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474|回复: 108

佛学问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发表于 2005-10-11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0:25 编辑

< >1.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何年何月何日诞生人间?地点何处?其父母名字为何?其妻子名字为何?几岁入涅槃?于世间弘法利生几年?</P>
< > </P>
< >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八日。出生在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梵语Kapila-vastu),父亲乃彼国之国王,名字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释迦太子在皇宫未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妻名耶输陀罗,子名罗侯罗。八十岁入涅槃。大圣佛陀世间弘法利生四十九年。</P>
<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0:25 编辑

< 24pt\">2.释迦牟尼佛主张不杀生的意义何在?</P>
< 24pt\"> </P>
< 24pt\">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梵语pranatipata)。为何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要为弟子们制定不杀生呢?其意义有五点,何等为五?</P>
< 24pt\"> </P>
< 24pt\">(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正道。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梵语guna)中,放生第一。’</P>
< 24pt\"> </P>
< 24pt\">(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慈悲心。行菩萨道没有广度一切众生,已经违失菩萨风范了,又何况广行杀业呢?</P>
< 24pt\"> </P>
< 24pt\">梵网经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P>
< 24pt\"> </P>
<;P 24pt\">(三)六道众生悉具佛性(梵语buddha-dhatu)。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不可杀,在佛陀证悟境界,看一切众生将来修行业净,皆可成佛道。</P>
<;P 24pt\"> </P>
<;P 24pt\">梵网经云:‘当知汝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P>
<;P 24pt\"> </P>
<;P 24pt\">(四)众生皆为过去生中父母。因果(梵语hetuphala)循环,冤冤相报,周而复始,辗转无尽故。</P>
<;P 24pt\"> </P>
<;P 24pt\">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P>
<;P 24pt\"> </P>
<;P 24pt\">杀生之果报分三等罪,何等为三?分别如下:</P>
<;P 24pt\"> </P>
<;P 24pt\">(一)五逆罪:</P>
<;P 24pt\"> </P>
<;P 24pt\">1.杀父(梵语pitr-ghata)2.杀母(梵语matr-ghata)3.杀阿罗汉(梵语arhad-ghata)4.破和合僧(梵语samgha-bheda)5.出佛身血(梵语tathagatasyantike)</P>
<;P 24pt\"> </P>
<;P 24pt\">(二)杀人为重罪</P>
<;P 24pt\"> </P>
<;P 24pt\">(三)杀畜生为轻罪</P>
<;P 24pt\"> </P>
<;P 24pt\">犯杀生得四种恶报:一.堕三恶道。二.若生人间,多病夭折短命。三.心怀恐怖恶梦,命终之际恐怖恶死。四.杀生者来生还杀生,因果丝毫不爽。</P>
<;P 24pt\"> </P>
<;P 24pt\">持不杀生戒果报得五种善法:一.少病,长寿。二.烦恼(梵语klesa)减轻,增长智慧(梵语jnana) 。三.慈悲心增长,相好光明。四.任何时处,人天爱戴。五.早成佛道。</P>
<;P 24pt\"> </P>
<;P 24pt\">梵网经云:‘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梵语bodhisattva)应起常住慈悲心、教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0:26 编辑

< 24pt\">3.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偷盗的意义何在?</P>
< 24pt\"> </P>
< 24pt\">不与而取他物,暗中取得,名之为偷盗(梵语adattadana)。物物有主,非分之财,求之不得犯偷盗大丧良知,非义也,不能入佛道。</P>
< 24pt\"> </P>
< 24pt\">若偷取、劫取、骗取、胁取、恶性赌博、经济犯罪、偷税,走法律漏洞皆犯偷盗之嫌。偷盗(梵语adattadana)之罪报轻重有别,若盗十方僧物,现前僧物,其罪重于杀八万四千父母及五逆罪。盗五钱是属于重罪。盗三宝物、师长、父母、发菩提心人之物,是属于重罪。</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0:26 编辑

< 24pt\">4.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邪淫的意义何在?</P>
< 24pt\"> </P>
< 24pt\">染情逸荡,污秽交媾,名不净行。正式夫妻可正淫,若非正式夫妻,与外人之男女行淫欲,是名邪淫(梵语kama-mithyaca)。对畜生不可行淫,对鬼神不可行淫。色乱道心,尘不可出,淫心不断,证果终无是处。</P>
< 24pt\"> </P>
< 24pt\">楞严经云:‘不持戒而修三昧(梵语samadhi)者,尘不可出,纵然禅定智慧现前,亦落邪魔外道。’ </P>
< 24pt\"> </P>
< 24pt\">学佛者若能遵守圣戒,可得防非止恶,内心可得清凉如饮甘露,可得解脱三界,顿脱六道,成就无上菩提。</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0:26 编辑

< 24pt\">5.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妄语的意义何在?</P>
< 24pt\"> </P>
< 24pt\">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除妄语口业外,亦有三种口业:1.两舌(梵语paisunya):挑拨离间,拨弄是非,张家长、李家短。2.恶口:开口大骂,彼此口业相杀。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血口喷人六月寒,口开伤元气,舌动是非生。3.绮语(梵语sambhinnapralapa):花言巧语,装饰言辞,隐瞒他人,以达成欺骗为目的,诸如:色情、恐怖、钱财、名利等。</P>
< 24pt\"> </P>
< 24pt\">妄语分为四等罪:1.逆罪:法说非法,非法说正法,颠倒如来正法即犯。2.大妄语中的重罪。妄语证罗汉果,证了佛菩萨果位,若犯即成。3.大妄语中的轻罪。妄言见鬼见神,或能精通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能入。4.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听说没听,没听说听,知言不知,不知言知,有说没有,没有说有等,犯即成。</P>
< 24pt\"> </P>
< 24pt\">持不妄语可得六种果报:1.人天爱戴,别人敬仰。2.说话口齿清晰伶俐。3.处众安泰,说法无畏。4.成佛可得四十颗牙齿。5.得辩才无碍。6.速成佛道。</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4 10:26 编辑

<FONT color=#333399>.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饮酒的意义何在?</FONT>
< 24pt\"> </P>
< 24pt\">俱有酒色、酒香、酒味,饮后晕醉放逸之饮料,名之为酒(梵语sura)。甚至注速赐康、吗啡、麻烟、海洛因、强力胶,如此之药物皆有害身心,一律皆不可服饮,犯即构成。受过五戒(梵语panca silani),不得造酒、卖酒,亦不得为人敬酒、倒酒,不得自饮、教他饮,犯者即构成酒戒。若饮酒则咽咽犯,咽一口结一次罪,如是咽咽结罪。</P>
< 24pt\"> </P>
< 24pt\">饮酒有五种过患:1.失礼貌威仪。2.失定慧。3.增疾病。4.破净戒。5.远离佛道。犯了饮酒戒(梵语madya-pana-virati),死后堕灌口地狱,造酒卖酒堕酒河酒池地狱。</P>
< 24pt\"> </P>
< 24pt\">梵网经云:‘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7.真有轮回吗?</P>
< 24pt?></P>
< 24pt?>是的,轮回(梵语samsara)之存在是不可思议的,犹如昨天到今天,从中睡了一夜,一夜之间是维系昨天与今天的线索,这种不可思议的传递,轮回亦复如是。再比喻说,从第一根木材烧起,烧完再接一根,一根一根接下去,火也不断延续下去,接到第一百根木材之时,请问第一根木材之火与第一百根木材之火是否一样?如此不可思议的传递与启示,轮回亦复如是。</P>
< 24p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8.何谓中阴身?中阴身寿命维持多久?</P>
< 24pt\"> </P>
< 24pt\">当人命终之后,神识尚未投胎转世之际,所维持的生命旅程,每过一星期记忆即减半,过二星期记忆减1/4,过三星期记忆减1/8,到第七个星期之后,整个记忆几乎忘光,茫茫渺渺,但善恶的业因亦然存在,因缘一旦成熟,就随著善恶的业识投胎转世,死亡到投胎转世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中阴身前后有四十九天的寿命。</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9.投胎转世情况是怎么一回事!</P>
< 24pt\"> </P>
< 24pt\">圣者投胎转世是凭愿力自在而来,凡夫投胎转世是随业力无奈而来,同样转世投胎,境界却截然不同。</P>
< 24pt\"> </P>
< 24pt\">凡夫(梵语prthag-jana)投胎转世是随习染、妄识而来,当中阴身处于幽暗世界之际,一片黑漆漆不见人影,乃至不见山河大地,内心恐慌畏惧,孤独无伴,徘徊惆怅,四处游荡,业缘成熟,若突然看见有光芒出现,动个念头,瞬眼间即刻到了光线之处,这光不是一般照明之光,而是男女行淫欲所现之光,乃至畜牲行淫欲之际亦必然如是,这位中阴身的行者,若见男女行淫欲,自己欲火燃烧,当下做不了主,也想客串一份,毫不犹豫的冲下去,不冲还好,这么一冲,就投生于父精母血之中,慢慢六根于母亲腹里成长,任凭九牛之力也无法掉头回来,投胎转世就是在这种微妙情况演变而来!可不悲哉!不可不慎!</P>
< 24pt\"> </P>
< 24pt\">佛门有句名言:‘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10.‘‘隔阴之迷’如何解释?</P>
< 24pt\"> </P>
< 24pt\">是指凡夫死亡之后,神识投生转世,不知自己前世的一段因缘,一概无知,懵懵懂懂,故名隔阴之迷。这是站在凡夫未证成果位来说,业障深重所蒙蔽,智慧被覆盖,佛性(梵语buddha-dhatu)不能彰显所致;如同一面宝镜,宝镜上面有尘埃,宝镜上一旦有尘埃,此镜就没有普照的功能;要有普照功能必须力求拂拭镜面上的尘埃,令其清净无染,那么,宝镜本有普照之功能,当下即生效。</P>
< 24pt\"> </P>
< 24pt\">同样理由,凡夫(梵语prthag-jana)有隔阴之迷,若能广修戒定慧,即能息灭贪嗔痴,内心所有一切迷惑颠倒,烦恼习气当下解脱光明,菩提自性自然照耀十方,对过去无始劫之事即能了之知始终,隔阴之迷站在证成果位的圣者是不存在的,通常是指未证成果位的凡夫而言</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11.何谓顿教?何谓渐教?有何差别?</P>
< 24pt\"> </P>
< 24pt\">如来(梵语tathagata)演说佛法,观机逗教,众生跟机深厚者,智慧利器,皆以顿教法门以开导众生,令机缘成熟的众生契入甚深法义,乃至证悟无上菩提;若众生根机浅薄,愚昧无知者,如来有无量权巧方便,因实设权接引众生,普令众生成熟善根,逐渐步入菩提(梵语bodhi)。</P>
< 24pt\"> </P>
< 24pt\">所谓顿教者,又作大乘顿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设断惑证理之阶位,为顿修顿悟之教。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为顿教。</P>
< 24pt\"> </P>
< 24pt\">法华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P>
< 24pt\"> </P>
< 24pt\">所谓渐教者,以说法之内容而分,长时间修行而候到达悟境之教法,称为渐教。或循序渐进到证果之教法称为渐教。或自浅显内容次第讲说进入深奥内容者,则称为渐教。</P>
< 24pt\"> </P>
<P 24pt\">法华经云:‘更以异方便,助显地一义(梵语paramartha-satya)。’ </P>
<P 24pt\"> </P>
<P 24pt\">由以上所显示,即可明白顿教所得,渐教成熟方有顿教可成,离渐教无别顿教可得,毕竟,由渐而顿故。</P>
<P 24pt\"> </P>
<P 24pt\">此外,我国禅宗南北二系于证悟过程之旨趣互异,南方慧能系主张速疾直入突极之悟,世称‘南顿’;北方神秀系则强调依序渐进之悟,世称‘北渐’,此即禅宗之顿渐二教。</P>
<P 24pt\"> </P>
<P 24pt\">法门正确,修行久了,功夫成熟,因果圆满,说是顿教;刚发心修行,根机尚浅,善根未熟,说是渐教,只是因(梵语hetu)与果(梵语phala)的差距问题,时间长短问题,法门问题,差别何在乎!</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13.内心彻底清净,结果如何?</P>
< 24pt\"> </P>
< 24pt\">行人最怕内心不清净,若能清净则无有生死,更无轮回,佛道可成,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可出,三明六通具足,十八佛不共法圆满,禅定智慧现前,何以故?内心清净无尘垢,佛性(梵语buddha-dhatu)妙明寂照,具足无量性功德,自在无碍,一一无非自性清净故。</P>
< 24pt\"> </P>
< 24pt\">高僧大德云:‘一念清净绝千古,十界依正无纤尘,识得此念是何物,世间忽然少一人。’</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吃素与吃斋有何不同?</FONT>
< 24pt\"> </P>
< 24pt\">不食众生肉,仅食植物类,不食一切众生肉,亦不得食五辛,何谓五辛?就是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也。若能如是而食,是名吃素。吃素可成熟我们的慈悲之心,吃素不会与众生结恶缘,吃素会远离一切恩怨,吃素会逐渐消业障,吃素会净化因果纠缠。</P>
< 24pt\"> </P>
< 24pt\">菩萨戒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P>
< 24pt\"> </P>
< 24pt\">菩萨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何谓吃斋呢?吃斋绝对不是吃素的意思,吃斋是过午不食之义,吃斋有包含吃素,但吃素未必包含吃斋;这是一般人把吃素说成吃斋的语病;吃素是吃素,未必有吃斋;吃斋一定有吃素,身为佛门弟子,应该要如此理念,若能理念这点,是名真佛子哩!</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佛母大孔雀明王(皮肤病、眾病自除)

<FONT color=#333399>.佛门对杀生之罪,等级如何?</FONT>
< 24pt\"> </P>
< 24pt\">杀生大体上可分三等罪,细说不能尽,何等为三?</P>
< 24pt\"> </P>
< 24pt\">一、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P>
< 24pt\"> </P>
< 24pt\">二、重罪:杀人置死,名为重罪。杀法手段不同,其罪亦不同,果报亦有轻重。</P>
< 24pt\"> </P>
< 24pt\">三、轻罪:杀畜牲之类。</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FONT>
< 24pt\"> </P>
< 24pt\">夭寿就是出生后,生命活得不长,不以正常死亡年龄而死亡,这叫做夭寿。夭寿死法千奇百态,举例不尽。</P>
< 24pt\"> </P>
< 24pt\">不该死亡的年龄因而死亡,佛法称之为业报,业报是因果的现前,是最公平的,是最平等的,无因则无报,世间与出世间都有因果。“夭寿”当然也逃不出因果的范围。</P>
< 24pt\"> </P>
< 24pt\">佛法告诉我们,杀生会带来“夭寿”的果报,死堕三恶道,纵得人身,多病脆弱,长期性的吃药,与药拨不开,病亦然无法疗好,这叫做业障病。平常心怀恐怖,常做恶梦,命终之时凄惨恶死。</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1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做梦好不好,是否有善恶之分?</FONT>
< 24pt?></P>
< 24pt?>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夫会做梦,阿罗汉(梵语Arhan)声闻缘觉乃至菩萨亦然会做梦。俗云:智者无梦。</P>
< 24pt?></P>
< 24pt?>梦是由睡觉之际,意识起现行,现行而产生执著,因执著再产生种种影像,如山河大地、人事物,这种现象佛门称之梦中意识。</P>
< 24pt?></P>
< 24pt?>梦中意识可说还没有真正熟睡,似睡非睡所起的妄识,因而起变化之幻影,梦中意识不要太认真了,梦之好与坏不离妄心所浮现,不应执著其境。</P>
< 24pt?></P>
< 24pt?>永嘉大师云:“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P>
< 24pt?></P>
< 24pt?>梦中明明有六道的种种境界,这种千奇百态的情景一旦觉醒过来,却空空无世界了,这就是告诉我们说,梦乃睡觉中的微细妄识所现起的,我们不该对梦之境产生爱恋与恐怖,毕竟,梦是虚幻意识所变现故。</P>
<P 24pt?></P>
<P 24pt?>做梦当然不好,梦是没有实际睡著,由微细意识浮动所变之境,难怪睡了老半天,还是没睡好,一直还想睡下去,熟睡是无梦,有梦不能熟睡,换句话说:有梦无睡,睡时无梦,半睡半梦会越睡越疲惫,梦中劳心故。</P>
<P 24pt?></P>
<P 24pt?>梦是过去生中,乃至今生所做之善恶种子,弥留在八识田中,在夜睡中往往会影现出来,似真非真乃至真,从梦中显出有善恶之境界,有喜有悲,有哭有笑,七情六欲都在梦中流露而出,甚至演完人生的生老病死。</P>
<P 24pt?></P>
<P 24pt?>人真奇怪,喜欢贪执美梦,一躺在床上就想等待梦中的情人再度出现,于梦中约会,谈情说爱,甚至有些人,梦不到情人,在临睡前合掌,跪于床上祈祷美梦再来,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有如此倾向颇多,这是很危险的举动,往往贪执美梦会感召不可收拾的后遗症,佛门叫做内魔引外魔。</P>
<P 24pt?></P>
<P 24pt?>夜睡之际起恶的妄念,就成恶梦,若起善的念头,就成善梦,梦即是妄心之病,无妄心即无梦,无梦即无病。</P>
<P 24pt?></P>
<P 24pt?>恶梦与善梦,都由夜睡妄心所变现之境,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心生境生,心灭境灭,是故,心与境是不二的,若能正见心境如幻,毕竟空,清净自性,光明不动,那么恶梦与善梦一扫而空,匿迹无影,万里无云万里天,到此时此刻,梦从何起? </P>
<P 24p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何谓天人“五种衰相”?</FONT>
< 24pt\"> </P>
< 24pt\">天人的寿命与福报若尽,必当命终,命终会现出来的五种衰相,分别叙述如下:</P>
< 24pt\"> </P>
< 24pt\">1.头上花萎:就是头上所带的花冠渐渐枯萎。</P>
< 24pt\"> </P>
< 24pt\">2.衣裳垢腻:就是无缝的天衣生出污垢来。</P>
< 24pt\"> </P>
< 24pt\">3.身体臭秽: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气味来。</P>
< 24pt\"> </P>
< 24pt\">4.腋下汗出:就是两腋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P>
<P 24pt\"> </P>
<P 24pt\">5.不乐本座:就是以上种种不好的衰相出现之后,天人便对自己的本宝座,生出不乐的感受,天女眷属也厌离他们而走开。</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何谓“三净肉”?何谓“五净肉”?</FONT>
< 24pt\"> </P>
< 24pt\">这是佛门中,为一些无法即时茹素者的一大方便,最终目的还是要全茹素的。</P>
< 24pt\"> </P>
< 24pt\">所谓三净肉者,就是三种情况之肉类不得食,何等为三?</P>
< 24pt\"> </P>
< 24pt\">一、不自杀:不得亲自杀一切众生(梵语众生bahu-jana),谋得其肉,若得其肉则犯。</P>
< 24pt\"> </P>
< 24pt\">二、不教他杀:自己想吃肉,自知不能亲自杀,而教别人杀来给我吃,若得逞则犯。</P>
< 24pt\"> </P>
< 24pt\">三、不闻杀:非自己所杀,非教他杀,而亲闻他人宰杀,众生哭叫之声,其肉不得食,若得其肉则犯。</P>
<P 24pt\"> </P>
<P 24pt\">这是所谓三净肉之真义,为了减低犯罪之权巧而为,那么,什么叫做五净肉呢?就是由前面三净肉再加上两种情形,合称为五净肉,何等为二?</P>
<P 24pt\"> </P>
<P 24pt\">一、自死:所谓自死者,就是众生自己命终,非他人打击之死,亦非种种策谋之死,得其肉而食者不犯。</P>
<P 24pt\"> </P>
<P 24pt\">二、残食:所谓残食者,就是众生被弱肉强食,因而剩下之残余之肉,若得其肉可食,食而不犯也!譬如老虎追杀山羊,羊肉吃不完,剩下残肉,得其肉者,食而不犯。</P>
<P 24pt\"> </P>
<P 24pt\">由三净肉加上后两种情况者,称之为五净肉,这是佛教界,为一些要茹素者,一时办不到而开的方便法,减少犯重之嫌,特立所为,最终目的还是要全茹素才对!</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在家三宝弟子,如何护持三宝?</FONT>
< 24pt\"> </P>
< 24pt\">佛法是觉悟之法,是世间的明灯,是出世之宝筏,不但在家三宝弟子要拥护之,出家佛弟子更应该全力以赴,换句话说:佛法之存亡,兴盛与衰微,是每一位佛弟子的共同责任,佛法出现人间,犹如昙花一现;有缘者即可亲近得到,无缘者,纵使奉献在面前,亦然如隔千里。</P>
< 24pt\"> </P>
< 24pt\">在家三宝弟子,若欲护持佛法,应该护持正法,令正法飘扬寰宇,不是正法就不要护持,的确有许多在家三宝弟子,不能分辨正邪,一概无知的盲从与护持到底,壮其外道,如此一来,只有加速佛法的衰灭而已!可不慎之!</P>
< 24pt\"> </P>
< 24pt\">三宝(梵语tri-ratna),三宝之存亡兴衰,有赖僧俗二众之支柱。</P>
< 24pt\"> </P>
< 24pt\">大般若经云:“三宝不断绝故,如来一切法,亦不断,三宝断绝故,如来一切法,亦断绝。”</P>
< 24pt\"> </P>
< 24pt\">是故,护持三宝是佛门四众弟子所应力行之责,佛于经典常呼吁在家弟子,要行四事供养三宝,普让僧宝能安心立命行道,广度众生,何谓四事供养,分别如下:</P>
<P 24pt\"> </P>
<P 24pt\">1.饮食</P>
<P 24pt\">2.衣服</P>
<P 24pt\">3.医药</P>
<P 24pt\">4.卧具</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社会上流传两句话说:‘老子干掉你,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论调是否正确,请慈悲开示。</FONT>
< 24pt\"> </P>
< 24pt\">这是江湖浪子的口头禅,也是他们的肺腑之言,这两句话听起来很爽快,很合乎人们的口味,意思就是说,我杀掉你,若我也被杀,投胎人道,二十年后又是男子汉一条。但是实际上却隐藏著无限的错谬,这在佛门中叫做常见,何谓常见呢?就是人死亡后来生再当人,不会投生他道,仅限生于人道而已!永远不变的当人,这种论调叫做常见。</P>
< 24pt\"> </P>
< 24pt\">反问一句话:杀人造业,还可当人,那么猪谁来当呢?杀人造业,地狱饿鬼谁来当呢?若没有恶果,六道轮回从何而起!六道之所以由来,乃无知的众生广造恶业,所呈现的果报也就是说,六道轮回的真相,就是随自作自受的感召,造何种业因,就感应六道的那一道而去,谁也没有特权可赦免,平等平等!</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6-12 20:48 , Processed in 0.2180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