当下刚好没有机缘,可能是没有布施的对象,也可能是有布施对象,但没有足够的钱。那么你就可以象我这样布施。来慢慢地培养布施不断之心。 <p></p></P>
    <  align=left>以上是指利用物的布施来善发布施之心。 <p></p></P>
    <  align=left>下面讲利用我们的身心的布施来善发布施之心。 <p></p></P>
    <P  align=left>举一个安士全书的典故。<BR><BR>  <B>指上植福</B>(《譬喻经》)<BR>  昔有长者,名阿鸠留,不信有后世。一日经过险道,三四日不见水草,适欲饿死,遇一树神,告之饥渴。树神即于指端,化出饮食,济其同伴。长者即问:“尊神有何福德,指能如是?”神言:“吾于迦叶佛时,本一贫人,恒于城门磨镜。见沙门乞食,必举右指,示其有斋之处,如是非一。故今生受用,皆赖此指。”长者心悟,大修布施,日饭多僧。后生第二天,为散华天人。<BR>  <st1[s:8]ersonName ProductID="安士" w:st="on">安士</st1[s:8]ersonName>先生这样注释:[按]无智之人,有财不能作福。有智之人,无财亦能作福。能学树神之指,则他人之财,皆可为吾用矣。指示于人,福田从手而广。赞叹劝勉,福田从口而广。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自顾吾之耳目手足,无不可作福者。大矣哉!佛法之利人也。凡夫岂有此智慧乎? <p></p></P>
    <P  align=left>这个例子,对我们如何用身心来善发布施之心有很大的启发。给我们三个启示: <p></p></P>
    <P  align=left><B>一、懂得用身心布施,“则他人之财,皆可为吾用矣”。</B>树神修福,用钱布施了吗?没有,他仅是用其手指告诉前来乞食的僧人,取斋之处,却得到了那么大的福报——饮食无忧。很多人提到布施,就想到钱,就会说自己没有钱,从这样典故中,树神用身布施,告诉我们无财亦可布施,果报也不差。再分析一下,僧人、树神、施主三者关系,比如施主今天要布施三碗饭。如果没有树神指引,三碗饭可能会没得布施,可能会坏掉而浪费。僧人可能得不到食物。因为树神从中指引,使得施与受的关系形成了。那么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树神不也布施了三碗饭吗? <p></p></P>
    <P  align=left>我是这样落实的。学生时代没有钱布施,我看到莆田广化寺有一尊露天观音像很庄严。但第二年一见,被虫、苔藓所侵蚀,外部有点脏,我就发心每年要来洗观音像一次。当时我就这么想。虽然我没钱布施观音像。如果观音像的造价是10万元,不好好保养,可能寿命仅有10年,如果我能好好保护观音像,让其寿命再延长10年,我不也等同布施了10万元?!所以我每年都要跑到莆田广化寺洗观音像。 <p></p></P>
    <P  align=left>法宝、佛经,可以说我们每一个学佛弟子,家里都有一大堆佛书,而且大部分自己是没有看的。而又有很多佛弟子需要佛书而无处祈请。我就想,如果经书不流通,你布施了10万元的经书,效果发挥不出来,我如果能把经书流通起来,不也等同布施同样的钱吗?!我就发心要把经书流通起来,如果谁需要经书,找我,我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不管刮大风,下大雨,或者太阳有多大,路途有多远,我都会及时去请经书,并交到需要者手中。下大雨,我还是在前往广化寺的路中,太阳很大,是夏季最热的几天,我还在中午时分,扛着一箱经书,上山到海印寺。最有代表性的是有一个师父要请一部《楞严经》,我可以在中午下班,赶紧搭车,到<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公里" SourceValue="1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0公里</st1:chmetcnv>的寺院请一部《楞严经》,然后再搭车回单位上班。我有晕车的毛病,要吃晕车药! <p></p></P>
    <P  align=left><B>第二、明白一个因果。即“指示于人,福田从手而广。赞叹劝勉,福田从口而广。</B>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树神用指头修福,福田就从其手而广。我对此话深有体会。就象我,流通经书,要到处跑,如果有人要发心学佛,我就软磨硬泡,也要把他拉来见我师父,并经常为其出车费。当时我就想,我会有一部摩托车。因为我用脚力来修福,我的脚会因之而得福报,得便利。结果此心发出不久,我堂姐给了我一部摩托车。后来摩托车坏了,我又自己买了一部。坐了几年,感到做摩托车也很累,想我的福报不仅是一部摩托车,以后会有小车的。结果过了几年,我岳父给我买了一部价值29万的小汽车。——这真是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啊!怎样理解福田从口而广呢?并不是单指你有好吃的!个人认为,这是说,如果你能赞叹劝勉,你做生意,你说话人家就会信,信了就会买;如果你是当官的,说话人家会听,手下就会听使唤。如果当官,手下人不听你的,你那个官当得很累,也不象官了。如果你是老师、教授,那么学生就会很多,并因你而出色等等! <p></p></P>
    <P  align=left><B>第三,明白我们的耳目手足,无不可作福! <p></p></B></P>
    <P  align=left>改造命运初期,看到同事都在做生意,都在买房子,心里有点慌,有点烦,对自己的前途十分迷茫,担心这样做是否能真的改造命运。所以我心里烦时,经常到寺庙扫地,洗厕所,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我的发心,扫地之事变成不简单了。怎么发。我扫地,是要扫除自己心中的烦恼,结果地扫完了,厕所洗完了,心里就十分欢喜,改造命运的信心又起来了。我扫地,洗厕所,是要让十方一切寺院都保持干净整洁,让十方到寺院修福的人都有一个干净的厕所解手。我要尽自己的努力让佛菩萨的道场干净!此心一发,扫地一事,变成了修心之事,变成修大福之事!后来,装修房子,我仅拿过几块砖头而已,别人要搞得瘦了好几斤,而我竟那么舒服。我就想,可能我曾扫地,洗厕所,这是为大众,果报就现前。 <p></p></P>
    <P  align=left>以前曾听过,宣化上人讲,我们诵经,身上会发白光。我在诵经时,就想,要认真诵经,让身上的白光造福大众等。 <p></p></P>
    <P  align=left>所以一件事,关键看你怎么发心。就象上周一位道友,他说他在学经忏时,一直学不会,他就说,他要认真学,一定要学会,他要为佛门争光,这也是善用其心的一个例子! <p></p></P>
    <P  align=left>再说治病吧。我有个道友生病,给其生活和修学带来很大的麻烦。要如何善用其心呢?那我们要先明白一样事。身体生病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你病了,而是身体病了,这个要分清楚——你没有病!身体是什么,是诸多外缘作用在你身上的一个结合点。你仅是所有的外缘交错的一个动点!这个动点的表现形式就是你的身体!更明白一点,就是你的身体是一个工具,是工具病,而非你病了!而这个工具是用来让你行善,让你利益众生的,当然,也可以造恶!如果还不明白,再分析一下,身体根本不是你的,那是你父母给你的!进一步讲,那是诸多外缘作用在你身上的一个结合点。你仅是所有的外缘交错的一个动点!这个动点的表现形式就是你的身体!所以,你不是在治病,是在为十方一切众生修理工具!修理利益大众的工具!那么你在治病过程中,就念念为众生,就有功德了!!这一点,如果能想明白,病就好了很多!这就是在治病的过程中善发其心。 <p></p></P>
    <P  align=left>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道友在做“无极限”的保健品,你就要发心,让所有吃了你的保健品的人,身心都健康,并能觉悟人生,这不就又善用其心了吗? <p></p></P>
    <P  align=left>如果你没有什么布施,你还可以说,我用一天清静的身口意供养一切众生,供养一切佛菩萨。但此愿一发,你就要好好保持一天身口意的清静。 <p></p></P>
    <P >生活之中,处处在在,可能善用其心。关键在仁者善用!<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STRONG><FONT color=#ff0033 size=3>善发至诚之心</FONT></STRONG></P>
    < 5.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87.5pt;>--节录自如何把《了凡四训》落实到生活中讲解系列<br>(文中引用的古文均出自&lt;安士全书&gt;,看不懂可参考&lt;安士全书&gt;白话解)<br><br>
    <>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
    <>
    <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是改造命运中最重要的一个秘诀。此心一发,不仅影响果报的大小,还影响果报的迟速。此生能否得到改造命运的殊胜果报,此心发得出来与否是关键! <br>
    <>
    <>
    <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讲这个那么重要的题目,得到<st1[s:8]ersonName ProductID=\"邵\" w:st=\"on\">邵</st1[s:8]ersonName>老师和那么多年轻菩萨的加持,末学感到十分激动,十分感动,一定要把这个题目明明白白地讲清楚,来供养在座的菩萨。<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先讲一下字面意思。至诚的基础是什么?是诚敬。诚敬之极,就是至诚。诚敬的基础是什么。诚,<st1[s:8]ersonName ProductID=\"曾国藩\" w:st=\"on\">曾国藩</st1[s:8]ersonName>先生说是“一念不生”,这个难啊,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再浅一点,就是专注、恳切,这个我们容易做到。敬是什么,就是恭敬,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仅有我一人是凡夫!再浅一点,就是恭敬地对待一切人事物。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末学求功名得功名、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财得财等,可能有些道友不服气,说这都是你运气好的原因。末学运气好吗?很好!好在求功名得功名、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财得财吗?不是!末学运气好,就好在在学佛初期就知道“诚敬”的重要。能有所求,有所得,秘诀就在“诚敬”上。十几年的修学,也是围绕“诚敬”二字在下功夫!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诚敬”真的如此重要吗?我们来看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评述吧!《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洋洋洒洒十万余字, 其中用“妙”、“秘诀”形容的出现过几次呢?就两次。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讲述“诚敬”这个词。怎么呢?“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印光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对诚与敬,不仅是在改造命运的层次上,不仅是在求人天福报上,而是提到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层面上!“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这里用了四个妙来表述“诚敬”。大家知道印光大师是一代高僧的同时,不忽略了大师的文字功底。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可是字字玑珠,大师的文风可是惜字如金!就是这样一个惜字如金, 肯用四个“妙”来形容“诚敬”,那么诚敬在修学中的重要性,末学就不用多说了!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那么能形象地描述“诚敬”对改造命运的好处吗?能,印光大师说“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简单讲,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br>
    <P>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那么至诚心如何发呢?我们引用安士全书的一个例子,叫十粒除贫。<B> <br>
    <P></B>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B>十粒除贫</B>(《法苑珠林》)<br>  隋终南山释普安,圣僧也,所至辐辏〖辐(fú)辏(còu),车轮的辐条纷纷向其中心集聚,形容备受众人拥戴〗,竞欲设斋。一日至大万村,有田遗生者,家徒壁立,四女衣不蔽形。长女名华严,年已二十,自顾毫无他物,止有粗布二尺。痛念赤贫,无由作福,仰屋而悲。偶见梁上孔隙中,有乱禾一团,取下视之,得黄粟十粒,磨去粃糠,并前粗布,拟欲施僧。而又自顾无衣,不能出门,乃于黑夜,匍匐而往,以布遥掷僧房,而以十粒粟亲手放饭桶内。默祝云:“吾以前世悭贪,乃受苦报。今于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物,供养众僧。若吾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甑〖甑(zèng),古时蒸食炊器〗中所炊之饭,皆变黄色。”乃掩泪而返。明晨见甑中所炊五石米饭,其色尽黄,既而察知其故,众共嗟叹。于是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而是女遂出家学道。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这是善用至诚心修福的一个例子。贫女的行动,贯穿着一个词,就是至诚。怎样至诚呢?家中的经济是家徒壁立,四女衣不蔽形。可以说是穷到了极点。想要布施,毫无他物,止有粗布二尺。粗布二尺不够做一个人的裤子,仅能做一件短裤,再剩一点布头。但她想摆脱困境之心相当的恳切,所以到处翻箱倒柜,才发现梁上孔隙有黄粟十粒。——取物之心至诚(没有财物,竭力寻找)。 <br>
    <P>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接下去是行动之心至诚。一个女孩子,没有衣服,怎么办,半夜三更,匍匐而往,把布扔到僧房,把十粒米放到饭桶中。——至诚到了不怕别人看到自己没穿衣服,超越了羞耻之忧。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再下去,是忏悔之心至诚。她明白因果,知道自己没有修福才会今生如此贫困,痛悔过去啊。<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果报如何,当下命运急转,境被心转——五石米饭,其色尽黄,这是至诚心感动万物,无情之物都被感动,何兑有心之人?!所以福报来了——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智慧与福报二者都来了——出家学道。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看看贫女改造命运的过程,就象在瞬间而已!昨天还是连衣服都没有的贫女,是一个大家看不起的贫女,今天却变成了不愁吃穿的人(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变成一个有地位、有智慧的人(出家学道,众生要顶礼)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贫女这个至诚心是从何而来,是从痛念赤贫而来!为什么我们布施那么多东西,达不到那样的功德呢?我们自以为是啊!以为自己很有福报,事实上,贫女与我们比,是很贫,但如果贫女、我们与佛相比,我们与贫女是差不了多少的,仅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所以,我们每布施一样东西,也要有贫女之心,要真正痛念赤贫,无由作福。真的是没有福报,如果有,你当下就是比尔盖茨,当下就是总统。我在布施1元钱,我也在学痛念赤贫之心,如果有福,我当下就可以做义诊所,何必要每天1元钱!所以我布施时,我自己反省说,自己赤贫而无由做福,然后以惭愧之心再来放入1元钱。由此来引发至诚之心。注意啊,是引发,不是发。实在讲,至诚心我发不出来。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而至诚心要从何而来。如果要深究至诚心从何而来,个人认为,要从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萨的感应不可思议开始!如何培养,这里面可就有学问了。很多道友,学佛很多年,得不到利益,就是在这个至诚心上摔跟斗。说明白一点,什么是至诚心都搞不清楚。有一位学佛10多年的道友,前几天打电话,问我求子之事。我要他从多做善事,多实践佛法开始。他反问我一句,说“我以至诚心来求佛菩萨,行不行?”我反问他“好,那你能不能在诵经时,跪在鹅卵石上。”他问我,为什么非要跪鹅卵石?不跪就不至诚吗?言下之意很明白。我一听,心里哭笑不得。十几年的学佛弟子啊,竟然敢说自己能以至诚心来求佛菩萨。试问在座各位,那些老阿婆点上三根香,就要佛菩萨保佑他怎样怎样,你问他有没有虔诚,他们肯定说有,如果你敢说他不虔诚,他肯定跟你急!--这就是学佛人那么多,但真正得到利益的没几个的原因所在啊。他们都认为自己最虔诚的,发的都是至诚之心。很简单,如果你认为你能发出至诚之心,那么你能不能也布施十粒米,你要让米变什么颜色就变什么颜色?你能不能诵几部地藏经,也让地藏菩萨摸摸你的脑袋看看?你能不能拿起地藏占察轮,一占就准?你能不能象历史上的一位法师,感动天女送饭?。。。这些还是至诚的基础功夫啊!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对诚一字,是用妙妙妙来形容,用秘诀来形容!说明什么,说明至诚是修学的基本功夫,也是很难做到的功夫,也是容易忽略的功夫啊。 <br>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那如何培养至诚之心呢?末学学佛初期,是从恭敬诵经入手。内心做不到,要从形式上做到!通过形式,来引发内心的恭敬,引发内心的至诚。初期,末学是以引发至诚之心,达到克期取证的效果,即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我要考上我所指定的大学——这个值得大家思考,就是如何克期取证。我是这么做的!1994年,刚学佛,因为生病,无法上学,又要高考。我当时也知道,在这种危急时刻,仅有至诚求观世音菩萨,才能得到感应。但至诚我做不到,我就以恭敬诵经来引发至诚心。很多同修都说有诵经,但我象这样诵经,可能很难做到,如果能做到,我相信感应肯定很快。在诵经中,我突出一个要点“恭敬”,一个心态,就是要让观世音菩萨早日认识我(宣化上人的教诲)。所以我每天下午都跑到学校附近一个寺庙诵《普门品》三部,心经三遍,大悲咒七遍。内容不多,但形式做得很认真。诵经前,我要先洗澡,换干净的衣服。在到寺庙的路上(<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米\" SourceValue=\"7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700米</st1:chmetcnv>左右),我手是不碰到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一碰到就要洗手。当时是大夏天,天气很热,寺庙的风扇我又不敢用,而且我都是合掌跪着诵经。当时是汗流整身,一堂功课半小时做下来,全身湿透透的,内外裤、上衣都湿掉。诵经过程中,汗流得再多,我也不能用手去擦它,因为一擦,我认为就不恭敬,也不敢动经书,除非去洗手,但我是不可能中途停下来的。汗流到眼睛中,很难受,我不敢动,仅能眯着眼睛,忍受汗水在眼睛的酸感,流到脖子上,汗水变凉了,这时是很痒的,就要忍受痒感,汗水流到身上,粘上衣服,很粘很难受,就要忍受粘感。半小时的长跪,膝盖是很痛的,要忍受痛感。每次诵一部经,仅要一字错,我就要从头再来,有时一部经快诵完,结果要诵到结束部分错了一个字,也得重来。有时三部普门品,因为中间念错字,我要念五、六次。因为我认为,我们不能骗佛菩萨,佛菩萨那么慈悲,我们诵经不能马虎,才对得起他老人家。诵完经的回向,我不敢回向给自己,是按经书的回向偈念,然后请求佛菩萨加被我考入XX学校。整堂功课,我的双手都是合掌跪念的,而且在礼拜时,我为表现出诚心和不怕脏,都不用拜垫,直接在地板上礼拜,这样衣服,额头很容易脏,但我认为这可以体现诚心(当时不懂得礼拜,是双膝先着地,很痛的)。因为寺院在学校旁边,当时总有点担心同学看到,但一想,看到就看到,求福报最重要,不管那么多。在电话中,我还告诉我那位道友,我诵经我大部分是跪着,我不敢盘坐,除非膝盖真的受不了。为什么,我认为经书代表佛菩萨,至高无上,我没有资格盘坐在那边与佛菩萨对话。这是我在高考前为考入心仪大学,以恭敬诵经来引发至诚。我要考的大学很麻烦,一是我身高不够,差<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公分\" SourceValue=\"3\"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3公分</st1:chmetcnv>多,另一个是成绩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还有一个,要有关系。但我却能做到身高不够、没有后台照样进,各种莫名其妙因缘及时汇合(其中细节,可参考命自我立网妙音的文章——没后台变成有后台,身高不够,面试官却认可,高考前成绩很好,好到没办法上我指定的大学,结果考试前生病一场,成绩下来,我要的大学也就上了——为此,我还责怪菩萨呢?呵呵!)。——这是非常典型的克期取证的例子,用恭敬心以70余天的时间完成心中的目标,完成修福与感应!考入大学后,我是以法布施来引发至诚。怎样做呢?仅要谁要经书,我挖地三尺都要把经书弄到手,然后再拿到需要者手中。就象上次我给大家举的例子。我可以在中午下班,赶紧搭车,到<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公里\" SourceValue=\"1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0公里</st1:chmetcnv>的寺院请一部《楞严经》,然后再搭车回单位上班。我有晕车的毛病,要吃晕车药!如果有人要发心学佛,我就软磨硬泡,也要把他拉来见我师父!有时经书等法物重达一百余斤,我几乎都是拖着走,有时会很奇怪,那么重的经书我怎么提得动,有时感觉是佛菩萨在加被!等工作后,有工资,我是以财布施来引发至诚(详见命自我立网的《我修学了凡四训的一些做法》我节录附在后面)。由于尽量来引发至诚,出现什么感应呢?出现佛菩萨差一点就指着我爱人说,这个就是你的如意伴侣。所以想求如意伴侣的人,在你求不到时,你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诚敬!!!而且贫女改变命运的瞬间效应,大家看上去可能比较遥远,事实上,我在求妻中,我有这种瞬间感觉! <br>
    <P>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3:01:3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内心做不到诚,用形式来做到诚,以形式来影响内心)再一个以形式来引发至诚的例子:师父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人患了不治之症,据说是将死之人。到南普陀找妙湛老法师开示,老法师让其诵《普门品》。他回家后,就跪在鹅卵石上诵《普门品》。结果过一两年,不治之症竟然莫名好了。还有一个例子:94年春,我在寺庙遇到一个人,她说她大概是因交通事故或工伤几乎残疾,脚不能动,医生就象判定会残疾。她对佛法理论看上去也不大懂,但她却凭着对佛菩萨莫名的信心,工作不做,行动不便也不管,硬是拖着病腿,到处寺庙帮忙,与出家师父绕佛念佛等,她说她在做事时有多诚心,从交谈的语气,我也可以感受到她拜佛的诚心,而且你也可以想象,脚不能动,还能克服,并且到处走动。结果我见到她时,她的脚已几乎全好的,看不出瘸的痕迹。上面举了那么多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难行能行,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制造麻烦。让自己在克服麻烦中找到至诚心之所在。西藏要朝山拜佛,也是要引发至诚心!因为在做难行能行时,心念就专注了,那么“诚”一字就可以做到,再加上恭敬做到了,那么“诚敬”也就做到了。好,由于时间关系,这个课题就讲到这里,精彩还在后头,大家不要错过!
    <br>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附:我财布施的做法:
    <p>
    <p>
    <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财布施:财虽是身外之物,但求财大家都很想。我刚开始是没有这个求财念头,就是因为听了净空法师说的“财布施三年,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大意)”。为报佛恩,报大家支持帮助我的恩情,而且受到我师父每次都是全部布施的,但很快布施出去的东西又回来了,而且来得更多的亲眼所见,让我感触很深,当时我又是单身汉,也没啥考虑,念头是布施得越光越好!因为我相信我师父,相信我的亲眼所见,相信净空法师,相信佛菩萨!对财方面我没有求过,仅是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自然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年青人求财无非就是要买房子,结婚等用,我仅要认真布施,以后菩萨自然会安排一个有这方面福报的人与我结婚,“物与类聚,人与群分”嘛。当时还算了一笔经济账。我工资一年不到3万元,又要偿还求学时欠的近万元债务,还要日常开支,有时又要跑后门,如果结婚是30岁,7年不吃不喝也才21万,一套没装修的空房子至少也要30万元。这样一为报恩,二以佛法的理论--财布施得财富与世间正常逻辑--储蓄进行一次“豪赌”。一次可怕的“豪赌”!一次长时间心理的较量!一个认真用佛法所说的布施理念去布施,脑袋里根本没有如何嫌钱的概念和周围大家在投资买房子、工作之余做生意所产生的氛围之间的对抗!“赌”赢了,佛法胜利,“赌”输了,我一无所有!在“赌”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布施的困难,还要有信念去消除周围环境给你带来的压力!因为你不是在佛法的氛围中去行布施,而是在充满功利思想的现实社会去行布施!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财布施主要:买讲经的VCD给大家看,买经书供养大家,买影碟机给出家众,见路上流浪人给他少数钱,买东西供养出家众,到孤儿院买东西送小孩,帮朋友于危急。。。。。。从领工资起到2000年底,口袋最多不会超过3千元。真正做了三年!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几件比较感人、难行能行之事: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1、99年发大水,单位要募捐衣物。我不仅把自己的衣服,有的正在穿的、心爱的衣服也布施出去,还到处向人家讨衣服,当时还打算到村子里收购人家没用的衣服(反正我为大家,脸皮厚一点,吃一点苦不算什么,大家能暖和就行--这是当时的念头)。总共收集了3麻袋,一、二百件衣服,而且每件衣服我都很认真地洗一次,还用熨斗熨直,以示对接受方的恭敬(当时我的衣服还从没有熨过)--这一点是供养和布施的区别(即恭敬与否),力求以最少的供养取得最佳的效果。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2、长期布施,我口袋没有多少钱,冬天的衣服仅有一套100多元的内衣是在御寒的。当时是99年底,有位广化寺的客人到我家,我招待他。他老家是北方的,他要回家,我问他衣服够吗?他说还可以抵御寒冬,我说火车上很冷的,就把自己唯一一套保暖内衣供养了他。为表示不是想买新的,并表示真诚修布施,我两年没有买,也没有穿保暖内衣(我身体弱,是很怕冷的),寒冬被冷得实在受不了!但这却是锻炼我心性的好时机!不过,由于经常布施,说实在要买一套100多元的保暖内衣我也真舍不得!而且我有钱帮助别人,但是要买一副摩托车手套,防寒风,却一直没有买,让手被风冻了好几年!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3、我在办案中偶尔也有帮助那些弱势群体。2000年冬天,有两位小姑娘出来找工作,被人以招工为名骗到一偏僻山头,脱光衣服,抢走财物。当时这两位小姑娘脱开绳子,山下人找了衣服让她们穿上。我受理案件时,先倒了开水让其暖身,做完笔录,拿20元钱让其回家问够不够,那小姑娘竟说不够,要60元。我也给了她们,要求其要与另一个姑娘同分(另一个姑娘我同事在做笔录),并要求她们不要告诉我的同事。同时,我又把我唯一的拖鞋给了她。之后没再买,而后我和同事共用了一双拖鞋(用了好几个月)。同时我就象也有嘱咐他们,回家后要出来找工作,来找我,我可以帮她们找一个工作,但她们没来找我。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4、2001年夏季,我当时因为准备找对象,准备着手买房子。在决定买房子时我身上有1万多元,其中8500元借别人,5000元借一道友。当要买房子时,要交首付款。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要向别人借,但借钱难啊?!为此事,我掉了泪!首付至少要6万多,我哪里借,就是借到,我支付按揭款就受不了(一个月1800元,20年期,而我的工资不到2000元),6万多怎么还!一般人在这个时候一定会找道友讨钱!但是我却做了一个让自己感动,也可让大家感动的事情!我当时想,道友也是在十分困难的时候向我借钱,而且钱刚借走,他工资又很低,再苦再累,我都不想让其再受苦,我可以多吃点苦,因为他是学佛人,我要替佛菩萨帮他!以后他能还我就还我,不能也就算了!(注,现在回想起来,很自豪,而且此事过后一个多月,我的福报现前,并明确告诉他不要还我了)。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5、有一次有个出家师父要买一样东西,我当时没有钱了,就向同学借了就象是600元,先买,先布施再说。因为我们领工资的不怕。
    <p>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6、自己没多少钱,但是总是对接受的布施供养的人说,“别怕,有困难来找我!”其实说这话,我脚有点软,因为我没多少钱,但是我要给他们信心和希望!
    <p>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财布施引来的尴尬:上面说的财布施看上去很轻松,但是财布施使钱袋空空如也的尴尬和艰辛,却是难以用语言来来表述。因为口袋经常仅有500元以下,多数是300元,所以总是担心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如何应对!朋友来了,要招待,总是我最紧张的时候,因为我总担心钱不够付而出丑。在恋爱时,我虽然很少与以前的恋人出去,但出去一次,总是很紧张,钱是否够?!有几次因公务要出门,没钱向母亲借,被训斥一番,(当时心里很沉重,不是因为被训斥而难过,而是担心妈妈会因更加努力赚钱而造业),向姐姐借,碰了一鼻子灰,回来伤心得流泪!数目不多,仅是一千元而已啊!
    <p>
    <p>
    <P LINE-HEIGHT: 150%? 24pt;>三年布施后的果报,却是我不敢想象的!果报多少,就不说了。
    <p>
    <p>
    <P LINE-HEIGHT: 150%? 24pt;>
    <p>
    <p>
    <P align=left 150%;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善发至诚心续讲:
    <p>
    <p>
    <P LINE-HEIGHT: 150%? 24pt;>至诚心从何处发,还有一个是从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萨的感应不可思议来发。先举一个例子吧!还是我的。有一次从福州提了一大袋净空法师的录像带到莆田广化寺,要让一位法师帮我寄。付了邮费,口袋就剩12.5元,住宿费要10元。但10元一交,我就要走路回家了。因为在长途的路上我可以不花钱搭车,但在到家有<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公里\" SourceValue=\"7\"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7公里</st1:chmetcnv>是要车费的,从广化寺到路口也要车费。是要等以后再付住宿费,还是准备走路回家现在就付住宿费。我当时想,再怎么样也不能欠三宝的钱,即使自己是为法布施而来的也不行。就付了10元的住宿费,然后打算到泉州走路回家。结果我在走出广化寺大庭时,却看到地上有1元钱,我当时感到是佛菩萨给我的,因为我到家里的车费是3。5元。于是我就走了<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公里\" SourceValue=\"1\"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公里</st1:chmetcnv>多去路口搭车,然后搭了一部长途货车(我们的特殊身份当时不用钱),到家乡,搭了一部车3元到家。这是一个例子。南<st1[s:8]ersonName ProductID=\"怀瑾老\" w:st=\"on\">怀瑾老</st1[s:8]ersonName>先生也在谈布施时,也讲到,他没办法做到全部布施,比如,1元,总要留一点给自己用。(南<st1[s:8]ersonName ProductID=\"怀瑾老\" w:st=\"on\">怀瑾老</st1[s:8]ersonName>先生是大菩萨,我是举例子,不是说什么)我们很多人为什么布施修不成,总是说,全布施了,我就要饿死。这就看你能不能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萨的感应不可思议。我可以肯定说,饿不死的,你就是想要死了,别人不同意,佛菩萨不同意,十方护法更不同意。好不容易培养你一个敢全部布施的,能让你轻轻松松就饿死?“太便宜你了!”这样护法就要辞职了。这个我是有自己的亲身体会的!我曾发心要做一个护法,但我算不上是护法,我没有那种资格和能力。2001年时,有位学佛弟子向我借了5000元,其实那是我手头上仅有的现金(当时共有13000元,已有8000元借人家),借完之后,因为恋爱要买房子,其实我是没有能力买,但对方说要房子才能谈恋爱。当时为了堵气,也去订了房子。但手头空无分文。情况比我描述的糟。还有身体也不行,腰椎盘突出。但借完钱,我就想,他是位初学佛之人,他感应不到佛菩萨、感应不到护法来帮他,我既然发心要护法,发心要学观世音菩萨,再苦再累,我都要帮他,我要保护他的初发心,我不向他要回5000元何时还,就随其意,后面再发心就不要5000元了。大家将心比心,我仅是一个凡夫,再自身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还可以履行我护法的职责,而又护是的什么人?仅仅是一个刚想学佛的道友。试想一想,比较一下,一个刚想学佛的道友,我这种根本没有护法资格都能不顾自身困难来帮他,何况发心的护法的人。而且对象又是敢全部布施的菩萨!那护法肯定是蜂拥而至!这就看你敢不敢深信了!能不能顶得住考验!不过,我先声明一下,我做不到,做不到深信啊!</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FONT color=#ff0066>善发回向之心</FONT></P>
    < 5.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87.5pt;>--节录自如何把《了凡四训》落实到生活中讲解系列<br>    (文中引用的古文均出自&lt;安士全书&gt;,看不懂可参考&lt;安士全书&gt;白话解)
    <br>
    <p>
    < align=center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TEXT-ALIGN: center;>
    <p>
    <p>
    < align=left 150%;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师父上人,诸位同修:阿弥陀佛!
    <p>
    <p>
    <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今天我们讲最后一个专题,善发回向之心!如何回向,说实在,我学佛十几年,也是在前几天刚明白回向的真义。我们已讲过善发布施之心、至诚之心、欢喜之心,善用发愿之心。用种树来比喻它们的关系。末学认为善用发愿之心是种子,决定这颗树是什么。善发布施之心、至诚之心、欢喜之心则影响树枝、树叶、果子的大小。善用回向之心则决定这个果子是什么,它的用途是做什么的,要用在什么地方!发愿与回向有点相似。发愿一般起始于动作之初。回向一般在动作之后,回向决定果实的大小和用途。回向用一句通俗的话,叫改变用途。初学佛人,很多都困惑在“回向”这两个字。他们也知道,念佛有功德,要回向;诵经有功德,要回向。但怎么回向呢?很多初学佛的道友,会把回向看成是有形的东西,看成是一颗树上的桃子,一颗树上有15个桃子,如果不回向,我可以得15个,如果回向给15个人,那么我就仅能得1个。把无形的回向当成有形的物体,而发不出回向之心来。有的同修也看过《地藏经》“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这个他也知道,“回向法界、回向无上菩提叫舍一得万报”,但就是没信心。诵完一部经,不敢回向法界,而是回向给要求的事,或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想回向法界,一边又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总是回向给自己所求之事,所以很容易心虚,心里头不踏实。那么回向倒底怎么一回事,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回向的真实义。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B>一、回向之真相——众生之间、法界之中的“双赢”
    <p></B>
    <p>
    <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回向是什么?末学认为,回向应拆成“回。。。向。。。”回的前面是因,向的后面是果,即因本来要这样成为果,你打个方向盘,改变果发展的方向,向我们所要的目标。回向的实质是什么?末学认为,回向是众生与众生之间、众生与法界之间是的双蠃。我们先来讲一个案例:
    <p>
    <p>
    <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br>  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br>  农夫不满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它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给其它的众生。” <br>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br>  农夫仍是顽固的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br>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br>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p>
    <p>
    < align=left 150%;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书评: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于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管他人的死活?庶不知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如论世间,有事理两面。事相上有多少、有差别,但在道理上则无多少无差别,一切平等。等于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p>
    <p>
    < align=left 150%;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两个启示。
    <p>
    <p>
    <P align=left 150%;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启示一:农夫的心态——怕太太的功德,被别人夺走!
    <p>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农夫是什么人,他也懂得,爱人去世要诵经超度,俗语说“信佛人”,跟我们是不是一样?!但是,他感觉到诵经超度要回向给自己的爱人,他怕爱人的功德被人家抢走。他有这种心态,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心态呢?!回向给自己的小孩,也怕功德被分掉,小孩得不到全部功德?!这是心态之一。另一种,他感觉回向给无上菩提,而无上菩提是清静的,他感觉自己内心是贪、嗔、痴的,不相应。所以他也不敢回向给无上菩提。
    <p>
    <p>
    <P align=left 150%;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margin-top-alt: widow-orphan;>  启示二:无相禅师释回向的真义。1、“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 2、“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3、“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禅师的话有三层意思。末学认为,他首先肯定回向是一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就如《地藏经》所说的“舍一得万报”,是一个可以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的方法;其次,他肯定了回向给别人,自己的功德丝毫不减,而且还可以使很多众生都得到利益;再次,他肯定了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这一句话很重要,我再念一遍,“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 老禅师告诉我们一个诀窍,快速修德积福的诀窍;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人人得益的真相;告诉我们一个原理,心心相应的原理。无始劫来,多少人把功德回向给众生,但我们有没有得到??我们也是众生之一,但是我们得到了吗?心心相应,才能感应。人家是为众生之心做回向,我们是以回向自身的心态做回向,心态不一,能感应得到吗?同样诵一部经,那些前辈为众生做回向的功德比我们不知多多少,如果我们也能以为众生之心做回向,肯回向给法界的众生,那么,他们回向的功德,我们不就能因为心心相应而得到嘛!那么我们在做事情,求官求子求妻求财富等,就不是我们一个人在做了!!而是有无量的前辈给我们提供各种殊胜的功德和助缘,那么所求之事,不就更快吗?这就是快速修德积福的诀窍啊!!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禅师说的,你能不能举佛经说的?你要从佛经中拿出依据,我们才能信。在《杂譬喻经》中对回向的真义也有很形象的讲述。请看经文: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二七)昔佛在世时。有五百力士俱为沙门。共在一处坐禅诵经。有不善贼尽夺诸沙门衣鉢\荡尽。唯有泥洹僧在。是贼去后诸沙门轻着泥洹僧。俱诣佛所具白此意。佛语诸沙门言。汝何不大唤。诸沙门答言。佛未听是故不敢唤。佛语诸比丘。汝若不敢唤者。贼当日剥汝衣。谁当能常给者。从今日后听汝见贼来时大唤。捉杖塼石恐怖令去。但莫至诚伤害之耳。人之所重者身也命也财也。此三事皆不足惜不可轻也。不足惜者以其非常败坏无有坚固。愚惑惜之以为我物。贪爱吝惜起不善因缘后堕恶道。故不足惜也。不可轻者以有身故遇值贤圣。擎跪曲拳承迎礼拜。后得金刚宝身不可毁坏。故曰不可轻也。命不足惜者。人为命故杀生强盗婬劮。口犯四过。心生贪恚邪见后堕地狱。故曰不足惜也。而亦不可轻者。以有命故值遇圣贤。得闻法言精义入神尽寿修行。后得宝命无量无穷。故曰亦不可轻也。财不足惜者以财是五家之分。盗贼水火县官恶子。五家忽至一旦便尽。故曰不足惜也。不可轻者遇良福田持用布施。种种供养无所遗惜。后得宝财四大藏。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故曰不可轻也。夫修福德皆当拟心求成佛道。不应但索人天果报也。所以者何。譬如种谷但求其实。实虽未熟茎节枝叶自然已得。布施作福亦复如是。发意拟仪但求成佛泥洹之道。道虽未成人天中乐。金轮圣主帝释梵王自然并至。亦如种谷不期茎节枝叶自然而得也。所以不应但求人天果报之乐者也。
    <p>
    <p>
    <P align=left 150%;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这段话,有同修取了一个题目,叫《<B>布施作福但求作佛,人天福报也不会少</B>》。释尊告诉我们:“譬如种谷但求其实。实虽未熟茎节枝叶自然已得。布施作福亦复如是。发意拟仪但求成佛泥洹之道。道虽未成人天中乐。金轮圣主帝释梵王自然并至。亦如种谷不期茎节枝叶自然而得也”。我们对这句话做一个讲解。种谷,大家肯定希望能得到果实,应该没有人喜欢茎节枝叶吧。但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茎节枝叶在你种谷时,他自然出现,你喜欢他也出现,不喜欢他也出现,你刻意不刻意,茎节枝叶都会出现,而且比果实来得早。我们发心成佛,发心求生极乐世界了生脱死,就象种谷。人天福报就象茎节枝叶,佛还未成(果实还未能收成),人天福报自然并至(茎节枝叶自然而得)。而且佛是福慧具足,称为“二足尊”,那福报是难思难议的。何况小小的人天福报!这是从佛经来讲。
    <p>
    <p>
    <P align=left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2.0; 35pt;>从事实依据来讲,释尊如此说,也是如此示现。释尊示现王子时,那人天福报是不是很大,他有求过人天福报吗?他有把修行的功德回向以求人天福报吗?再看看,释尊回向时,都没有回向给自己,而是回向给法界众生,不管对他好坏都一样,但是最后谁先成佛,还是释尊啊!(下划线是次称朗吉上师的开示)。回向的真义由此可以看出啊!
    <p>
    <P  align=left>印光大师也对回向的真义开示“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更难决定矣”。印祖以人格做担保啊!并以“下劣”一词形容单求世间福报!大家要注意啊! <p></p></P>
    <P  align=left>可能还有人有疑问,释尊,印光大师都是圣人。我们没有信心效仿。那好,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实例。我接触佛法近12年,求功名得功名、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不求财自得财。我是怎么做回向的呢?我几乎从来没有回向给功名、求妻求子,更不用说求财了!末学也不知哪里来的福报,从初学佛,回向的对象都是法界众生。刚接触佛法,刚好正值高考来近,我生病近一年没好好上学,大部分时间看佛书、住寺院、做善事、诵经念佛。我知道我要求观世音菩萨加被,才能如愿上大学。但诵完经,持完八关斋戒等,我都是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菩提。因为我感觉佛菩萨是无私的,佛菩萨无私,我当然不能自私了,所以我都是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菩提。同时,我信心也不足,就耍了一个小聪明,回向完,就告诉菩萨,“祈请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让我考上XX学校”,结果呢?高考前两个月才重新进学堂,大部分时间还在调养身体,做善事诵经等,身高也成问题,竟然能考进我指定的学校。有这次经历,所以我做善事,诵经,念佛等回向的对象都是法界众生,几乎从不回向给自己所求之事,仅是在回向之后,加上“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满我XX愿”。结果,接触佛法近12年,求功名得功名、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不求财自得财,不求官自得官(小官,大官我正在努力着准备求)。这就是回向的事实!</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2:57:5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LINE-HEIGHT: 150%? 18pt; TEXT-INDENT: 14.2pt; 0pt 0cm 5pt MARGIN: white;><B>二、回向能变事物发展的过程及结果。
    <br></B>
    <p>
    < LINE-HEIGHT: 150%? 18pt; TEXT-INDENT: white; 0pt; MARGIN-BOTTOM:>我们先提一个问题:一个人,今世有福报,按因果原理,他肯定前世做过布施。那他前世有做布施,今世为什么不再做布施呢?不做布施不要紧,还用他的福报去做恶事,去犯杀、盗、淫等罪业。为什么会这样呢?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叫《发愿的重要性》,作者是慧详法师。他的观点是说,是因为这个人前世布施时,没有如理如法的做回向,没有愿力。这个观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你没有发愿,没有做回向,事物就按照他本来的发展过程进行,你种瓜就得瓜,种豆就得豆,种葡萄就得葡萄,你财布施就是得财富。但是财富一来,人会怎么样?人啊,有贪嗔痴啊。果报一来,你就没有足够的力量转动财富引发的贪嗔痴,你就会被果报转,你就会去造业啊!所以说,回向是什么。做一个比喻,你财布施,按自然的规律,那么过程对应的就是得财富,得财富对应的就是什么?我们划一条横线,这条横线是通往什么路呢?不是好路噢,是通往三世怨之路啊。你今生很穷,你赶快布施。来世富有了,有福报了,在人固有的贪嗔痴作用下,就杀、盗、淫全来了。后世又贫穷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那么什么叫“回”呢?当你的果报到了得财富时,果报是通往三世怨的。你赶快在这边回了一下,打了一个弯,打了一个方向盘。本来这条路是要通往罗马,但是罗马有危险,你方向盘一打,开到了北京,开到毛主席住过的地方,安全啊。然后要“向”什么呢?向无上菩提之路。所以什么叫回向,就是把事物本来要发展的过程,打一个方向盘,回到无上菩提之路。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印光大师说的,我把他老人家的话翻译过来。印光大师说“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个向字,但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这是印光大师说的。
    <p>
    <p>
    < LINE-HEIGHT: 150%? 18pt; TEXT-INDENT: white; 0pt; MARGIN-BOTTOM:>我们的释尊也示现给我们看了。 释尊在因地中,不断回向给求证无上菩提,变成了很强的愿力。所以当他为王子时,福报当然很大了, 我们普通人根本是望尘莫及。但是他有没有迷?有没有被眼前的福报迷住,而去搞三世怨?没有啊,他老人家能转向舍弃王位,普渡众生,求证无上菩提之路。末学认为,这就是回向的妙用。 回向,末学理解认为就是把果报的运用转了一个方向,让它随着我们的愿力而走, 而不是跟业力走。当然,你回向好,就可以好,如果你回向坏的地方,就会往坏方向而走。
    <p>
    <p>
    < LINE-HEIGHT: 150%? 18pt; TEXT-INDENT: white; 0pt; MARGIN-BOTTOM:>从末学的自身经历,我也感受到回向的妙用。考上大学,别人在搞吃喝玩乐,我自觉不自觉会好好看佛书,好好行善,好好发愿。以前文笔不好,参加工作得到煅炼,我自然会用文笔来弘法,写一些善文,而不会用文笔写无聊的文章(很多文笔好的会造业,如编黄段子)。
    <p>
    <p>
    < LINE-HEIGHT: 150%? 18pt; TEXT-INDENT: white; 0pt; MARGIN-BOTTOM:><B>三、回向的本质和作用
    <p></B>
    <p>
    <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2.0? 32pt;>象前面所说的,初学佛人会把回向看成是有形的东西,看成是一颗树上的桃子,一颗树上有15个桃子,如果不回向,我可以得15个,如果回向给15个人,那么我就仅能得1个。把无形的回向当成有形的物体,白白浪费回向这个妙法。其实回向是心法,是无形之物。你回向给众生,自己得的利益不少反增。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我编了一则笑话。自己看了,感到很好笑,笑了2声。我又把这则笑话告诉了<st1[s:8]ersonName ProductID=\"郑\" w:st=\"on\">郑</st1[s:8]ersonName>老师,<st1[s:8]ersonName ProductID=\"郑\" w:st=\"on\">郑</st1[s:8]ersonName>老师口才好,对笑话进行添油加醋,并告诉XX师兄。XX师兄又笑了2声,并把这个笑话用短信的形式传给20个朋友。那些朋友看到了,感到很有意思,都笑了2—3声。而其中的一位,以为我不知道这则笑话,又把这笑话编短信,传给我。我看到自己的杰作流传那么广,又笑了2声。你说,我如果没有把笑话传给大家,我最多仅笑2声。后面那2声是多赚的,而且也带给其它人笑声!我得到的笑声不减反增。所以,回向就象这则笑话一样,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快乐。所以回向正如善知识开示:“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圆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圆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
    <p>
    <p>
    < 150%?>“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炬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珠宝散于各处容易遗失,如果将它集中放在聚宝盆里,就能万无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个聚宝盆,它使我们的功德不但不会流失,并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会转大。”(此话我解释一下,比如你有很多一元钱,但是到处乱扔,很可能就会丢掉,但是你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到时积少成多,原本很少的一元钱因为积累,就可以用到大用途)
    <p>
    <p>
    < 150%?>“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实无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是我们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此话要注意,回向是我们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br><br>  经中曾说:「若把一滴水放置地面,它会很快干枯。若将一滴水到入大海中,它就永不枯竭」。同样的道理,若能回向功德于十方,则个人的修持将会成为无尽功德的泉源。
    <p>
    <p>
    < 150%?>   从大德的开示,我们应该对回向的本质和作用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p>
    <p>
    < 150%?>  <B> </B><B>四、怎样回向:
    <p></B>
    <p>
    <P 150%?>1、回向要圆满。有些同修回向时,他就说,要回向给法界众生,给法界众生,要令一切众生成就什么,没有说明。这样的回向就不圆满。所以后面要加上“成就无上菩提”。
    <p>
    <p>
    <P 150%?>2、如何回向才能使功德常有。这个我们引用梭巴仁波切的开示来说明:<br>  回向的时候先观空。观我所造做的行为、一切法都是自性空、都是名言假立的。在观空当中,将自他三世所累积的一切名言假立的功德,回向名言假立的我,成就名言假立的正等正觉,以便带领一切名言假立的众生,成就名言假立的正等正觉。这样回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护起来。还有,因为你的功德是回向成佛,并以空性保护起来,这样功德才能让你源源不断地一直享用不尽,一直享用到成佛,就算成佛之后,功德都还够,还可以用这个功德来利益其他众生。 <br><br>  回向功德有两个要点。依照这两个要点如理回向,就可以让你的功德源源享用不完。第一个要点是,虽然你自己累积的功德很小,但回向的时候,可以回向你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累积的功德,以及一切诸佛、菩萨、众生三世所累积的功德,以增广回向的功德及力量。 <br>  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只有一块钱,但你找一百万个人来各捐一块钱,就有一百万,这就成为一个大数目,可以成办很多事。回向功德也是一样的道理。集合自己、众生和诸佛菩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所累积的功德,功德就变得很大,就像你把一滴水,滴到大海里去一样,水就变得很多,让你源源享用不尽,一直到成佛。 <br>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把这么大的功德,回向要成就圆满正等正觉,这样也是和刚刚讲的一样,就像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能让你源源享用不尽。 <br>  如果你没有回向像成佛这样高的目标的话,那么你的功德在成熟的时候,用一次就没有了。这就好像香蕉树,一年只结一次果实,以后就没了。如果回向成就圆满正等正觉的话就不一样,其功德会让你源源享用不尽,直到成佛。就算成佛之后,还可以用这个功德来利益其他众生。 <br>  很重要的是,无论我们为自己回向什么,我们同样也回向给一切有情,因为一切有情都跟我们自己一样,他们只想获得安乐,不想受苦。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回向功德,我们也同样回向给一切众生。
    <p>
    <p>
    <P 150%?>3、要以慈悲怜愍之心、众生一体之心来做回向。
    <p>
    <p>
    <P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24pt; 1.5?>提一个问题。有没有人不喜欢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最后成就无上菩提的?不喜欢的请举手!在座的没有人举手,证明大家都喜欢!所以,我们在祈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而行善念佛诵经时,我们也要想到别人和我们的心态都是一样的,都渴望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所以我们在做回向时,要以慈悲怜愍之心做回向。所以“我所做的回向应该是为了所有无量无边的有情而做回向。那我们要如何这样思惟呢?要想著所有的有情都跟我们自己一样,跟我们无二无别,都希望得到安乐, 不希望得到任何的痛苦,所有有情都希望能够尽速离苦,尽速具足安乐,要这样子想,所以我们回向的是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心量能够扩展到无量无边的有情,如果能这样做的话,我们所修的法就称为大乘的法。”(善知识如此开示也)
    <p>
    <p>
    <P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24pt; 1.5?>再进一步,要体会到诸法因缘生,众生本一体,虚空本一体。为什么有你这个身体呢?是众生的业力因缘所感。所以你的身体不是你的,而是诸多外缘作用下的一个作用点而已,你的身体是十方一切众生力共有,非仅你所有!所以,你所做的一切,要发心做十方众生的榜样,要为十方众生谋福利,这样回向之心就能扩大到无量无边,利益也广利有情啊!
    <p>
    <p>
    <P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24pt; 1.5?>同时,我们在做回向时,可以用礼佛大忏悔文来做回向:以前人家所做的回向,我如数回向!
    <p>
    <p>
    <P mso-char-indent-count: 150%; LINE-HEIGHT: 24pt; 1.5?>好,善发回向之心就讲到这里!至于回向的种类,大家可以多看佛书!那就不是我所能讲的,我智慧不够!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3:03:2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57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64
    发表于 2006-11-21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f0000 size=5>阿弥陀佛!善哉!善哉!</FONT></P>
    <><FONT color=#ff0000 size=5>我今随喜这无量功德!</FONT></P>
    <><FONT color=#ff0000 size=5>空性的我今回向一切空性功德给空性尽法界尽虚空界一切空性众生成空性无上正等菩提!</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19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923
    QQ
    发表于 2008-9-1 17: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随喜功德 [s: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5-14 11:09 , Processed in 0.14018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