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35|回复: 0

修习清净道论拥有遁地等神通的禅者开示与正知的力量(普敬法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0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54

    主题

    76

    帖子

    46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64
    发表于 2018-6-17 08:4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我是谁555 于 2018-6-29 21:20 编辑

    作者:普敬法师

    DipaMa是南传佛教一位传奇的大成就者。她以居士之身中年开始修行,很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她按师父指示按《清净道论》修行神通,并如实地证到了五种神通的惊人成就,例如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她为西方弟子传法并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

    下面笔者摘录一些以往她那些惊奇无比的神通事迹以及开示:

    蒂帕玛可以透视人体,然后精确的描述出人类大脑和心智是怎样运作的,她的描述之准可以达到科学精细的地步,这一切显然超越她的教育程度所能理解的范围。她不仅能够造访地球上的任何一处地方,还能到达天堂与地狱等六道之中,她能描述那个世界中各种不同的事物,她偶尔也会兴之所致的穿啥于不同的时空之中。除了这些,她还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神通。

    比如有一次,她的朋友穆拉宁在自己的房间内抬头仰望窗外时,发现帝帕玛把自己悬挂在树端顶上的空中向她微笑。她能把风的元素转化成土的元素,还能将密度较高的元素转化成像空气般的元素,这令旁观者感到不可思议,有一次蒂帕码在离她妹妹还很远的地方,却能和她妹妹在同一时间到达了穆拉宁的房间会谈,有时候她还能穿过紧闭的门离开,如果她心血来潮特别想开玩笑时,就会起身走到离自己最近的一道墙,然后直接穿墙而过。她曾经当着朋友穆拉宁的面,钻进了地面之中,然后又全身湿漉漉的从另一个地面而出。如果她必须独自夜里行走的话,她就会分身幻化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来当友伴,如此便不会有人来打扰她了。

    蒂帕码这方面的神通力已经得到客观第三者的公开测试以及证实,马格大学的古印度史学教授对她的神通有所怀疑,于是穆拉宁安排了一场公开的测试,以便证明这些神通力的存在。这位教授派了学生看守她,确保她没有离开自己的房间,但就在同一时间,蒂帕码就来到十里外的这位教授的办公室与他聊天。

    蒂帕码有一次还利用神通加速了巴士的抵达,那一次他们要去某个地方,巴士却珊珊来迟,已经误点一个小时了,于是蒂帕码全神贯注集中心念让巴士快点,于是最终让巴士提前抵达。

    穆拉宁解释说:当一个人处在三摩地全神贯注的时候,即使她们坐在巴士上,也有办法藉由拥有坚定的心念让车子加速,就像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这是可以办到的事情。当年佛陀为度化一个杀人魔王,利用神通力让这个杀人者近看佛陀就在眼前,但是用尽全力却如何也追不上。

    让两个人的距离永远不变,这只是一个小神通而已。蒂帕码也具备天眼通和天耳通,她能看见发生于其他时间和地点的事情,当时的缅甸外交官即将被任命为联合国的秘书长,穆拉宁知道他一个月后要演讲,于是请蒂帕码进入未来,把这场演说的内容记录下来,一个月后,这个秘书长发表演说,内容和蒂帕码所记录的丝毫不差。

    蒂帕码能够回到佛陀时代,亲自听闻佛陀讲法,别人问她如何办到?她微笑说:“我让自己回到念念迁流之中,心念与心念的间隙,或刹那之间。”别人听的目瞪口呆之时,她又说:“开悟,其实不需要得拥有这样的能力。”

    为了便于让人容易理解,下面摘录一点清净道论的神通修法内容:

    《清净道论》详细描述了十遍的修法。修十遍的目的是为了禅定,是为了解脱,并不是为求神通而修。但如果十遍修好,解行相应,则可获得相应的神通。

    地遍,取地相而修禅定,可以获得一成为多等,或于空中,或于水肿,变化作地,以足行走其上及作坐立等,或以少及无量的方法而获得胜处。

    水遍。水遍的修法成功,能出没地中,降下雨水,变化江海等,震动大地山岳楼阁等,有此等成就。

    火遍。依于火遍,能出烟和燃烧,能降炭雨,以火灭火,欲燃则燃,为了要以天眼见东西而作诸光明,般涅槃时能以火界荼毗其身体。

    风遍,能速行如风,能降风雨。
    其它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虚空遍各能获得相应的神通。

    如此看来,这些各种神通,并非空穴来风,都有相应的依据。

    笔者按:神通不是她所要教导大家的,因为她说神通对证道没有直接帮助,甚至对证道还有一定的障碍,为了证道,他甚至不在修习神通,从下面他的这些开示中可以看出,她要演示出的道不是在那些惊奇的神通力里面,而是而是在平凡的一举一动之生活中,完全的把真正的禅修融入到了生活里面,从这些内容之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拥有极强正知(觉知)力量的开悟者,拥有正知的力量,就会变得不平凡。

    实际上,很多人都想要不平凡,但执着和妄想阻碍了恢复自性,正因为如此才永远平凡,因为偷心不死,当一个人完全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不被思维控制而不抗拒,完全冷落我执而处于正知,就会开始变得不平凡,自性之光才会显现。

    蒂帕码真正要教导大家的是:说话、逛街、煮饭.......任何时刻都可以禅修,正念是可以应用在每一个活动之中,不管你是在说话、烫衣服,或是煮饭、照顾孩子的时候。在无我的道路之中,不论你在做什么,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做就行了。

    随时随地禅修

    “现在就去修行。不要以为你将来有的是时间”

    蒂帕嬷坚决地说,如果你想平静你就得经常地修习。她坚持认为学生应该每天找时间去进行正式的禅修,哪怕五分钟也好。如果连这都不可能做到,她建议道:“至少,你可以在晚上入睡之躺在床上去注意一呼一吸”。

    除了坐垫上的正式打坐,更重要的是,蒂帕嬷劝诫学生要将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要成为禅修的时间。我们当中的一些大忙人觉得为禅修留出一点儿的时间都很困难。“如果你忙,那么工作就是禅修”。她告诉我们,“禅修是了知你所正在做的事情。当你在计算,了知你正在计算。当你匆匆忙忙赶去上班,你应该对匆忙的行为保持正念。你在吃东西的时候,穿鞋子、袜子、衣服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正念。这些都是禅修!”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蒂帕嬷很清楚,心念散乱、正念流失并非过错。“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这问题不是恒常的”。

    “最终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执著的”,蒂帕嬷如此教导,“但我们可以善用一切东西。我们不应该拒绝生活。生活就在我们眼前,只要它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要善用它”。

    选好一个法门然后坚定不移地修习。“如果你想在禅修上取得进步,就要坚守一个法门”。

    对于那些心灵旅程的启步者,蒂帕嬷坚决认为要坚守一种禅修法门。不要放弃,也不要在这个和那个法门之间跳来跳去。去找一个适合你的法门,然后坚持修习,一直到发现你的“边缘”——也就是困难开始出现的地方。

    西方求道者普遍所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特定的一个修行法门的困难当作问题。那个一个法门的“边缘”令人感到不舒服,所以另外一些法门看起来总是更好。“也许我应该去试试佛教的唱颂……或者苏非舞”。事实上,困难通常是修习起作用的可靠迹象。

    将蒂帕嬷的忠告铭记于心吧。坚守你所选择的法门,穿越困难和怀疑,穿越激越和停滞,穿越那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吧。如果你能坚持修行,能度过最黑暗的时光,智慧的黎明就会来临。

    忍辱

    “忍辱是培养正念和专注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忍辱是通过不断地与“边缘”相遇而铸成的。在最富挑战性的情景中,仅仅去面对而不退却,就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全部了——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位学生详细地叙述过在蒂帕嬷一生中,这种耐性的效果:“她已经了知其内心经受每种磨难并且能够坚持到底。后来,当她从那团火走出来的时候,因为她已经了知自我,所以她能够用一种怎样的目光看着你啊!——那是如此的坚定,而又几乎令人震惊。任何东西都不能将其隐藏。她以此说明,你不能坐等开悟——你一定要在内心最深处经受这些事实。”

    忍辱需要终生去实践,需要不断地去开发,不断地去改善。忍辱是心智成熟的最重要的内容——如蒂帕嬷所说,是最高的“使命”。

    放开你的心

    “你的头脑是你所有的故事”

    蒂帕嬷不是说头脑是你的大部分故事,她说的是头脑中除了故事,别无它物。这些故事都是个人所上演的戏,它创造出和维持着个体认同感——我们是谁,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我们更够或不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没有觉知,无尽的思想之流就会驱使并限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那些故事将变得不具实质。

    蒂帕嬷挑战那些信任并且执著他们的故事的学生。当有人说:“我办不到”,她会问:“你肯定吗?”或“谁说的?”或“为什么不能呢?”她鼓励学生去观察他们的故事,去了知其空性,以及去超越他们施诸其上的限制。“离开思想”她如此劝诫,“禅修与思想无关”。

    同时,蒂帕嬷教导我们:心不是要去除掉的敌人;在将心当作朋友的过程中,在了解、接受它的过程中,它不再是问题。

    冷却情绪之火

    “恼怒是火”

    不论来访者是谁,不论他们处在何种情绪状态、何种境况,蒂帕嬷总是充满慈爱地接见他们中的每一位。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同样发出接纳之心吗?我们能够像对待访客那样慈爱地对待它吗?我们是否能够允许他们来来去去而不以可能有害的方式去反应吗?

    “许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不如人意”,蒂帕嬷说道,“有时候,我经历着一些恼怒,但我的心仍然着保持冷静。恼怒来了又走。我的心并不受它的干扰。恼怒是火,但我没有感到热。它是如此清楚地生起和灭去”。

    有位禅修教师,1980年她在家中接待了蒂帕嬷。她说有一次他的丈夫向蒂帕嬷质疑这一点。“蒂帕嬷在谈论保持平静、平等心、不发怒的重要性,我的丈夫问她,如果有人伤害、威胁Rishi(蒂帕嬷的孙子),你会这样吗?”

    “当然,我会阻止他’,蒂帕嬷说道,‘但不会发怒’”。

    简单生活

    “过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生活对什么东西来说都是有益的。过于闲适的生活对于修行是个障碍”。

    蒂帕嬷在各个方面都过着简单的生活。她对社交保持节制。她不会去谈论不必要的东西。她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抱怨。她要求自己以及学生的守则是,做人诚实,永不责人。

    蒂帕嬷经常在静默中简单地休息。“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总是返观内心”,她如此说道。她不会把时间花费在对生活没有必要的事情上。

    蒂帕嬷做每一件事都不会为下一件事忧心,正如禅修中我们练习在某个时段中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一个事物上一样。“去想过去和将来的事情”,她说道,“会毁掉属于你的时间”。无论什么事情,她总是全神贯注,从容,平静,简单地去做。

    祝福他人

    “祝福你身边的人,会让你在每时每刻保持全神贯注”

    蒂帕嬷不断地祝福。她细致入微地祝福别人——夸奖别人,赞叹别人,抚摸别人的头发……她的祝福对象不局限于人。在登上飞机前,她会为它祝福。坐进一辆汽车,对她而言也是一个发出祝福的机会,她祝福那辆车,也祝福司机和加油的人。

    随时实践这种祝福精神,一个平凡的人也会变得有些特别。这是一种时时与优雅相遇的方式。

    普敬法师评:她是一个开悟者,她不受思想和情绪的束缚,从脑袋故事思想和情绪中彻底解放出来,这就是觉醒

    所以她说:你的头脑是你所有的故事”,并不是说头脑是你的大部分故事,说的是头脑中除了故事,别无它物。这些故事都是个人所上演的戏,它创造出和维持着个体认同感——我们是谁,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我们更够或不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没有觉知,无尽的思想之流就会驱使并限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那些故事将变得不具实质。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

    拥有正知的开悟者,从来都是完全安住在当下的,安住当下就是保持全然的正知,不随妄念情绪而转,不会无意义的回忆过去和幻想虚幻的未来,如实的观察妄念来来去去而不受其束缚,如此久之则妄念自销,保持正知,无论何时何地。

    注:蒂帕码很好的把正知(觉知)的力量运用到了生活之中,我在别的文章说过,这是一种禅修,也是通往开悟的最快途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着去保持“觉知”,觉知(正知)的力量足够强大,就能抵达开悟。下面笔者的一些文章或许可以让大家了解在日常之中如何保持“觉知”去禅修,又怎样以正知的力量化解仇恨与开启慈悲平等之心,这对大家会有一些启发。

    以正知的力量去原谅他人对你造成的一切伤害(普敬法师)

    愿谅他人对你的伤害,因为那不仅已经成为过去,而且伤害你的人多是无心,由于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体悟到思维层面底下还有一层正知(真心),那层正知才是更接近更真实的自己,但许多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通常都被自己思维(妄心)所缚,完全把思维等同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由思维认同而产生的情绪则经常会掌控他,于是失去理智而产生的恶口暴力等等就会在你和他产生矛盾时发生在他身上,平常自以为对他了解的你在此刻就会觉得他像怪兽一样让你觉得陌生且不可理喻,但其实此刻他也不认识自己,事后他也会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正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经常失去理智的暴打妻子,过后会真诚的道歉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在犯,但是这种事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是由于当事人完全被思维(妄心)掌控,缺少正知,而这种正知需要通过一定觉照训练来培养,大部分人是没有正知的,所以如故事中的妻子,她找对象也不可能找到完全能够处于理智正知的人来当伴侣,但是找一个至少不会那么被思维与情绪认同和掌控且有少些觉知力的人当伴侣显然是比较理智的。

    对于这种完全被思维情绪控制而豪不觉知的人来说,他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我们都不应该去记恨和追究,因为他们是无心的,就像醉酒的人一样,醒来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一位贤者说:“愿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这是说:“愿谅他们吧,他们只是被思维和情绪掌控而失去理智了。”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只是病了,我们怎能去责怪一个病人?”是的,像这样的贤者,虽然比不上大智慧的佛陀,但是他也是有极强的正知,才能体悟这点,才能做到不被情绪和思维控制,当然这类悟性极高与正知力极强又善于助人觉醒的,很多都是佛菩萨的随类化身。

    而根据阿含经记载,当时佛陀在面对别人谩骂也是静静聆听,丝毫未起一丝不快的情绪,全然保持在正知的状态下,过后又以譬喻开示谩骂者:“有所情绪与动怒的回应才会有所接受,否则就完成不了接受与给与,不以瞋怒回应瞋怒的人,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争。因为他不但明白对方为何愤怒,
    也能够让自己沉静而提起正念,不但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傻瓜,那不过是个不懂正法的无知者。
    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
    布施胜过悭贪;诚实胜过妄语。
    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害人的念头,但恶人执着于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松动。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
    狂奔的马,要靠缰绳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缰绳,
    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
    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
    不是那手持缰绳控制马儿的人。”

    佛陀的正知与德行最终感化谩骂者皈依佛法,他确实赢得了最难赢的战争的,这就是正知的力量。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像佛陀这样的全然正知?那就是不断训练自己,当你首先认识到情绪和思维不等于自己时,觉悟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进而随着正知度的增强,这种情绪和妄念自然慢慢的会尘埃落地,就像楞严经提到的客尘譬喻,妄念如客如贼,对它不理不睬则真心作主,否则若与之认同必定贼人反客为主,被掌控而不自知。刚开始训练有点难度,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突发事件中,情绪和思维还是会占上风,而在平常无事的时候也会不停的被妄念掌控,就是毫无意义的回忆过去与幻想未来。

    拥有正知的圣者,从来都是完全安住在当下,对于无意义的过去和虚幻的未来根本不会过多的考虑,当然只是会在处理事情且有必要时才会思考一下。我们在还没达到全然正知的时候,当然免不了经常被控制,但是不要紧,就像野牛拉缰绳,慢慢就能让这些情绪和妄念老实了,它们老实以后,自然就会正知显发,内心深处的喜悦满足自然涌现,因为完全被情绪和妄念控制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处于不自在的状态之中的,无论在哪里总有一种与人疏离的感觉,总有一种想回家的感觉,只有当你能够找到全然正知,你的这些不愉快感才会消失,那时才是真正找到了家!

    以正知的力量去体悟佛陀所说的众生平等(普敬法师)

    佛陀成道时言:“奇哉,奇哉,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这是说,佛性人人具有,若肯努力修行,皆能悟道,这与身份高下,或者贫富贵贱通通无关,真正珍贵的并非外在的这些东西,而是你的自性,所以只有当你真正显悟自性,才真正谈得上珍贵,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启发。

    挑粪人变成罗汉的故事

    舍卫城里有个穷人,他以清除城里的粪便用谋生的职业。在众人眼里,他就像粪便一样饥脏不堪,污秽下贱,每个人都不喜欢跟他来往。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看见别人就觉得惭愧,躲得远远的,免得别人看了讨厌。但是当佛陀来到这城里的时候,他却成为唯一见到佛光的幸运儿。

    那天,他正挑着满满的一大担粪便从茅厕埋出来,准备运到郊外去种养草木蔬菜。一路上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掩着鼻子,口中咒骂着:

    ‘搞什么鬼!也不会看看地方,到处乱挑!臭死了!’

    这种事情他早就习惯了,只能硬着头皮,忍气吞声的匆匆走过。

    刚进一条窄巷,迎面走来了佛陀。看到佛陀身上佛光闪耀,挑粪人惊讶得说不出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想着:
    ‘我身上这么脏又这么臭,怎么能面对这么尊贵的佛陀呢?’他满面羞愧,赶紧折往另一条小巷,想躲起来。

    ‘喂!你为什么要躲着我?我是专门为你来的。’佛陀在后面呼喊他。

    ‘佛陀是在对我说话吗?’挑粪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不用避我,我确实是专门为你而来的。’佛陀又说。

    挑粪人看到佛陀走过来,又惊又喜,连忙放下肩上的粪担,急急的低下头说:

    ‘佛陀啊!我可是最下贱的人,浑身上下都是臭味,实在不敢靠近您呀!’

    看着他惶恐的样子,佛陀慈爱的说:‘没关系!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挑粪人惶恐的回答道:‘不知世尊有何见教,我这种下贱的不洁之人,也能得到您的教诲吗?’

    佛陀微微一笑,说:‘我出世就是为了让受罪受苦的人得到解脱。’

    说完一把抓住挑粪人的胳膊,往空中一腾,转瞬间他们就飞到了恒河岸边。

    佛对他说:‘去吧!到河褪去,让圣洁的河水把你的身体冲洗干净,然后我们就到精舍去。’

    挑粪人努力清洗,将全身上下冲洗了无数遍,只见河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污垢。正当他要再搓一把时,忽然觉得身体不由自主的离开了水面,定下神来,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佛陀身边,马上拜倒在佛陀脚下。

    佛陀将一件崭新的袈裟披在他身上,然后帮他剃度,随即将他带到僧团。

    佛陀对照比丘说:‘从今天起,你们又增加一个新伙伴了,大家要尽力帮助他。’

    往后挑粪人每天精勤修道,不到十天便证到初果,过了一个月,又证得阿罗汉果。

    舍卫城里的人听说挑粪人被佛陀收为沙门的事,纷纷议论着:

    ‘这怎么可能呢?那种低贱的人也可以成为佛陀的弟子?’

    ‘就是说嘛!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唉:早知如此,我也去挑大粪算了,那么辛苦做生意做什么?’

    消息一传十,千传百,最后传到波斯匿王的耳朵里。

    ‘竟然有这种事!一个挑大粪的也能得度?’波斯匿王有些生气,对文武百官说:
    ‘佛陀是贵族出身,继承释迦族的优秀种姓,他前后左右的人哪个是挑粪出身的?佛陀来我王宫时,我这么礼遇他,他怎么反而度化什么挑粪人呢?’

    波斯匿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前往佛寺找佛陀,想当面问个究竟。

    到了佛寺,波斯匿王看到一位比丘正坐在方石上专心缝补百纳衣,就是那个修成罗汉的挑粪人。他心想:‘我平时见到比丘觉得他们很圣洁,没想到现在挑粪的也能做,可想而知比丘都是些什么东西。’于是很不恭敬的说:

    ‘喂!比丘,你给我去通报一下佛陀,就说本王要见他!’

    罗汉听了,马上使出神通,让自己的身体隐藏在大方石中,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波斯匿王大吃一惊:心想这个比丘神通可真不小。

    过了一会儿,大方石中又现出比丘,对他说:‘尊王,佛陀有请。’

    波斯匿王呆了一下,收起愤怒不满的心,见到佛陀便开口问:

    ‘世尊,请问您是如何教化这位比丘,让他有如此神通?’

    ‘他吗?他就是原先挑大粪的那个人啊!’佛陀莞尔一笑。

    波斯匿王一听,不高兴的说:‘世尊,真想不到你有此雅兴,不去宫中享福,反而去度化一个挑大粪的!’

    看见波斯匿王的固执偏见,佛陀问:‘大王,你进来时已见过那位罗汉了,难道他比其他人差吗?’

    ‘不、不,他让我感到很惊讶,他得道的速度这么快,真是不可思议!’波斯匿王说。

    ‘不是因为我教得好,这些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功德所获致的啊!’佛陀说。

    波斯匿王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非常惭愧的问:
    ‘请问世尊,能不能让我供养服侍这位比丘?’
    佛陀答应了。从此这位罗汉便受波斯匿王供养衣食住行。罗汉常常对国王传经讲法,使波斯匿王对下层的劳苦平民更加理解慈爱,而获得人民的爱戴。”

    故事中除了佛陀以及他证悟的弟子,其他所有人,包括国王,以及这些形形色色的百姓,其实都表现出了凡夫的心理,因为凡夫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喜欢把人贴上外在的贫富贵贱之标签,包括自己,因此忽略完全内在的佛性,人类应当多体悟内在的觉性,正见,以及不被情绪和妄念控制的正知力,而不是光看这些外在的标签。

    但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如此,但其实只要你有点正知力(觉醒)以后,(亦即开始摆脱妄念和情绪控制),你会发现,一直以来,我们与别人之间的互动,都是在进行角色扮演而已,你可以观察别人乃至自己,和老总说话和与清洁工说话是否有微细的区别?哪怕只是路过时一句小小的问候也显然不同。进了餐厅,你的言语行动完全就会变成顾客,而服务员也是把你当成顾客一样招待,在孩子面前,言语行动你就会变成父亲,所以你与别人打交道的并不是真正的你(只是一个自定义的扮演角色),与之打交道的也不是真实的他,而是你给他定义上标签的他(心中的认为的一个身份),而他也是如此。

    这样从道德规矩上来讲并不是不好,你可以继续维持这些外在的礼仪,但是你的内在一定要有强烈的认知与觉醒,不能迷失在这种角色扮演之中,要在心里超越外在的身份概念和标签,如此才能走向真正的觉悟了。

    曾经有一位禅师,主持一个大型聚会,当他在等待当时的国王以及身份显著的高官时,他发现自己过于紧张而流汗。

    后来他召集弟子,说明自己现在没资格成为他们的师父,因为他在心理上还无法超越这种形象身份概念,无法做到对众生一视同仁,无法看到他们的平等佛性,禅师惭愧的离去一个人独自静修,多少年后终于开悟,最后才重新回到弟子身边。

    我们虽然要做到超越与平等也是不容易的,但起码这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的,尽量保持正知,当分别的妄念和情绪起来的时候,觉照觉照再觉照,将其融合,转化,烦恼自会消失,随着你的正知力的增强,你的心慢慢就会变的平等和慈悲,这些外在的身份概念标签自然也不会把你束缚,保持全然正知,就像佛陀一样,在你全然正知的时候,你就能体悟虚假的自己(一堆形象标签与身份概念认同),觉悟那一刻则意味者你体悟到了自己的佛性以及众生的佛性,以正知的力量去体悟佛陀所说的众生平等。

    对于保持正知(觉知)的实际训练方法,可见我发表过的“修行者通过听鸡蛋来保持“觉知”而导致开悟的原理”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4-18 22:11 , Processed in 0.1246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