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04|回复: 0

第八章  再谈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1 13:26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382

    主题

    622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2147483647
    发表于 2011-2-8 1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观察某件事物,
      发现它什么都不是,也找不到它的所在地,
      然后,我们只需安住在什么都找不到的状态中。
      念头是幻相
      观察自心时,我们找不到念头的源起处,找不到它们的驻留地点,也找不到它们消失至何方。这显示念头不是“具体的事物”,它们是不真实的。
      然而,由于我们不了解心的本性,我们把念头当做“具体的事物”,认为它们真的存在,并为此感到痛苦。
      虽然念头缺乏真实性,但它们仍然在我们心中升起。它们是根深蒂固的习性的幻化而成的产物。习性如何对我们的心产生作用?其作用方式就类似日常活动在我们心中留下印痕,然后在梦中浮现的方式。
      念头和海市蜃楼一样,不具实质性。从远处望去,这种景象似乎是真实的。但是,它并没有任何真实。我们不能说它来自某个地方、驻留于某处或消失至某处。可是,我们必须仔细审察它,才会觉知它只是一种幻相,从而破除它“具有实质”的假相。念头也不一样;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不是真实的,而这种了解将会驱散痛苦。
      看清念头不具自性,就是所谓的“观”。
      一般而言,修持“观”之前,必须先修“止”以减轻心识亢奋的现象。如果直接修“观”,念头可能会更多。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先建立“止”的良好基础。但是,当我们经历到极大的痛苦时,修“观”会有很大的帮助。
      “观”的修持
      和修“止”一样,我们会发现先向上师祈请,对修“观”很有帮助。首先,观想上师安坐在我们头顶一朵璀灿的莲花上,然后向他祈请加持。祈请之后,观想自己与上师融合为一,并得到他的加持。
      第一种练习法
      以七支坐让身体安住之后,和前面一样先修“止”,将心专注于呼吸上。在自然呼吸的同时,保持心与气息无二无别的认知。
      心专一不二地安住于呼吸之后,我们问自己:我所感觉到的、循环于体内的气息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尺寸?本质是什么?进行这种分析的禅修就是“观”。
      第二种练习法
      和第一种练习一样,先修“止”,但是这一次我们专注的对象是前额里的一个白色明点。这个明点和心无二无别。接着,我们分析这个明点的存有: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来自体内或体外?它是前额所制造的吗?我们持续清晰地觉知到的这个明点到底在哪里——前额之内、之外或内外之间?当它消失时,它到哪里去?
      以这种方式审察明点的起源、驻留及消失之处时,你不太可能找得到答案。你必定会做出如此的结论: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可被指认为明点,它什么具体的实质也没有,我们什么也找不到。在这种情形下,继续分析毫无益处。然后,我们就只是安住在明点无任何可指认之特质的觉知状态;这就是“观”。
      第三种练习法
      首先,我们心中的释迦牟尼佛为辅助物,修持“止”。然后,我们问自己:我清晰地觉知到的释迦牟尼佛的本质是什么?他是否和唐卡(1)一样由布做成的?或是和佛像一样由黏土或金属塑成的?他从哪里出现——我的身体之内或之外?当他显现时,他在哪里?当他消失时,他到哪里去?我们所问的问题和前面一样。你或许会觉得重复同样的问题没有什么用处。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不实际进行分析,我们就没有直接以验,而直接经验是相当重要的。
      审察的结果仍然是什么找不到。
      从“止”到“观”
      对知道如何掌握上述禅修方法的人而言,这是一种非常愉悦的经验,如同美景渐渐展露眼前。相反的,如果修持者在努力余缺乏满意的经验,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疲惫不堪。
      禅修的教授,通常由“止”开始,等修习者达到某种程度的定静时,才给与“观”的教法。在西藏,禅修老师必定依此顺序,分两阶段教授禅修,以避免过早教授“观”而使尚未稳定的心产生更多念头。在西方,由于情况不同,禅修教学往往无法遵循这个原则,而同时教授“止”和“观”。老师和学生都别无选择。修习者因此必须自行判断哪种修法最适合自己。如果你的心相当稳定,很少被念头牵引,你可以修“观”。相反的,如果你注意到自己有心识亢奋的倾向,最好先修“止”。
      重要的是研究自己的禅修状况,了解自心的动静。如果上师给与许多解释,但学生只是花费许多时间聆听而不付诸实修,这并没有真正的益处。如果没有实际的禅修经验,法教本身不会结果。即使上师和弟子在一起一百年,上师解释禅修一百年,弟子也仔细聆听、做笔记及思索了一百年,但他只能得到微乎其微的内在觉受。
      学习飞行
      假设你想学习驾驶飞机。你找到一位教练,首先,他为你解释飞行的原理、各种飞行仪器及配备的功能,及各种指示器的意义。你把这些解释仔细地写在笔记本上,并记住每一种仪器和配备的名称、作用、结构、外形及位置。然而,如果你无法实际操作各种仪器,并了解飞机的反应,你仍然不会驾驶飞机。一旦你进入飞机,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操作控制盘,加燃料、起飞、改变方向及降落,你就能直接体验教练先前的解释。唯有如此,你才能超越单纯的知识性理解,真正学会驾驶飞机。
      再举个例子来说:我不会开车,如果我想学开车,根据你刚才为我解释的操作原则:以某种方式操纵杠杆,会使汽车往前或往后;踩某个踏板会使汽车加速煞住;按这个钮会打开前车灯……等等,我还是不会开车。但是,如果你让我坐在方向盘后,要我按照先前的解释,实际操作汽车,这种经验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真正学会开车。
      禅修也是一样,虽然先得到教导是必要的,但经由实修开展内在的了解,更加重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发现并了解自心本性。
      什么也找不到的状态
      修“观”时,我们必须先让心安住于稳定的平静状态。然后,我们必须努力寻求心的驻留地点。它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内、之外或内外之间?以过如此的分析之后,我们既找不到它的所在地,也找不到它的形状、大小或颜色。接着,我们安住在什么也找不到的状态中。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运用三种辅助物来修习“观”。但必须清楚了解的是,“观”并不限于分析,实际安住于分析结束时的觉受才是重点。
      仅仅不断地重复审察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意义。那只是观察某件事物,发现它什么都不是,然后再看,又发现它什么都不是;如此反覆不断。修“观”时,我们只须观察到发现它什么都不是、我们什么都找不到的地步就可以,然后安住在什么都找不到的状态。
      完全不执行任何分析和不停地分析一样,是错误的。假设一位农夫丢了一头牛。他可能会认为这头牛在某个地方,也可能认为这头牛一定已经丢了,因此没有必要四处寻找。如果他持有第二种想法,可能过不了多久,他很快就会开始怀疑:“也许,它并不是真的丢了,它也许在那里或另一个地方……”为了消除心中的疑虑,他不得不开始寻找这头牛,他得去森林、河边、草丛及牛可能栖身的山洞等地主,亲眼证实它在不在那里。经过一番彻底搜寻而仍然找不到牛,这位农夫回到家之后,就不再有任何疑虑。他从实际经验中得知这头牛真丢了。他不会再挂念它是否会在这里或那里。在确定牛已经走失之后,如果再继续出去寻找,他的行动就没有意义了。
      心也是一样。我们现在活在“我有心”的观念中,认为心是一种具体的东西。上师则告诉我们:“实际上,心并不是具体的东西。”我们接受这个信念,纯粹是因为上师这么告诉我们,我们内心深处很可能仍然藏有很深的怀疑。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真的,因为上师是这么说的,可是我们并不完全确定。如果藉由分析而亲自证实心无法被视为一自行存在的物体时,疑虑将会消散。透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证据,将铲除心具有真实存在性的信念。至于取得证据之后还继续进行分析,就如同确定牛已经丢失之后还继续寻找一样,毫无意义。
      无法言说
      “止”和“观”的教授是藉由言语的助力而传承的。然而,唯有上师的加持及实修,才能得到真正的禅定经验及体悟。言语本身无论如何都不够。我们必须将所受的教导付诸实修,即使只能投注很有限的时间。仅仅只得到禅修知识,不论多么有趣,并没有什么用处。
      问与答
      问: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从来就没有牛,或者牛一直都在那里。
      答:如果牛并没有走失,我们当然不需要去寻找它。这只是一个例子。
      当我们说心并不存在时,这意思是心不以感官所界定的形式、限制及特性的物质形态存在。
      问:修“止”时我觉得很紧绷,但是修“观”就轻松很多。可是,据我了解,我们似乎必须先修“止”才能修“观”。所以,尽管我在修“止”时很紧张,我应该继续这样修下去吗?或应该如何?
      答:你可以依自己觉得最放松的方式修持禅定,即使这种方式没有观想对象。
      问:我不了解无念的“止”和“观”的分析结束时安住于什么都找不到的境界,两者有什么差别?
      答:这两者的差别是这样的:在修“止”时,我们只是驻留在清明及无念的状态中,在修“观”时,分析的结果让我们确认“我”并不存在,这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信念正好相反。
      在初学阶段,我们先修“止”,藉此开展内在的经验,然后修“观”,以开展另外一种经验。我们无法同时修“止”和“观”。但是,当我们的修持达到某种深度时,“止”和“观”将变得无法区分。
      问:什么都找不到的经验,是一种启示或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印象?
      答:刚开始时,什么都找不到的经验只是什么都找不到,是一种极为平常的经验。
      逐渐地,随着禅修开展,这变成一种愈来愈殊胜的经验。
      问:为什么我们的心会紧绷?
      答:心紧绷的原因非常深远。我们把五种感官知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当成外物或外境,内在的“我”则是这些外境的觉知者。这就是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情势使贪婪及嗔恶等念头应运而生。当这些念头很强烈时,我们的心就无法放松。
      但是,外境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独立的存在性,不具有我们赋予它们的独立存在性。它们只是心的投射的幻相。如果我们了解外境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心自然会放松。
      这听起来或许相当奇怪:这些外物是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或摸到的,怎么能说它们不存在?它们似乎具有真实的外在与独立存在性。然而,这是无始以来即存于我们心中的根本无明及潜在习性所造成的。这和梦的道理一样:某种现象出现在我们的梦里,因为这是我们在白天做过或想过的。
      然而,你或许会说:当我敲打这张桌子,我的手确实碰到具体的东西;如果一切事物都不真正存在,这怎么可能呢?这种理解方式源自根深柢固的习性,深深地牵制我们的心,单纯的知识性了解无法扭转这种倾向。这种必性使我们继续把不真实的当做真实的。
      假设我患有黄胆,那么,我看到的一切都将是黄色的。我会以为这个白色的杯子是黄色的。一位身体健康的人则会告诉我说:“不,这不是黄色的,是白色的。”然后,他解释这是因为我的病扭曲了我的色彩觉受而造成这种错觉,使我看不见物体的真实颜色。由于每个人都这么说,我将会接受这个杯子是白色的说法。但是,这只是一种知识性的理解;在我的病尚未治愈之前,我仍然会把不是黄色的东西看成黄色的。一切现象也都如此,仅只了解它们是幻相,并不足以超越幻相。
      为了中止黄胆所造成的错觉,我必须去看医生,并接受适当的治疗。如果我按照医师的指示服药,疾病接受适当的治疗。如果我按照医师的指示服药,疾病的症状及影响将会逐渐减轻。我的黄色错觉将愈来愈淡。痊愈之后,我将再也不会把不是黄色的东西看成是黄色的。
      灌输自己一切现象都不具有真实存在性的观念,并不能阻断我敲打桌子时的疼痛感——尽管它只是一种幻相。我必须采取对策才能使幻相消失,也就是说,我必须遵循上师所给与的法教。经由实修法教,对现象的执着将会逐渐消失。
      让我们回头来看禅修时心紧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施加压力、不刻意地安住于心,心自然会保持放松。当紧张的现象产生时,我们应该只是继续安住,紧张将会自行消失。
      注释
      1、唐卡(藏文,tangka):以佛教圣者或相关主题为题材的绘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4-20 18:15 , Processed in 0.1246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