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6|回复: 8

孔雀明王经法 修行开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发表于 2023-8-19 1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3-8-19 22:56 编辑

    那摩孔雀明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末高僧道贤国师:始建孔雀寺,修持《孔雀明王经》得大成就

    孔雀寺坐落于陕西省岐山山脉的主峰。岐山在唐朝时被敕封为“四大灵境”,与终南山、五台山、灵岩山齐名。

    唐代末年,高僧道贤国师在这片灵境建孔雀寺,隐居修行。曾一日遍游五印度,并以修持《孔雀明王法》得大成就。孔雀寺之法化因缘,也遍及神州。自此,寺院上空常有孔雀及龙天护法等祥云盘旋显现。孔雀寺也因此得名,被称为“护国孔雀寺”。

    2004年,如孝法师在当地父老的迎请下,在几近无存的祖师道场的遗址上开启重建工程,现已初具规模。

    据史料记载,道贤法师,出生地不详,以诵读《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为日课。曾经有一次,夜里梦见佛祖带着他行走在浓云之间,虽置身天际,却犹如踏在陆地上。他们一边在天上飞驰,一边佛指着天空下,告诉道贤陆地上的情形。从摩竭陀国到占波国,从南印度到西印度,等等。道贤跟着佛,边看边记,欢喜不已。等道贤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居然可以通晓天竺的五种梵文语言。

    当时,有西域的僧人或者葱岭以北的胡僧,来到岐山下,往往伪称自己是印度人。道贤一与他们对话,就会知道他们的破绽,指出他们真正的国籍。所以,北戎南梵的僧人,虽说言语各异互不相通,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瞒过道贤。陇坻一代的僧俗都跟从他学习密教经典,尊称他为“阿阇梨”。

    后唐长兴末年,明宗逝世,立李从厚为帝,即闵帝。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不服帝命。闵帝派遣王思同率领军队讨伐,李从珂坚城自守。当时,道贤正好在城中,潞王前去咨询,问道:“现今围困城中,危险至极,敢问大师,如何是好?”道贤说:“召请窦八郎,可知战事胜负。”李从珂不知道窦八郎是何人,道贤告诉他,“无须多虑,窦八郎会不请自来。”

    在李从珂登上围城巡视军队的时候,忽然一个身披盔甲,手持兵戈的人,来到他的面前。护卫吓了一跳,以为要谋害潞王,赶紧防备。没想到,那个人先是像要战斗的样子,跳跃了一番,然后扔掉兵戈,脱掉盔甲,就跑走了。后来询问才知道,那个人叫窦八。这个窦八郎,是岐州人,家境富裕,但是行为怪异,常常披衣散发,在市镇卖水。有时遇见马车驴车,常常立定拍掌,大笑不止。死后化作金色蝴蝶,为一时传奇。

    潞王将此事告诉道贤,道贤笑着回答说:“这是敌军投降的征兆。”后来,潞王迎战王思同,果然交兵不久,敌军溃败,纷纷投降。潞王乘胜追击,向东征讨,最后攻占洛阳,登基称帝,即末帝。潞王称帝之后,改年号为清泰。道贤听了,上奏说年号取得不好。末帝问缘由,道贤说:“水清则石现。”

    到了第二年,末帝欲调动并州石敬瑭的部队,但石敬瑭拥兵不动,还暗中联络契丹,合力攻入洛阳,末帝自焚而亡。这也应验了道贤“石现”的预言。在石敬瑭还没有攻入洛阳城的时候,道贤已经圆寂。后来大宋两京的高僧,多为道贤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注:本文选摘自刘继之《佛门故事·唱诵篇》一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略作编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要先灌頂方能修法?這法與治病有甚麼關係?關於孔雀明王法的各種疑問,一一解答!

    問:我很喜歡孔雀明王法會,覺得蠻殊勝的。雖然咒語很多,不懂念誦,但聽起來感覺很歡喜攝心,這是甚麼原因呢?

    答:曾經有很多長老大德開示,孔雀明王經比一般經典不同之處在於唱誦,它是以音律攝受眾生,這是非常獨特的,通過音聲讀誦的一種攝持。換句話說是在讀誦的因緣中,它能攝受眾生的歡喜心。見如老和尚說過:眾生歡喜,諸佛就歡喜,護法龍天就歡喜。所以長老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孔雀明王經咒語的唸誦,讓眾生在悅耳的梵唄音韻當中,生起對法的歡喜心,這就是讀誦明王經的功德力。

    x
    問:請問第一次誦孔雀明王經需要先做灌頂儀式嗎?

    答:我記得以前問過老和尚,他說:來參加法會就等於灌頂了。我們要了解灌頂內裏的涵意,灌頂的因緣呈現出來到底是甚麼?其實是上師和弟子之間一種法的承接,是師徒之間非常虔誠的承接法。本經啟請法之皈依部分有唸誦:皈依金剛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法會中,讀誦經典時當然有依止的上師,我們非常歡喜地以虔誠的心,在做壇城結界整個步驟:你的祈請法、供養法都在裏面,包括本尊,金剛上師,還有壇城結界內眾多菩薩、護法的部分,本尊咒的部分⋯⋯說明灌頂的內涵都已具足。哦,原來孔雀明王大。法。會當中,大家都在灌頂!

    如果從不空大師的翻譯版本來看的話,它並沒有談到非得到上師的口傳,你才可以讀這經典,因為在第三卷的流通分的地方,世尊就告訴阿難,你應當把這此經廣為流傳,不管是國王大臣或是優婆塞優婆夷,或是四眾弟子,都應當把這部經廣為流傳。也就是說,讀誦明王經是必需廣傳的。

    問:在經內看到人有444種病,聽說見如長老弘揚這個法的緣起是為了治病,為甚麼經文裏有祈請哪麼多的護法、天龍八部、神鬼等?這與治病有甚麼關係?

    答:生病不外乎有身體的四大不調;外面環境的傳染影響;還有非人干擾;再來是業障所感,才會讓人生病。沒有任何一個眾生願意生病,我們誰也不知道宿世的業障,修行者身安才道隆,身體不健康很辛苦,是修行的障礙。誦念孔雀明王經的修持力量,能夠把外境產生的障礙變成一種資糧。這並不是說可以消滅你的業障,因為既然有造作必定要承受感果。是通過誦經,懺悔自己的貪嗔痴三毒,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種下善根,廣結善緣。佛教非常重視結緣,你在法會上與十方法界一切有緣眾生一齊念經,發出摯誠善念,真誠懺悔,通過誦經把因緣改變而重報輕受。

    為什麼把這些天龍八部、護法、鬼神等祈請出來?原來他們的名相不同,傷害的對境與方式也有不同,所以產生出來的果報是種種不同的病痛處,或者產生不同的障礙。從孔雀明王曼荼羅的內容,我們看到諸佛菩薩對他們的呵護是非常慈悲的,經文中有眾多的各類護法,每讀誦一遍都得到孔雀明王的加被。我們明白一切都是心念的造作,誦經讓非人干擾不要變成敵人,通過聽聞佛法變成好朋友,自己與以往的冤親債主解除怨懟,彼此不再是一種敵對的關係。正如在經文祈請法內提到今天的共學:「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唯依最上乘,願與一切法界眾生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我日常已有修持其他法門的功課,現在再增加孔雀法,應如何分配修持次第?

    答:我記得以前問過老和尚同樣的問題,長老對我開示:孔雀明王法應該作為副修,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孔雀明王會有一種加被力。何謂加被?不是取代的方式,是加速你在主修法門的成就。

    例如你在現世的修行是淨土法門,當然很想每天都精進念佛,然而卻有病苦、非人干擾等種種障礙現象,痛苦起來就是沒辦法修行。我們憑藉孔雀明王法這樣尊貴的除毒威德,在修持的因緣裏消除你的障礙,至少重報輕受,回向去淨土的資糧和助緣,從長遠究竟之處,成佛的終極性,是不相抵觸的。

    問:我覺得與孔雀明王經很有緣份,卻不知道應該如何修持?

    答:修持明王法應該要有一個課程的安排,自己要訂一些功課,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得到一些利益,那你必需要付出。最基本的幾個咒要去了解它,這很重要,不然的話,再大的利益對我們來說都只是一個想像的空間。你需要投資時間,就是要用時間去實修,每天讀經或者持咒。如果真的很忙,每天讀半卷也好,最好持誦孔雀明王的心咒,要從固定的功課裏面去做,這樣才是比較實際的修持方式。

    問:我對《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中佛母之義不理解,請解釋經題。

    答:「佛母」者:佛之一字泛指一切諸佛,母字有出生之義。《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曰︰「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又般若能出生諸佛,故般若是佛母。

    「大孔雀」者:大之一字有橫豎無邊際義,最勝最上義。孔雀的特性好食毒蟲毒草,諸毒不能為害,反增其羽毛豐潤光澤,以孔雀之鳥德,顯本經能喻之經德。

    「明王」者:明則通達無礙;王乃最尊、無上、自在之義。 

    「經」者:上契諸佛度生之理,下契眾生得度之機。尚有貫穿諸法而歷古今恆常不斷之義。

    合而譯之則為:夲經功德殊勝,能滅眾生貪、嗔、痴三毒,能令眾生成就菩提,得大自在、大解脫也。

    問:請講解孔雀明王尊德相及手持法器的表義。

    答:不空大師所譯《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云:「於內院中心畫八葉蓮華,於蓮華胎上畫佛母大孔雀明王,頭向東方,白色,著白繒輕衣,頭冠瓔珞,耳鐺臂釧,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王,結跏趺坐白蓮華上,或青色蓮華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狀似木瓜)。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如桃李形),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

    此孔雀明王為毘盧遮那如來等流身,具有攝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種座。白蓮華座表攝取慈悲之本誓,青蓮座表降伏之義。

    開敷蓮華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

    問:明王坐蓮花、乘孔雀有甚麼意義?

    答:《白寶口抄》卷二十九〈金輪法下〉云:「凡蓮花三昧自性清淨之理,以三毒五欲生長法身體。三毒同時斷此位也,而孔雀鳥噉食一切毒蟲長養自身也。是表煩惱即菩提故,金界大日現此身。」又《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云:「佛告阿難陀,往昔金曜孔雀王者豈異人乎?即我身是。」我身者釋迦尊也。大日釋迦共孔雀明王同體故。又《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云:「若有人食諸毒藥者,取孔雀尾誦咒十萬遍,楚毒及諸惡病皆得除愈。」

    問:在孔雀明王法會中,常看到用白色的供花,請問有涵義嗎?

    答:《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四曰:「隨有所作皆與三昧相應者謂,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應供白華,名三昧相應。若獻黃赤名不相應。」是故見如長老提倡法會中用白色的供花。

    問:孔雀明王是女相嗎?

    答:建於公元7世紀至11世紀時期,印度西部的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中,清楚地顯示了孔雀明王的女神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第205窟甬道頂,即五代所繪製的孔雀王曼荼羅,與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十二世紀孔雀明王像相若──孔雀明王呈現出柳葉細眉、長目、嘴小飽滿、唇上有鬍鬚的男相。一方面彰顯明王的特性,一方面佛像上的鬍子,在佛教中則引申為大丈夫相。

    所以說孔雀明王尊非男非女、亦男亦女,是以慈悲的容貌來攝受眾生。不論何種形象的孔雀明王,只要與你相應便可。倘若有幸感得佛菩薩現前加持,也慎勿耽著於六塵之境。只因此色相本來空寂,無定形相,豈可著相而修?

    問:我是居士,在家念經擺設壇城有困難,應該怎樣做?

    答:如你在家讀誦明王經的時候,不需要按寺院法會的壇城擺設,最簡單就上個香,供養一杯水,一個供果,沒有供果,一杯水也可以。其實並不困難,重要的是恭敬心、供養心。

    問:可以不誦開經前的啓請部分及五條咒嗎?

    答:收錄在《大藏經》中的《孔雀明王經》相關經典,共有六種譯本。其中,唐不空翻譯的《孔雀明王經》,其經體架構大致可分為:啟請法,卷上、卷中、以及卷下共四個部分。

    在當今廣為流通且清楚標明梵語發音的開成版中,除了每卷經文前後加入了讚偈之外;在啟請法前,添入皈依發心、淨三業真言、安土地真言、普供養真言;啟請法後,則有節錄自不空《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的三昧印等五條咒;經末亦有補闕真言、大輪金剛真言以及七佛滅罪真言,即形成一套完善的修法儀軌。

    此版本的編排,乃是見如老和尚畢生研究孔雀明王法門,體證成果的呈現。若能如實修持,不枉老和尚的一番苦心。

    問:因為工作忙,每天只念《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其中一卷,可以嗎?

    答:最好是一個完整性,上中下三卷都可以讀誦完。若時間不夠的話,當然可以分段,上中下三卷分為三天念誦。於每次讀誦之前,先念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再開始讀誦,讀誦完畢記得迴向。

    問:若有急難,請求明王加持,自己卻不懂誦經,怎麼辦?

    答: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有說明:復有鬼魅、人非人等,諸惡毒害,一切不祥,及諸惡病,一切鬼神,并及使者,怨敵恐怖,種種諸毒,及以呪術,一切厭禱,皆不能違越此摩訶摩瑜利佛母明王,常得遠離一切善不之業,獲大吉祥,眾聖加持,所求滿足。」

    所以若不懂誦經,可以用虔誠的心念佛母孔雀明王心咒:「唵 麼庾囉 訖蘭帝 娑嚩訶」或稱念佛母孔雀明王的洪名:「摩訶 摩瑜利」,都能得到加持。

    問:聽聞咒輪貼紙有去毒作用,有沒有科學引証呢?

    答:在見如長老著作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導讀》記錄:「近年有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特以『孔雀明王咒對降低手機電磁波之探討』為主題,親自到工業研究院作了實驗,證明貼上孔雀明王咒貼紙,或是自寫孔雀明王咒語在手機上,確有明顯降低電磁波的實際功效。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了經中所云:『佛母大孔雀明王力,能除一切諸毒。⋯⋯雲毒、蛇毒、龍毒、蠱毒、魅毒⋯⋯悉除諸毒,獲得安隱。』上述只是以手機為例,實驗中,將咒語貼在所有產生電磁波的電器產品上,皆有降低電磁波的真實效應,證明佛言不虛。」

    問:念《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可以往生西方嗎?

    答:雖然孔雀明王經典裏面,沒有記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可以透過修持孔雀明王法,迴向成為往生西方極樂的資糧與助缘。我們不管是修持孔雀明王法還是其他法門,最後的迴向文都會包括消除現世障礙,發菩提心,往生西方極樂凈土,累積成佛的資糧這些內容。所以我們要具有這樣的信心。

    問:每當念佛母孔雀明王尊心咒時都心生感動,請解釋心咒的意思。

    答:心咒:唵 麼庾囉 訖蘭帝 娑嚩訶 om mayu – ra kra – nte sva – ha

    om 是咒語的開首語,意謂萬音之源。

    mayu – ra,與摩訶 摩瑜利(佛母明王名字者),同是孔雀的意思,有叫喚、祈求孔雀明王的意涵。

    kra – nte.,是前進、超度、超越的意思。

    sva – ha,是咒語的結尾祝福語,圓滿成就之意。

    全句的意思是: 尊敬的佛母孔雀明王尊啊!請慈悲憐憫我,帶領我前進,讓我超越一切煩惱痛苦,直至証得無上正等正覺三藐三菩提。

    問:我們居士念經,應該在家自修或是到寺院共修比較好?

    答:共修與自修同樣重要。如果有共修的因緣,我們就應該參加,在共修之中向法師及師兄弟學習,回去會幫助自修進步,兩種方式皆能相輔相成。

    問:學習孔雀法一段時間,仍然不能熟讀咒語,請問有甚麼竅門?

    答:念經咒是沒什麽捷徑技巧的,不是說唸了幾部經之後,馬上就能夠學會。要有恆心下功夫,修行並非一步登天,而要靠每天精勤修習。現在學習咒語很方便,有孔雀明王經的教學,請搜尋微信公眾號「孔雀明王寺」就可以。裏面就有可以播出來的經文教學音頻,可點擊公眾號主頁面菜單中的【音影視頻】中的【經咒學習】。

    問:我修孔雀法有感應,能告訴别人嗎?

    答:孔雀明王經特點就是現感現應,感應是來自於我們的虔誠。你要告訴别人的目的是甚麼呢?如果發心是令人對佛法有信心而不是炫耀,也可以如實相告。其實不管感應與否,我們也要對孔雀明王尊具足信心,在修持方面,必須要超越是否能夠感應這樣的一種心態才是重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法的名相淺釋、結界的意義及壇城擺設略述

    名相者,就是專門名詞。佛教界長老常謂:佛法並不難懂,難懂的就是名相。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中的名相,尤其是經中龍天鬼神的名字特多。見如長老曾說過:「這些眾生與社會、家庭都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祂們都是擁護世間國土眾生的。因此我們應該加以了解與配合,使得人世間更安樂、更祥和;貧富貴賤互尊重,人禽生態互饒益。」慈悲的長老著有《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導讀》,其中有名相的解釋,方便我們學習,以下是末學從此書以及在之前的學習資料中整理後,分類列出與大家分享。

    x
    一、三皈依

    曩謨母馱野namo buddhāya 曩謨者,皈投、敬禮、依歸之意,母馱野即佛陀耶,意謂皈依覺悟。

    曩謨達麼野 namo dharmāya皈依法,即佛教的經、律、論、陀羅尼藏法寶,意謂皈依真理。

    曩謨僧伽野 namah. sam . ghāya皈依僧,即今之僧團。意謂皈依戒律。

    二、八皈敬

    曩謨窣睹沒馱野 namo stu buddhāya 頂禮諸佛陀耶。

    曩謨窣睹冒馱曳 namo stu bodhaye頂禮諸佛所證本覺菩提理。

    曩謨窣睹目訖多野namo stu muktāya 頂禮證得涅槃果。

    曩謨窣睹目訖多曳namo stu muktaye 頂禮本來清淨涅槃理。

    曩謨窣睹扇多野namo stu śāntāya 頂禮地上諸位大菩薩摩訶薩。

    曩謨窣睹扇多曳namo stu śāntaye 頂禮三賢位諸菩薩。

    曩謨尾目訖跢野namo vimuktāya 頂禮佛母大孔雀明王尊。

    曩謨尾目訖跢曳namo vimuktaye頂禮孔雀明王所說大乘秘密真言;頂禮《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無上法寶。

    三、佛母孔雀明王尊心咒

    唵麼庾囉訖蘭帝娑嚩訶 om mayu – ra kra – nte sva – ha

    唵om 是咒語的開首語,意謂萬音之源。

    麼庾囉mayu – ra,與摩訶 摩瑜利 (佛母明王名字者),同是孔雀的意思,有叫喚、祈求孔雀明王的意涵。

    訖蘭帝kra – nte. 是前進、超度、超越的意思。

    娑嚩訶sva – ha,是咒語的結尾祝福語,圓滿成就之意。

    全句的意思是:尊敬的佛母孔雀明王尊啊!請慈悲憐憫我,帶領我前進,讓我超越一切煩惱痛苦,直至証得無上正等正覺三藐三菩提。

    四、四大天王與其部眾

    東方持國天王 dhr.tarās.t.ra,住賢上城,率領彥達嚩、比舍遮二部鬼神眾守護東洲兼及餘洲。

    彥達嚩 gandharva:又作乾達婆。此云尋香,以香為食。亦云香神,樂神。

    比舍遮 piśāca:又作毘舍遮。此云噉精鬼,食血肉。

    南方增長天王 virūd. haka,住善見城,率領矩畔拏、畢隸多 二部鬼神眾守護南洲兼及餘洲。

    矩畔拏 kumbān. d. a:又作鳩槃荼。意譯為甕形鬼、冬瓜鬼、厭魅鬼、大力鬼王。此鬼噉人精氣,其疾如風,變化多端,住於林野,管諸鬼眾。

    畢隸多 preta:餓鬼。

    西方廣目天王 virūpāks. a,常以淨天眼觀察閻浮提之眾生,住周羅善見城,統率龍、布單那二部鬼神眾守護西洲兼及餘洲。

    龍 nāga:音譯那伽、曩誐。稱為龍王或龍神,八部眾之一。龍一般為住於水中之蛇形鬼類,或謂屬畜生趣,具有呼雲喚雨之神力,亦為守護佛法之異類。

    布單那 pūtana:又作富單那。意譯為臭餓鬼、熱病鬼、災怪鬼。係餓鬼中福報最勝者,其身形極臭穢,或謂其形如鸚鵡,能作祟人畜。

    北方多聞天王 vaiśravan. a 名毘沙門,有可畏、天敬、眾歸三城,率藥叉、羅剎二部鬼神眾守護北洲兼及餘洲。

    藥叉 yaks.a:又作夜叉,八部眾之一。意譯捷疾。 即止住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之鬼神。

    囉剎娑 rāks. asa:又作羅剎。意譯為速疾鬼。於空際疾飛或速行地面,為暴惡可畏之鬼。女則稱羅剎女、羅叉私。富有魅人之絕美力,專食人之血肉。男羅剎為黑身、朱髮、綠眼。此外,羅剎亦為地獄之獄卒,職司呵責罪人。於諸經中,羅剎偶亦轉變成佛教之守護神,稱為羅剎天,乃護世十二天之一。

    五、經中重覆出現之諸類鬼神名稱

    阿蘇羅 asura:舊稱阿修羅,新稱阿素洛。譯曰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之義。國中男醜女美。為常與帝釋戰鬥之神。六道及八部眾之一。

    摩嚕多 māruta:主熱風鬼也,譯為風燥,風天,風神。

    蘖嚕拏 garud. a:又作迦樓羅,即金翅鳥神。於佛教中為八部眾之一。

    緊那羅 kim. nara:歌神,音樂天。意譯作疑神、疑人、人非人。

    摩護囉誐 mahoraga:亦云摩呼洛伽,八部眾之一。亦是樂神之類,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帝釋之工匠,專司宮殿之建造。

    步多 bhūta:精靈。鬼類之一種,又作部多,此鬼神部黨多故。

    羯吒布單那 kat.apūtana:又作迦吒富單那鬼。意譯作奇臭鬼、極醜鬼,住於下界,受餓鬼之苦。

    塞建那 skanda:亦作塞建陀。使兒童生病的病魔首領,亦云軍神。

    嗢摩那 unmāda:狂病鬼。

    車耶 cchāyā:影鬼。陰影。

    阿鉢娑麼囉 apasmāra:此云羊頭癲鬼、癲癎鬼。

    塢娑怛囉迦 ustāraka:此云食人精氣鬼,亦云大煞鬼。

    質者 cicca:食心鬼。

    吠哆拏 vetād. a:起屍鬼。

    散支迦大將: 亦云散脂將軍。為北方毘沙門天王八大將之一,二十八部眾之總司,巡行世間賞罰善惡。

    訶利底母及五百子:訶利底譯曰歡喜,謂鬼子母或歡喜母,生五百子。

    食糞鬼:由婦人誑夫自噉飲食,惡嫌夫故,常食吐糞也。

    食火鬼:由禁人糧食令其自死,故受火燒口叫飢渴苦也。

    食氣鬼:多食美食,不施妻兒常困飢渴,唯得嗅氣也。

    食水鬼:由酤酒如水以惑愚人,不持齋戒,常患燋渴也。

    食唾鬼:以不淨食誑出家人,身常飢渴恒被煑燒,以求人唾兼食不淨。

    食鬘鬼:前世時盜佛華鬘用自莊嚴。若人遭事以鬘賞祭,因得鬘食也。

    食血鬼:由殺生血食不施妻子,受此鬼身。以血塗祭方得食之。

    食肉鬼:由以眾生身肉臠臠秤之,賣買欺誑,因受此報,多詐醜惡人惡見之。祭祀雜肉方得食之。

    食香鬼:由賣惡香多取酬直。唯食香煙後受窮報。

    食精氣鬼:由詐為親友我為汝護,令他勇力沒陣而死,竟不救護,故受斯報。

    魅鬼者:貪惑為罪者,詐現虛妄迷惑世人故,遇畜附之以成形,名為魅鬼,乃妖狐為怪雞鼠成精能惑亂人者是也。

    六、有出處之護法眾生等

    佛世尊龍王 buddha bhagavān nāgarāja:《華嚴經 》云:「大龍身中從定出,大龍身中入正定。」可見龍中也有菩薩權現利生也。

    婆蘇枳龍 vāsuki:又云婆修只。此云九頭龍,又云多頭。繞妙高山,食細龍之類。

    無熱惱池 anavatapta:《俱舍論》云:「雪北香南 有大池水,名無熱惱。縱廣正等面各五十踰繕那量,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非得通人無由能至。」

    德叉迦 taks. aka:《一切經音義》曰:此云能害於所害也。謂德叉是所害聲,迦是能害聲言。舊云多舌龍,由多言故名多舌,非是口中多舌也。又云視毒龍,此龍瞋時噓視,人畜皆致命終也。

    大麼娜斯 mahā-manasvī:此云大慈心。華嚴經云:「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先興重雲彌覆虛空,凝停七日而未降雨,先令眾生究竟諸業。何以故?彼大龍王,慈悲心故,過七日已,漸降微雨,普潤大地。」

    阿鉢羅羅 apalāla:此云無等。西域記卷三云:此龍者,迦葉波佛時生在人趣,名曰殑祇,深閑呪術,禁御惡龍不令暴雨,國人賴之以畜餘糧。居人眾庶感恩懷德,家稅斗穀以饋遺焉。既積歲時,或有逋課。殑祇含怒願為毒龍,暴行風雨損傷苗稼。命終之後為此池龍。

    沙彌龍王 śraman. a nāga rāja:《西域記》卷一云: 大雪山之頂有池,請雨祈晴隨求果願。聞之耆舊曰 :昔健馱邏國有阿羅漢,常受此池龍王供養。每至中食,以神通力,並坐繩床淩虛而往。侍者沙彌密於繩床之下,攀援潛隱。而阿羅漢時至便往至龍宮,乃見沙彌,龍王因請留食。龍王以天甘露飯阿羅漢,以人間味而饌沙彌。阿羅漢飯食已訖,便為龍王說諸法要。沙彌如常為師滌器,器有餘粒,駭其香味,即起惡願。恨師忿龍:願諸福力於今悉現, 斷此龍命,我自為王。沙彌發是願時,龍王已覺頭痛矣。羅漢說法誨喻,龍王謝咎責躬。沙彌懷忿未從誨謝,既還伽藍至誠發願。福力所致,是夜命終,為大龍王。威猛奮發,遂來入池,殺龍王,居龍宮。

    獨角大仙 ekaśr.n . ga:《西域記》卷二云:此仙為婬女誘亂退失神通,婬女乃騎其項而還城邑。

    鸚鵡大仙者:《賢愚經》中有〈鸚鵡聞四諦品〉,述說鸚鵡聞說四諦得生天緣:昔佛在世時,舍衛國中長者須達,敬信佛法為僧檀越,一切所須悉皆供給。時諸比丘隨其所須,日日往來說法教誨。須達 家內有二鸚鵡,一名律提,二名賒律提。稟性黠慧能知人語。諸比丘來先告家內,拂整敷具歡喜迎逆。是時阿難往到其家,見鳥聰黠愛之在心,而語之法,喜悅誦習飛向樹上,次第上下經由七返,誦讀所受四諦妙法。其暮宿樹野狸所食,緣此善心生四王天、忉利天等。如是七返受天已畢,來生人中出家修道得辟支佛果。一名曇摩,二名修曇摩。

    大仙 mahār.s.ī:《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云:「仙有二種,一內仙人,二外仙人也。內仙人者謂佛菩薩,外仙人謂外道仙人修苦行者也。」後者身具威德光明,住於山河林藪之間,有五種神通自在,能遊行於虛空。

    婆私瑟吒大仙 vasis.t.ha:係七大仙之一,十大仙之 一,二十八部眾之一。印度吠陀時代之仙人。於密教中,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之東方。形像為身呈白肉色,仙人形,上身裸露,右手持蓮花,握拳覆腰,彎曲左手,持數珠,立左膝,坐於圓座。又為虛空藏院千手觀音之左脅侍者,乃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形像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舉似彈指,左手持仙杖而立。

    七、星宿及九曜

    東方七宿: ⑴角宿主於眾鳥。⑵亢宿主於出家求聖道者。 ⑶氐宿主水生眾生。 ⑷房宿主行車求利 ⑸心宿主於女人。⑹尾宿主洲渚眾生。⑺箕宿主於陶師。

    南方七宿: ⑴井宿主於金師。⑵鬼宿主於一切國王大臣。 ⑶柳宿主雪山龍。⑷星宿主巨富者。 ⑸張宿主於盜賊。⑹翼宿主於貴人。⑺軫宿主須羅吒國。

    西方七宿:⑴奎宿主行船人。⑵婁宿主於商人。⑶胃宿主婆樓迦國。 ⑷昴宿主於水牛。 ⑸畢宿主一切眾生。 ⑹觜宿主鞞提訶國。 ⑺參宿主於剎利。(譯曰王種)

    北方七宿: ⑴斗宿主澆部沙國。 ⑵牛宿主於剎利及安多鉢竭那國。 ⑶女宿主鴦伽摩伽陀國。 ⑷虛宿主般遮羅國。 ⑸危宿主著花冠者。 ⑹室宿主乾陀羅國、輸盧那國及諸龍、蛇腹行之類。⑺壁宿主乾闥婆善音樂者。

    七曜及九曜者,即日、月、火、水、木、金、土等七星,加上羅侯與計都等二蝕星,則稱為九執或九曜。

    八、十二天母(本經卷中出現,異於壇場之十二天)

    ⑴沒囉憾銘 brāhmī 梵天女 ⑵嘮捺哩 raudrī ⑶矯麼哩 kaumārī  ⑷吠瑟拏微 vais.n. avī  ⑸愛捺哩 aindrī ⑹嚩囉呬 vārāhī ⑺矯吠哩 kauverī ⑻嚩嚕抳 vārun. ī ⑼夜弭野 yamyā ⑽嚩葉尾野 vāyuvyā  ⑾阿仡寧頁曳 āgniye ⑿摩賀迦離 mahākālī

    九、護世十二天(畫像壇場儀軌中第二院之十二天)

    (1)帝釋天 indra ⑵火天 agni ⑶焰魔天 yama ⑷羅剎天 rāks.asa (5 )水天 varun. a ⑹風天 vāyu  ⑺毘沙門天 vaiśravan.a ⑻伊舍那天 iśāna ⑼梵天 brahmā ⑽地天 pr.thivī  ⑾日天 Su – rya ⑿月天 Candra ,以上為密教護世十二天。

    結界的意義

    結界一詞,由梵語翻譯而來,顧名思義是一個範圍之內不受干擾。簡單來說,乃密教於修法時,為防止魔障侵入,劃一定之地區,以保護道場與行者,稱為結界、結護(結界護身之意)。

    其實結界跟生活息息相關,以現實來談,好比門禁一樣,管理大樓的保安,能夠守護我們的安全,猶如結界般一樣,守護每個行者能夠用功辦道。以生活上來比喻,如同夏天到了,為了防止蚊蟲咬,會使用蚊帳或防蚊噴霧劑,將擾人的蟲類與自身隔絕的意思。像房子的四周牆也是結界,為防禦陌生人進入家裡,類似的例子很多。

    何謂結地界、結方隅界?

    就是定出舉辦法會或閉關活動時的區域境界,作法所限定的地方,稱為結地界。

    方隅界乃指:四方(東、南、西、北)和四隅(東北、東南、西南、西北)。

    它的功能是:

    1. 意即讓法會之會場的地下、地面及空中,全部變成一個立體的壇城,像琉璃一樣清淨無染。結界時要誦咒施怯,使內、外壇都和外界隔絕,不受干擾。

    2. 除法會期間外,也可以用結界咒來保護所要結界的對象,其功效亦如經中所說。

    結界做法

    可根據法會壇場大小或想要結界的對象(十分明確的方位與大小,如結界範圍從哪到哪)。密教之結界又以事、理而分為二種。

    「事結界」:佈置壇場、灑淨的範圍、誦咒結印等之實際作法即屬於事。

    「理結界」:若行者僅以觀想之法完成,則屬於理。

    孔雀明王經的結界

    從廣義來說,整部經文都可以作為結界。從經前祈請法,乃至到上中下三卷中的一字一句,皆是孔雀明王尊的加持護佑。

    從操作角度來說,按經文祈請法里的結界法,做法有兩種:

    一、以阿波羅爾多明王一印統結地界、結方隅界。

    口誦結界咒:「唵 虎嚕虎嚕 戰拏里 摩蹬岐 娑嚩訶」

    手結阿波羅爾多明王印(無能勝明王):二手右押左內相叉,直竪一中指頭相拄,即以印頂上右旋三匝,結界範圍隨心遠近便成。

    二、除了阿波羅爾多明王印是結界印外,也可以用本尊法來作結界。

    因為孔雀明王本尊心咒,代表著孔雀明王尊的功德力。

    故結界亦可用心咒:「唵 麽庾囉 訖蘭帝 娑嚩訶」,

    手結佛母大孔雀明王印:二手右押左內相叉,二大指二小指,各直豎頭相拄即成結印當心,咒語文字順時針呈圓形排列,觀想自身右繞三匝,再從上向下直繞三匝,就等同五種結界印全包裹住了。

    如果對梵文誦音不熟悉,也可以用中文字觀想。

    解界

    在法會最後一天下卷尾贊結束後,以阿波羅爾多明王印逆轉三匝來解界。

    簡單來說,就是請諸佛菩薩各回本座,對法界眾生而言,結界時這個地方不能隨意進入,解界後大家就可以自由活動。

    據《秘藏記鈔》六曰:「結界者,攝法界歸於一處,是一法界之表示也。解界者,開一塵會於法界,是多法界之表示也。一一解前結界之印明,謂為解界。結界時,一一真言,三遍誦之。解界之時,一遍誦之,以成之難而破之易故也。而解界有投花之法,為奉送其本尊投花也。投花時,投向諸佛之本土。本土為法界宮,諸佛乘此投花各還其本土也。」

    何謂壇城

    據佛經記載,印度密教修法時,為防止外道「魔眾」侵入,在修法處劃定界線或修建土壇,並在上面設置諸佛像,表示諸佛聚集或輪圓具足。後來,修法時設置的壇和劃定的界線被稱為壇城或曼陀羅。

    曼荼羅者 man. dala有廣義、狹義的解釋;狹義的詮釋,譯為壇或曰壇場。由於平整方圓,層次分明,畫諸佛菩薩,龍天鬼神,似象徵之標幟, 所以名曼荼羅。廣義的曼荼羅表現於本體和現象,內容千差萬別。大體上分四種說法:

    1大曼荼羅──佛菩薩形像,乃至一切萬象,壇場。

    2三昧耶曼荼羅──標幟、刀劍、輪寶、蓮華等誓願的代表,乃至手印,莊嚴具。

    3法曼荼羅──音聲、文字、名稱。六塵諸法,皆文字。

    4羯磨曼荼羅──諸佛菩薩的威儀事業。廣義說一切行住坐臥,一切事物的活動,作用行為都是。

    孔雀法的壇城

    由於孔雀法源流甚遠,傳下來的曼荼羅有很多,由簡易至繁複各種都有。

    在不空所翻譯的《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中有詳細的記載:即孔雀明王坐於內院八葉蓮華中心蓮華胎上,頭向東方白色,著白繒輕衣,頭冠瓔珞,耳璫臂釧,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王,結跏趺,坐白蓮華上、或青綠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其果狀相似木瓜),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菓(如桃李形),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 等等。

    《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又云:「若不辦如是塗畫壇場。或有急速災難至。可隨自力分於一淨處。以瞿摩夷塗地作一方壇。隨意其大小。磨白檀香塗作圓壇。九位中安佛像。及以三五莖孔雀尾竪於壇上。隨時燒香散花,乳糜酪等供養聖眾。但虔誠一心轉讀此經。或一遍或三遍乃至七 遍。或一日或二日。一切厄難悉得消除。所有祈願皆得圓滿。」

    據大正藏第十九冊,梁‧僧伽婆羅譯的《孔雀王咒經》卷下最後,附一簡單的壇,有五幡、五鏡、五刀、二十燈,中間一個香爐。顯然與《畫像儀軌》所云壇法頗有出入。雖然如是,可見這樣簡單的曼荼羅,也可以修法了。

    大曼荼羅可參考:大正藏圖像部三 別尊雜記卷 第十五 圖像 No.45孔雀經曼荼羅  

    大正藏圖像部四 曼荼羅集參考圖像 No.18 孔雀經曼荼羅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校註(法豐 師父繪)。

    這些大曼荼羅,較前更充實,含義又幽深。包括過去莊嚴劫最後三佛,現在賢劫的四佛,未來慈氏的一佛。內有三層,佈滿各種法器、供品,如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並諸眾生。三復成三,重重無盡。修顯一法界、多法界一切理智因果等無盡法門,說盡一宗之奧秘。時至今天,孔雀法已遍及國際,各種不同形式的壇城擺設,皆從此大曼荼羅等分流出。

    基本上孔雀法的壇城,應在壇中心設本尊、香爐。七佛及慈氏菩薩圍繞。皆頭向外,各住定相。有孔雀毛及花、果、齋菜以及乳、酪 、飯、餅、果、 沙糖、冰糖、蜂蜜等供養。

    (待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密法到底是何時傳入漢地?為何一千多年來,大德仍然矢志弘揚孔雀法不輟?

    佛法原興起於印度,傳入中國首為顯教。密教乃於如來滅後七百年時,龍樹菩薩開南天竺鐵塔,遇金剛薩埵,受灌頂職,秘密法門方傳於世。雖帛尸梨密多羅於東晉初,攜《孔雀經》至建業,為我國咒法之始。現在說此種密法,尚屬雜密所攝。然自唐玄宗時,始有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相繼來華弘揚密法。其中最力者,莫過不空三藏。斯等密法,方是純正有系統之密法。   

    金剛薩埵親承大日如來傳授,再傳於龍樹。越數百年傳於龍智,輾轉相傳金剛智、不空、惠果、空海諸阿闍梨。於金剛智同時受法的,尚有善無畏傳於一行等。

    顯教相承,僅為法的相承,不問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親承師受灌頂為限,故謂之「血脈」。 諸宗中以如來加列祖中,僅真言教而已。日本真言宗中,依教法次第相承之「付法八祖」,與流傳護持真言密法之「傳持八祖」相對稱。以上是一般對密教自印度東流概略的認識;若遍觀密教各期發展的情形,列表說明:

    x

    付法八祖: 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樹-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空海

    傳持八祖: 龍樹-龍智-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一行-惠果-空海

    唐密發展   

    據密宗經典記載,法身佛大日如來,為十地以上菩薩講授《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在南天竺塔內外分別傳出了「胎藏界」和「金剛界」兩部大。法。,於公元七世紀,分別為印度高僧善無畏和金剛智所承傳。善無畏、金剛智未在印度廣授,而率弟子不空,於唐開元年間先後來到中國長安,史稱「開元三大士」。

    來唐後,善無畏傳胎藏界法給金剛智,金剛智傳金剛界法給善無畏,是謂「金善互授」,從此兩部大。法。相互交流。其後金、善又將兩部大。法。傳給印度僧人不空,和中國僧人一行。此一人而傳承兩部大。法。者,謂之「兩部一具」。不空盡得兩部真諦,而全傳於中國僧人惠果。一行、惠果為兩部一具最當機之大師。   

    一行原係天台學人(683~727),為我國密教高僧及天文曆算家。精於禪、道、數學、曆法之學。側重胎藏界,其所著的《大日經疏》,為胎藏界解釋《大日經》之根本論典,稱為《大疏》。故一行實為創造台密之宗祖。

    歷為代、德、順宗皇帝的三朝國師──惠果,融匯兩部大。法。,側重於金剛界,其所創繪的金剛界曼荼羅與金剛密號等,為金剛界理解《金剛頂經》之根本依據。其內涵多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既繼承印密,又別有發展的唐密體系,推動佛教密宗中國化,而成為唐密大。法。。

    東密公認惠果為初祖。在空海(弘法大師)、最澄(傳教大師)回日本,分別創立東密、台密後,其間雖經唐武宗的會昌法難,但一直傳承並發展著。雜密和純密的一些單行法門,和別尊曼荼羅,如「藥師法」、「準提法」、「孔雀明王法」、「穢跡金剛法」、「瑜珈焰口施食法」等流傳至今,純密的金胎兩部大。法。也傳承了一個時期。

    1987年4月3日,沉睡了1113年的中國陝西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世界的發現,對本世紀我國佛教和唐代考古,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也為沉寂千年之久的唐密文化打開神秘之門,填補了晚唐密宗史的空白,明確了唐密傳承,以及日本東密、台密相應關係。   


    唐密復興   

    中國佛教在發展過程中,雖分禪教、律性、相、顯、密、多宗多途,但其實質乃混融之佛教。真言密教雖未大昌於中華,而中華佛教能流傳於今日,確賴於真言密教攝持之功。如漢傳佛教叢林現狀:宗門之禪門日誦,大悲咒、楞嚴咒為其主要功課。教門則凡登座說法必須誦咒。律門則毘尼日用,事事皆列真言。淨宗念佛,往生咒必不可少。其餘供佛齋僧種種佛事,用真言處甚多。祈福度亡法事最流行者,莫如焰口經懺水陸等,究其實質內容,則皆真言密教。可說中華佛教隨在皆唐密內容也,其關係重大可想而知。故中國佛教的振興,首在唐密之復興也。[1]


    相傳孔雀法在印度盛行甚早

    《大唐西域記》卷三云:「珊尼羅闍川北石崖邊,有窣堵波。病者至求,多蒙除瘥。如來在昔為孔雀王,與其群而至此,熱渴所逼,求水不獲,孔雀王以嘴啄崖,涌泉流注。今遂為池,飲沐愈疾。石上猶有孔雀趾迹。」

    又據《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記載:玄装法師至印度之時,《大孔雀經》為七世紀習誦之文,當戒日王未即位前,聞其父死,奔赴王宫,遇諸傳教師舉行儀式,有誦大孔雀經文多,則當時此經之風行可知。


    流入中國及翻譯

    根據《佛教史年表》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記載: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羅為王子時,捨位出家,於晉永嘉(公元307)年間來中國,住建康(南京)建初寺,於東晉永昌元年譯《孔雀王神咒經》。此經於317-322年間譯有三夲,尚存《釋藏》、《高麗藏》、《元藏》、《明藏》中。

    《釋藏》中亦有一《孔雀經》,據云為鳩摩羅什所譯。

    至公元516年,扶南(今高棉)三藏法師僧伽婆羅至中國,譯《佛說孔雀王咒經》,譯筆既劣,間有錯誤。

    至705年,義淨法師又譯《佛說大孔雀咒王經》。淨本雖自稱譯其全文,遂不免有省譯或意譯之事。

    其後三藏法師不空亦有新譯本,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此本與其謂譯自原文,實為校正淨夲,時至今天,廣為應用。

    不空大師於天寶五年(746年)住淨影寺,適天乾旱,帝敕於內道場修《孔雀法》,祈雨三天果驗。帝賜號:智藏,並賜紫袈裟等。此後唐朝皇室甚為重視此經,廣為修法,不讓流落民間。


    此後流行至日本

    自空海大師強調《孔雀明王經》之護國德性以來,即為日本真言宗所重視的經典。尤其《廣譯流》以之為無雙大秘法,為鎮護國家的大。法。之一。

    查日本歷史紀載:

    908年夏,遇天久旱,聖寶尊師率三十二僧眾,於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

    927年十月,日僧觀宿於承香殿,修孔雀法以禳怪物。

    960年五月,日僧寬空於仁壽殿修孔雀法以息災。

    其後多用以為祈雨息災而修此法。其中最著名者,為小野的仁海法師,屢修此法而皆驗。至十一世紀,孔雀法擴及現世利益,以祈福、消除天災、除疾延命等功效而盛行。


    台灣弘揚此法

    緣起乃由賢頓老和尚拈出。有苗栗慈光寺慧寬比丘尼,身患重疾幾危,幸遇佛母孔雀明王大。法。,讀誦再三,不久旋癒。見如法師聞之,向賢老請法後,依之修持,宿年胃疾也癒,信之篤誠,志弘此法,以拯眾生苦厄。

    1984年台灣北部年餘乾旱,見如法師發心四十九天修孔雀法祈雨,越六日旱象解除。爾後屢修此法,深感本經現感現應,殊勝異常,發願戮力弘揚,利益娑婆世界更多苦難眾生。

    由於此經漢語誦本已在中國失傳,經中古字甚多,咒語多而長,讀誦甚難,見如法師遂發願重新排版校對,并採用長短音的讀法,把經中引、合音分别改用符號。其間得莊錫慶教授發心將咒文用國語、日文、羅馬分别注音,以利讀誦。前後經歷十餘年,才有初期的「開成版」誦本問世流通。


    面向國際

    見如老法師弘揚孔雀法三十餘年,歷盡艱辛勞苦。晚年得到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中院流的融永阿闍梨,及著名的悉曇梵文林光明教授,兩位相助為孔雀法之顧問。

    於2010年正式完成孔雀明王經重新編校的艱巨工程,並標示出以國際拼音讀誦梵文的課誦本。開成寺僧眾也重新錄製了音質清淅的唱誦光碟。

    随後禮請高正中製片與何志揚導演,將見如老和尚這一生,如何把失傳千年的孔雀密法再度重興,及孔雀經大意拍攝成電影《第七種色彩》;並為經文唱誦CD配上字幕,製作成影音光碟,至今已確立了孔雀法的國際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世界上的天災人禍,怪病瘟疫太多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致力弘揚孔雀法門⋯⋯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九冊(NO.982),為唐朝三藏法師不空所譯,屬於密教部。與《仁王經》、《守護國界經》並列為佛教護國息災三大經典。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經題雖因譯人不同而相異,但皆取孔雀能滅除蛇毒之義。孔雀性好食毒蟲毒草,諸毒不能為害,反增其羽毛豐潤光澤,故除毒能力勝諸鳥獸。本經下卷云:「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諸佛/達磨/僧伽皆已斷,實語毒消除。」以孔雀所喻之鳥德,顯本經能喻之經德。

    祥雲法師曾言:《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於佛法中應屬「事門」,「事門」側重行持。修是法者,須以菩提心為因,以慈悲方便為本,以尊重受特禮誦為門。此經功德,善能除滅「刀兵飢饉、水火疾疫、邪魔惡鬼、罪業報累、憂惱鬥諍、天災人禍」諸苦。於此五濁惡世,萬方多難時代,見如上座獨能尊重是經、演認是經、修待是經、印行是經,堪稱適時應機,尋聲救苦之舉措。

    x
    孔雀明王法是除障增益最快速的法門,向以「現感現應」著稱,為何沒有被重視弘揚?誠如本經序文云:「此中華數朝翻譯,民雖遭難,尚未遍宣。即蓋緣往時,譯者詞質而文梗,潤文者闕方便之妙言。雖聖旨不乖,尋讀者引肩而翥目。」因此經中咒語多達三十多條,咒長兼多古音梵字,不容易讀誦。幸有見如長老發大悲心,戮力弘揚,期間歷盡千辛萬苦,重新排版校對,完成了標示國際拼音的經本。長老用畢生之悲心願力,重興此失傳千年大。法。,祈能利益娑婆世界苦難的眾生,此功此德莫能名之。

    曾經問過長老,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為何偏選這麽艱辛的孔雀法門研究及弘揚?老和尚語重深長地說;「娑婆世界的眾生很苦啊!現在世界上的天災人禍,怪病瘟疫太多了, 孔雀明王法就能對治現世這些問題。」我們明白貪、嗔、痴三毒是一切罪業的來源,「勤修戒定慧,滅除貪嗔痴」是一生的功課。奈何於此五濁惡世,面對病苦、非人干擾等種種修行障礙,我們力有未逮,唯有昂仗諸佛菩薩大慈悲願力,護念加被。

    在這末法期間,由於災難頻仍,特別是在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時期,許多佛教團體舉辦孔雀法消災祈福大會,成效卓著,一時廣為大家歡迎,風行至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乃至北美、澳洲等地。孔雀明王密法,亦是廣傳的圓教大乘,已遂漸被教界注重,我們應該多加了解並致力弘揚。

    曾有居士問:觀音寺己有固定的法會,觀成法師弘法利生這麼忙碌,為甚麼還要舉辦孔雀明王法會?根據各種專家的推算數據,大溫哥華地區有機會發生大地震。我們身為當地的宗教團體,一直都希望為社區福址盡力,所以觀音寺幾年前己經開始舉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共修法會,祈望更多人參加,認識孔雀法,修持迴向消除自然災害,民生康泰這心願。

    自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觀成法師親自帶領寺內僧眾,每週虔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祈願世界疫情消退,病患者康復,罹難者往生淨土;大地風調雨順,社會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一年多來風雨不改,至今已誦經超過一百多部,仍在持續進行中。

    觀成法師多次開示:地震、颱風、瘟疫等都屬於天災人禍。在佛法說,這些災害是眾生共業所感。舉辦法會除了宗教意義,還有社會責任的層面。孔雀法提供祈求免除天災人祸的方便,而且有相當效應,我們應該生起珍惜與感恩的心,珍惜善加應用,感恩歸投三寶,受持五戒,廣行十善。如果能够喚起人們的正念及危機意識,那麼就可以减輕乃至避免災難帶來的傷害,這是我們辦法會的主要原因。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中的名相,尤其是龍天鬼神的名字特多。《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云:「所說諸神名稱之眾,實為佛教之大動員;而七佛慈氏亦降臨隨喜說咒。」有人疑惑:經文中祈請哪麼多的護法、天龍八部、神鬼等,原因何在?見如長老曾說過:「這些眾生與社會、家庭都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他們都是擁護世間國土眾生的。因此我們應該加以了解與配合,使得人世間更安樂、更祥和;貧富貴賤互尊重,人禽生態互饒益。」

    法界當中,六道眾生共同所居住,一切諸天靈祇,或居地上,或處虛空,或於水中。孔雀明王經中的二十八部神眾,泛指天龍八部,這些大力鬼神可以搖撼天地,破壞傷害能力是很強的,所以要令他們捨其暴惡,咸起慈心,擁護佛法。所有這些神眾,天龍八部,同誓護於斯經,本來產生殺害他人的惡心,卻因佛法攝受而生起本誓願力,讓彼此之間的傷害轉成一種護念。

    法會中的一切儀軌,由禮讚和供養諸佛菩薩,到自我警緣反省過去的所造諸惡業等等,大眾憑藉虔誠的心持誦經咒,與法會當中聞法護法而來的諸天神鬼眾,源於同修佛法結緣。彼此在修持過程中,憶念以往所發本誓願力,而生大慈悲心念,若有宿債得以解冤釋結,同因聞法而生歡喜心,通過誦經把因緣改變而重報輕受。

    我們明白一切都是心念的造作,聽聞經教的因缘,讓非人不要干擾侵害,自己與以往的冤親債主解除怨懟,彼此不再是一種敵對的關係。正如在經文祈請法內提到今天的共學:「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唯依最上乘,願與一切法界眾生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見如長老開示:「孔雀明王法應該作為副修,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孔雀明王會有一種加被力。」何謂加被?不是取代的方式,是加速在主修法門的成就。例如你現世的修行是淨土法門,當然很想每天都精進念佛,然而卻有病苦、非人干擾等種種障礙現前,痛苦起來沒辦法修行。我們憑藉孔雀明王法尊貴的除毒威德,消除障礙,在修持的因緣裏至少重報輕受,迴向去淨土的資糧和助緣,成佛的終極性,是不相抵觸的。

    長老又開示:凡是修學菩薩道的行者,孔雀法是不可或闕的度生法寶;凡欲成就佛道,必須廣行菩薩道普度眾生,自利利他,精勤不懈,共証菩提。

    總結《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有四個特點:

    一、以本經之護國息災持性,成為社會大眾消除天災人禍、除疾延命、祈福求願等之重要法門。

    二、招請二十八部鬼神眾同來誦經,惡鬼類亦被佛法攝受成為護法神。

    三、以孔雀噉食毒草毒蟲,諸毒不能為害,反增其羽毛豐潤光澤,所喻之鳥德,意謂夲經威德,能滅眾生貪嗔痴毒及各種共業、别業之煩惱。

    四、經中有三十多條咒語,盡得諸佛菩薩加持力,是其他經典中少見的。

    家師觀成上人開示:「修孔雀法從『器界』來看,可以滅除天災人禍,祈求風調雨順,眾生安樂;從『根身』來看,可以祈求諸佛菩薩、一切諸神、仙眾等護持,滅除身心毒害及內、外煩惱。我們應以菩提心為因,以慈悲方便為本,以虔誠禮誦為門。行者著重身、口的修持,配合心意的理解,效果則有不可思議的神速感應。」

    若問:我不懂誦經咒怎麼辦?那麼可以用虔誠的心,唸佛母孔雀明王心咒:「唵 麼庾囉 訖蘭帝 娑嚩訶」或稱唸佛母孔雀明王的洪名:「南無 摩訶 摩瑜利」,都能得到加持。其實不管感應與否,我們也要對孔雀明王尊具足信心,在修持方面,必須要超越是否能夠感應這樣的一種心態才是正確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除種種的修行障礙,從而在佛法中得到更大的利益──略談孔雀明王咒語的威力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裏面的「陀羅尼」,佔了極大的篇幅。「陀羅尼」是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總持」。謂持善法而不散,伏惡法而不起的力用。亦稱咒語、秘密語、真言等。《法相辭典》(朱芾煌編)注:「《佛地經論》五卷十五頁云:『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攝藏無量諸功德故;名無盡藏。』此陀羅尼,略有四種:一、法陀羅尼,二、義陀羅尼,三、咒陀羅尼,四、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佛教咒語有「五不翻」之做法:

    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羅尼者。

    x
    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語具六義者。

    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者。

    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騰以來常存梵音故也。

    五、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謂般若二字,聞之者生信念,以如譯為智慧,則生輕淺之意故也。


    (圖:網上圖片)
    所以,相對地咒語所包括的真實含義,是沒有辦法去瞭解,但是現今做咒語翻譯的梵文學者,也給咒語學人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幫助。

    語言是心靈的展現,咒語擁有不可言表的巨大力量。咒有善咒、惡咒之別。如為人治病或為防護己身者,即為善咒;咒詛他人令罹災害者即為惡咒。《四分律》卷三十云︰「若學咒腹中蟲病,若治宿食不消;若學書、學誦,若學世論為伏外道故;若學咒除毒,為自護,不以為活命,無犯。」因咒語具神效,對於修道,佛法認為咒術是無益的,也不許僧眾利用咒術來獲取生活(邪命)。另世俗有以咒術殺生者,現在各部廣律也考慮到咒術殺害生命所犯罪過的輕重,可見戒律對持咒一事的態度。

    在佛法中,起初是諦語──真誠不虛妄的誓言,是佛力、法力、僧力──三寶的威力,修行者的功德力,也能得龍天的護助。諦語與三寶威力相結合,論性質,與咒術是類似的。所以《十誦律》稱說諦語為「咒願」;《四分律》等稱諦語為「護咒」。《四分律》云︰「佛聽作自護慈念咒︰『毘樓勒叉慈⋯⋯慈念諸龍王、乾闥婆、羅剎婆,今我作慈心,除滅諸毒惡,從是得平復。斷毒、滅毒、除毒,南無婆伽婆。』」這就是慈心的諦語。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卷下云:「又真言中,每一一字,皆是諸佛全身。末法中一字咒經云:吾滅度之後,變身作此咒等。」又云:「一切真言更無勝劣,皆是毘盧遮那大不思議祕密心印。一代教中乃至鬼神所說真言,皆是毘盧遮那如來欲普門益生,全體變作彼鬼神類而說真言;非實鬼神能說真言,餘類皆爾。」是故應知:咒既是諸佛心印,咒在即佛在。

    有此一說: 「有關密宗咒語與音聲神秘作用,以及咒語的音聲與人體的奧秘關係,的確不是片言可盡其妙。而且以上所說念誦方法的巧妙,也無法以我笨拙的文字表達它的究竟。一切均需自己潛心鑽研,同時求乞名師經驗的教導,以身體力行加以求證的結果,或者可以瞭解它的奧妙於萬一。」[1]

    在密教中存有持誦咒語、觀想種子字或本尊,身口意三密相應的修持法門。究竟這些特定的文字圖案是否真有效應?早已引起科學人士的興趣。日本江本勝博士,在研究水結晶狀態的實驗中亦發現:正向的意念、文字、聲音、圖案,尤其佛教的咒語聖號、梵唄等,都會產生結構完整而美麗的水結晶。詳細內容可參閱江本勝博士《來自水的信息》一書(廖哲夫譯)。

    見如長老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導讀》提到:近年有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特以「孔雀明王咒對降低手機電磁波之探討」為主題,親自到工業研究院作了實驗, 證明貼上孔雀明王咒貼紙,或是自寫孔雀明王咒語在手機上,確有明顯降低電磁波的實際功效。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了經中所云:「佛母大孔雀明王力,能除一切諸毒。⋯⋯電毒雲毒,蛇毒龍毒,蠱毒魅毒⋯⋯悉除諸毒,獲得安隱。」上述只是以手機為例,實驗中,將咒語貼在所有產生電磁波的電器產品上,皆有降低電磁波的真實效應,證明佛言不虛。

    古代的大德以持誦咒語所產生的振動力量,來淨化人體內的水分,使身心內部產生根本的改變。持誦咒語對人的身體健康,心靈層面都有好處,因為持誦時所產生的音頻振動力量,可以清淨人體的細胞、氣脈、明點,行者的心也自然會淨化。咒語的威德力隨著持誦者的心量、修行證量等,而有不同的理解,終致發揮出或深或淺或寬或廣的能量與效驗。

    王翠玲教授在台灣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2011 年第二期之《永明延壽的修行析論:以有關朝暮二課的陀羅尼為主》提到:

    「由顯教的角度來看:中國諸多宗派的祖師大德們,如天台宗僧、華嚴宗僧等也對陀羅尼、真言、咒語不陌生,多有討論,甚至也有具體持咒的情形,這同時也代表密教及密咒在歷經翻譯、流通、修持的過程之後,中國的僧俗二眾已經逐漸將個人的修行、國家社會的需要與相互揉合,使自利與利他可以兼顧⋯⋯在整理、爬梳相關文獻的過程中,對於延壽禪師具體持誦陀羅尼、真言、密咒之舉動,我們逐漸明白的是:關於密教在中國的發展、容受問題:若據目前所知而言,密教的法脈傳承與真言、陀羅尼、咒語的流傳,在漢傳佛教中是被區分對待,而後者則持續活躍在中國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這在明代《諸經日誦集要》成書後更是大勢底定,成為寺院朝暮二課的主要依據。」

    家師觀成上人曾有開示:

    「人類的聲音,若其節奏、頻率能引發病者內心的共鳴,如宗教的念佛、誦經、念咒,可以促進疾病的痊癒。音聲療法是一種深層次的能量治療,已經成為振動醫學領域之一。振動可以降低心率變異性,放鬆腦波模式和降低呼吸頻率。

    適當的人類音聲,如誦經念咒能:


    ──幫助減壓放鬆

    ──消除内心的焦慮

    ──增加自信心

    ──克服内心的恐懼

    ──改善情绪病

    ──平和內心的暴躁

    ──舒展心懷

    ──内心得到平靜」

    佛教強調行者一定要靠發菩提心、止惡行善、持戒、精進持久修行,才能得到佛菩薩真正的庇佑。但是當一個人飽受病痛折磨,或處於精神不安的狀態時,通過虔誠誦念經咒,也能為病人及照顧者帶來安撫之效,並生起正念信心。如行持得當,就能消弭內在的無明恐懼和莫名憂慮,從而產生積極的正面情緒,如平靜、喜悅和安住之心,消除種種的修行障礙,從而在佛法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世界上的天災人禍,怪病瘟疫太多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致力弘揚孔雀法門⋯⋯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九冊(NO.982),為唐朝三藏法師不空所譯,屬於密教部。與《仁王經》、《守護國界經》並列為佛教護國息災三大經典。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經題雖因譯人不同而相異,但皆取孔雀能滅除蛇毒之義。孔雀性好食毒蟲毒草,諸毒不能為害,反增其羽毛豐潤光澤,故除毒能力勝諸鳥獸。本經下卷云:「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諸佛/達磨/僧伽皆已斷,實語毒消除。」以孔雀所喻之鳥德,顯本經能喻之經德。

    祥雲法師曾言:《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於佛法中應屬「事門」,「事門」側重行持。修是法者,須以菩提心為因,以慈悲方便為本,以尊重受特禮誦為門。此經功德,善能除滅「刀兵飢饉、水火疾疫、邪魔惡鬼、罪業報累、憂惱鬥諍、天災人禍」諸苦。於此五濁惡世,萬方多難時代,見如上座獨能尊重是經、演認是經、修待是經、印行是經,堪稱適時應機,尋聲救苦之舉措。

    x
    孔雀明王法是除障增益最快速的法門,向以「現感現應」著稱,為何沒有被重視弘揚?誠如本經序文云:「此中華數朝翻譯,民雖遭難,尚未遍宣。即蓋緣往時,譯者詞質而文梗,潤文者闕方便之妙言。雖聖旨不乖,尋讀者引肩而翥目。」因此經中咒語多達三十多條,咒長兼多古音梵字,不容易讀誦。幸有見如長老發大悲心,戮力弘揚,期間歷盡千辛萬苦,重新排版校對,完成了標示國際拼音的經本。長老用畢生之悲心願力,重興此失傳千年大。法。,祈能利益娑婆世界苦難的眾生,此功此德莫能名之。

    曾經問過長老,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為何偏選這麽艱辛的孔雀法門研究及弘揚?老和尚語重深長地說;「娑婆世界的眾生很苦啊!現在世界上的天災人禍,怪病瘟疫太多了, 孔雀明王法就能對治現世這些問題。」我們明白貪、嗔、痴三毒是一切罪業的來源,「勤修戒定慧,滅除貪嗔痴」是一生的功課。奈何於此五濁惡世,面對病苦、非人干擾等種種修行障礙,我們力有未逮,唯有昂仗諸佛菩薩大慈悲願力,護念加被。

    在這末法期間,由於災難頻仍,特別是在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時期,許多佛教團體舉辦孔雀法消災祈福大會,成效卓著,一時廣為大家歡迎,風行至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乃至北美、澳洲等地。孔雀明王密法,亦是廣傳的圓教大乘,已遂漸被教界注重,我們應該多加了解並致力弘揚。

    曾有居士問:觀音寺己有固定的法會,觀成法師弘法利生這麼忙碌,為甚麼還要舉辦孔雀明王法會?根據各種專家的推算數據,大溫哥華地區有機會發生大地震。我們身為當地的宗教團體,一直都希望為社區福址盡力,所以觀音寺幾年前己經開始舉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共修法會,祈望更多人參加,認識孔雀法,修持迴向消除自然災害,民生康泰這心願。

    自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觀成法師親自帶領寺內僧眾,每週虔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祈願世界疫情消退,病患者康復,罹難者往生淨土;大地風調雨順,社會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一年多來風雨不改,至今已誦經超過一百多部,仍在持續進行中。

    觀成法師多次開示:地震、颱風、瘟疫等都屬於天災人禍。在佛法說,這些災害是眾生共業所感。舉辦法會除了宗教意義,還有社會責任的層面。孔雀法提供祈求免除天災人祸的方便,而且有相當效應,我們應該生起珍惜與感恩的心,珍惜善加應用,感恩歸投三寶,受持五戒,廣行十善。如果能够喚起人們的正念及危機意識,那麼就可以减輕乃至避免災難帶來的傷害,這是我們辦法會的主要原因。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中的名相,尤其是龍天鬼神的名字特多。《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云:「所說諸神名稱之眾,實為佛教之大動員;而七佛慈氏亦降臨隨喜說咒。」有人疑惑:經文中祈請哪麼多的護法、天龍八部、神鬼等,原因何在?見如長老曾說過:「這些眾生與社會、家庭都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他們都是擁護世間國土眾生的。因此我們應該加以了解與配合,使得人世間更安樂、更祥和;貧富貴賤互尊重,人禽生態互饒益。」

    法界當中,六道眾生共同所居住,一切諸天靈祇,或居地上,或處虛空,或於水中。孔雀明王經中的二十八部神眾,泛指天龍八部,這些大力鬼神可以搖撼天地,破壞傷害能力是很強的,所以要令他們捨其暴惡,咸起慈心,擁護佛法。所有這些神眾,天龍八部,同誓護於斯經,本來產生殺害他人的惡心,卻因佛法攝受而生起本誓願力,讓彼此之間的傷害轉成一種護念。

    法會中的一切儀軌,由禮讚和供養諸佛菩薩,到自我警緣反省過去的所造諸惡業等等,大眾憑藉虔誠的心持誦經咒,與法會當中聞法護法而來的諸天神鬼眾,源於同修佛法結緣。彼此在修持過程中,憶念以往所發本誓願力,而生大慈悲心念,若有宿債得以解冤釋結,同因聞法而生歡喜心,通過誦經把因緣改變而重報輕受。

    我們明白一切都是心念的造作,聽聞經教的因缘,讓非人不要干擾侵害,自己與以往的冤親債主解除怨懟,彼此不再是一種敵對的關係。正如在經文祈請法內提到今天的共學:「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唯依最上乘,願與一切法界眾生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見如長老開示:「孔雀明王法應該作為副修,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孔雀明王會有一種加被力。」何謂加被?不是取代的方式,是加速在主修法門的成就。例如你現世的修行是淨土法門,當然很想每天都精進念佛,然而卻有病苦、非人干擾等種種障礙現前,痛苦起來沒辦法修行。我們憑藉孔雀明王法尊貴的除毒威德,消除障礙,在修持的因緣裏至少重報輕受,迴向去淨土的資糧和助緣,成佛的終極性,是不相抵觸的。

    長老又開示:凡是修學菩薩道的行者,孔雀法是不可或闕的度生法寶;凡欲成就佛道,必須廣行菩薩道普度眾生,自利利他,精勤不懈,共証菩提。

    總結《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有四個特點:

    一、以本經之護國息災持性,成為社會大眾消除天災人禍、除疾延命、祈福求願等之重要法門。

    二、招請二十八部鬼神眾同來誦經,惡鬼類亦被佛法攝受成為護法神。

    三、以孔雀噉食毒草毒蟲,諸毒不能為害,反增其羽毛豐潤光澤,所喻之鳥德,意謂夲經威德,能滅眾生貪嗔痴毒及各種共業、别業之煩惱。

    四、經中有三十多條咒語,盡得諸佛菩薩加持力,是其他經典中少見的。

    家師觀成上人開示:「修孔雀法從『器界』來看,可以滅除天災人禍,祈求風調雨順,眾生安樂;從『根身』來看,可以祈求諸佛菩薩、一切諸神、仙眾等護持,滅除身心毒害及內、外煩惱。我們應以菩提心為因,以慈悲方便為本,以虔誠禮誦為門。行者著重身、口的修持,配合心意的理解,效果則有不可思議的神速感應。」

    若問:我不懂誦經咒怎麼辦?那麼可以用虔誠的心,唸佛母孔雀明王心咒:「唵 麼庾囉 訖蘭帝 娑嚩訶」或稱唸佛母孔雀明王的洪名:「南無 摩訶 摩瑜利」,都能得到加持。其實不管感應與否,我們也要對孔雀明王尊具足信心,在修持方面,必須要超越是否能夠感應這樣的一種心態才是正確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5

    主题

    1253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04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憶念及重罪輕受──《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的經文啓示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於佛法中雖屬「事門」,然而其中涉及教理甚多,讓我們在這裏來探討一下,經文的啓示。

    一、憶念及重罪輕受

    本經卷上曰:「阿難陀,此佛母大孔雀明王心陀羅尼。若復有人,欲入聚落應當憶念;於曠野中,亦應憶念;在道路中亦常憶念,或在非道路中亦應憶念;入王宮時憶念,逢劫賊時憶念,鬪諍時憶念,水火難時憶念,怨敵會時憶念,大眾中時憶念,或蛇蠍等螫時憶念,為毒所中時憶念,及諸怖畏時憶念,風黃痰癊時憶念,或三集病時憶念,或四百四病一一病生時憶念,若苦惱至時皆當憶念。」

    x
    何謂憶念?《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云:「言憶念者,於所觀察一切法義能不忘失,於久所作久所說中能正隨念。」《大莊嚴經》卷一:「何故憶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覺與心相應,便能憶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華嚴大疏鈔》三十四上曰:「攝法在心,故名憶念。」

    從這段經文中,讓我們探討「憶念」之深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這是以母子關係比喻十方一切如來,憐憫眾生,就如慈母思念子女一樣,絲毫不摻雜任何私心。但是由於孩子的愚昧任性,沒有珍惜這偉大的母愛,離家甚遠。倘若母子思念之情同樣迫切,將會永不分離。這個比喻說明眾生由於長久流浪生死,佛一直在想念度脫眾生;然而眾生因為業障太重,暫時與佛無緣,佛也難以救度他們。如眾生也像母憶子般渴求佛法,不捨不離地遵照佛陀教導,努力修行,將會超脫六道輪迴,離苦得樂。

    所以經文繼續說:「何以故若復有人,應合死罪以罰物得脫,應合被罰以輕杖得脫,應合輕杖被罵得脫,應合被罵訶責得脫,應合訶責戰悚得脫,應合戰悚自然解脫,一切憂惱悉皆消散。」

    經文意思是:應該被殺害的,藉由棍棒或賠款處罰而釋放;應該被棍棒或賠款處罰的,藉由輕打;應該被輕打的,藉由被罵;應該被罵的,藉由責備;應該被責備的,藉由顫慄;應該顫慄的,自然而釋放了,所有因此而來的憂慮煩惱都消失。

    為何由死罪一直到被罰、輕杖、被罵、訶責、戰悚、自然解脫?在佛教來說,因果定律又如何解釋呢? 

    《法苑珠林》云:「但所造業有輕有重,若論輕業,事懺亦滅;若論重業,有可轉者,亦能轉重令輕,謂三途業人中輕受。」

    《莊嚴王陀羅尼咒經》:「若復此人由先惡業,財命色力內外所資悉皆短乏,所求不遂親愛別離,國土荒殘王賊衰難。由此經力現身輕受,或暫頭痛或得惡衣惡食,或遭罵詈及餘毀辱,往諸業障即自消除。」

    聖嚴法師對於重罪輕受與定業難轉之論,曾有開示:

    「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觀念。但是,從因到果必須有因緣的配合,所以,有時候犯了重罪,也有可能只受較輕的果報。可見,因與果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的,從因至果之間,會受到其它各種因緣的影響。例如說,同樣是一粒稻種,由於播種的時節、土壤、肥料,以及人工配種等因素的不同,結果就會造成不同產量、質量、品種。任何現象都不會出自於孤立的因及孤立的果。……」

    家師觀成上人在講經時,常常以打球的方式去解說因缘果報:當打球時,發球手把球打向前方,在前往的途中,忽然有人用手或物件碰向該球,那麼球就會轉移了其前去的方向,落下的地點及力度便會更改,效果完全不同了。

    由此可見,我等末法眾生,根機淺薄,迷惑障境,心力羸弱,唯有昂仗佛力,由佛力引發自力。故需時刻不離修行,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才能遠離惡境,業障消除,邁向菩提正道。

    世間一切諸惡毒害──《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的經文啓示(下)

    (續上期)

    二、世間一切諸惡毒害

    本經卷下曰:

    x
    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諸佛皆已斷,實語毒消除。

    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達摩皆已斷,實語毒消除。

    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僧伽皆已斷,實語毒消除。   

    見如長老在《佛母大雀明王經導讀》云:「有人電話問我:『孔雀明王經是個甚麼經?』上面三行經文就是畫龍點晴,告訴我們這部經是消除貪欲、瞋恚、愚痴三毒的。毒者毒害也,謂貪瞋痴能破壞出世善心,故名為毒。這毒很厲害,小則傷身命, 損健康,斷善根;大則影響環境及至地球生態,及殺害法身慧命。正覺世間的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他們都以『法寶』消除了三毒;他們的身心獲得安穩,環境生態常得離災危。我們每個人也應正視這問題。」

    經文還說人在世間,被各式各樣的諸惡毒害所折磨,終身苦惱不能自拔。這些諸惡毒害的種類雖多,不外乎是:「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此三毒是一切罪苦之源,會使人造作各種惡業而墮落三途。


    佛法把「業」區分兩種:共業與不共業。「共業」指眾生共通之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等「器世界」依報之業。「不共業」指為個人所造,各別不同的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正報之業,每一個眾生有其各自的業力,故又稱之為「別業」。

    「共業」亦有善與惡之分别。譬如同一個社會或家庭,共住眾生的倫理、道德、願望相近,引申很多雷同效應的行為做作,那麼自然就招致共同的業果。而「共業」中也有其「別業」,因為某人在參與大眾行為共同造作中,有輕重、深淺之不同,因此感召之果報也同樣有不同效應之差異。

    聖嚴法師曾開示:

    「共業是指大家共同造了累世的因,而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受到了累世的果,是一種共同的果報──因為共同的業,所以受到共同的果報。

    ⋯⋯我們的環境有太多災難,災難的原因我們往往不知道是甚麼,但其實都和人心有關,人心浮動、貪婪、妒忌、懷疑,因而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處理也產生問題造了種種的惡業,這樣的情況有一天是會反撲的,這是因果,因此我們要共修共願、同修同願,大家來調整自己的心,不要害人,一起為每個人祝福,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話,我們的環境會改變的!」

    我們常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整套佛法的義理,就是教導我們如何修行,用戒、定、慧去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三、諸佛常護念

    在《大正藏》圖像部三《別尊雜記》卷十五,《孔雀經緣起》云:「夫五濁亂漫之世,佛法澆薄之時,諸眾生類,沉病患之苦輪,則沒身心之憂海矣。不知對治方法,迷到出離要行也。所以大覺慈父,住無緣大悲,開無礙巧智,而正事據莎底苾芻毒蛇之損緣,則法起阿難尊者求請之因矣。蓋即為救護未來濁世受苦逼迫有情類,而速令到菩提涅槃安穩之津梁故,佛說是經法也。」

    本經多處呈現的經文:「令我夜安,晝日亦安,一切時中,諸佛護念。」 

    經中說過去七佛,亦以護持佛母明王真言守護行者,這些正等正覺者,都有專用的咒語在此經中讀誦。其他河神、山神、諸星宿、諸大仙、諸藥神,都各自提供專用的密咒,皆以佛母大孔雀明王尊為首,守護眾生及諸眷屬,使壽命百年,離諸毒害。本經中凝聚法界各種修行者力量,令毒害消除,不使惱害眾生。

    海仁老法師《楞嚴經講記》云:「諸佛有不思議度生方便:謂有眾生,不肯直求菩提。且隨其樂,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議力,所求之事盡得遂心,一切罪業亦得消滅,自然超凡入聖。」

    見如長老在《佛母大雀明王經導讀》云:「佛菩薩有七佛、彌勒,神明有梵天、帝釋、四天王、天龍、夜叉等,此概大小乘共通者也。吾弘揚本經三十餘載,每讀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佛所宣說累累告誡,及七佛慈氏隨喜說咒,常苦思平庸中必蘊含奧妙之教理,不能不加以探索。」

    從長老大德的開示中,啓發我們學習此經,應有警缘、自慶與慈悲之心,感恩受用。警缘三寶護念眾生恩德,常思止惡修善;自慶得聞佛法,珍惜受持此殊勝法門;常修慈悲觀,發願救度苦難眾生。

    家師觀成上人對於警缘、自慶與慈悲的意義有以下開示:

    一、「警」者提醒的意思;「緣」者,緣記於心。常思地獄的苦況,能時常提醒自己切莫種下地獄因。何謂地獄因?由貪瞋痴所愆生的行為:殺生、偷盗、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绮語,都是惡因。若所作的惡行嚴重,則是地獄因啊 !

    二、「自慶」即自感慶幸。若前世作惡墮於地獄,現在會受無量痛苦,不能得聞佛法。若墮鬼道,則慘受飢渴之苦,或流連顛沛,長住黑暗境界,那有心情求學佛法?若墮畜道,經年累月生活在驚恐之中,或被人類勞役至死,或被宰殺為食料,那有機緣見聞佛法?現在自己由於前生所造善業比惡業多,尚能投生為人,必須感恩與珍惜,趕快修行! 切莫浪費光陰。

    三、「慈悲」者,「慈」能令眾生的「心」得到安樂;「悲」能使眾生的「身」消除痛苦。為佛弟子,時常應修「慈悲觀」,救度苦難眾生。我們雖是凡夫俗子般的修行者,悲憫心尚未達到《佛說八大人覺經》第八覺知所說:「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但亦應發願救助三惡道眾生,脫離苦難。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與觀世音菩薩所行的大悲:「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永遠都是我們發慈悲心最偉大的模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6-9 05:11 , Processed in 0.20249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