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4|回复: 0

什么是“常乐我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主题

22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4873
发表于 2006-9-13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DIV>常乐我净,是佛教中常用的概念,有大乘、小乘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大乘一般称之为“涅槃四德”,小乘一般称之为“凡夫四倒。”涅槃,是佛教各家所公认的修行的最终归宿。在小乘佛教来说,世俗世界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认为从无常、苦等解脱出来的唯一出路,就是离开世俗世界,灰身灭智,不要再生。所以小乘佛教主张,人生就是无常、苦、无我(空)、不净的,凡夫不理解这种真理,以为万事万物恒常,快乐,有我,清净,遂而违背佛教真理,难可超脱,故称之为“凡夫四倒” 。这种小乘理论,其产生的根据在于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一切世间法必以生住异灭有为四相为特征,有生灭变化,为因缘所起,轮回不已,故以无常、苦、空、无我为特性。而出世间法则是无为法,超出有为四相的约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一种与世间法相对的存在。对于小乘所说涅槃的性质,佛教史上曾有不同的说汉。《俱舍论》解释灭谛的四相为“灭、净、妙、离”,也就是说,涅槃除了不具有“我”之一性而外,其它常、乐、净三性均能具有。由于涅槃以无为法为体,没有生住异灭四相的变化,所以是常;而涅槃能使所断之惑体永不再起,所以也是常。涅槃之体寂灭永安,所以是乐。而其体性永离垢染,所以是净。至于说的“我”,因为行者于涅槃中,身智俱灭,不复为有,所以无我。</DIV>
<DIV> </DIV>
<DIV>大乘佛教与此不同,它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等同起来,主张众生与佛不二,即生死而涅槃,认为世间万法虽然缘起性空,但万法之内却共同禀持着一种绝对的真理,可以称为“佛性”、“法性”、“法相”、“空性”、“真如”等等,所谓的“涅槃”,也可看成是这种绝对真理的异称。所以在大乘佛教看来,“涅槃”也是一种超越生死、超越缘起而有的绝对存在,故有常乐我净四种性质,称为“涅槃四德”。所谓“四德”,各有体用之别,可以从体用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是常德,意为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死,故名为常;同时,涅槃之用,应化无方,遍现一切,永与万物相应,故亦名为常。所以,所谓的“常”,是指不可磨灭,无可变易,主要侧重于对“法身”的性质进行说明。二是乐德,意为涅槃之体,寂灭永安,离一切苦,故名为乐;又涅槃之用,运用自在,一切适心,故名为乐。这里的乐与世俗所说的“乐”不同,世俗之乐是无常败坏的,说到底仍是无乐,而涅槃之乐则是身不败坏所得,是常在之乐。三是我德。就体而言,则涅槃之体真实不虚,故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说“若法是实、是真、是主、 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意为苦法真实自在,为别法之所依,就是有我。涅槃之体真实不虚,又能应化一切,为一切诸法存在的依据,故为有我。另就涅槃之用而言,其用自在,能与一切万法相应,故亦名有我。《大涅槃经》以“自在”解释“我德”之义,认为所谓自在有八种含义:一、能显示一身为多身,二、能显一尘身满三千大千世界,三、其身轻举远到,四、现示无量众生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涅槃经》将此八义称为“八大自在我”,以“八大自在我”解释涅槃之我德,故认为涅槃为实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品》所说“有自在我故名大涅槃,有八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由此可知,这里所说的我,与小乘所说的我显然不同,小乘之我是因缘假和之物,不得自在,而这里所说的我则是“大自在”,是绝对的自由,所以又称为“大我”。四是净德,意为涅槃之体,超越一切垢染之外,故名为净。又涅槃之用,虽是随化处于一切万物之中,而不为万物所染污,故名为净。这里的净,也称为“大净”,就是说“如来性善,清净无染”。从总体来讲,“常乐我净,乃得名大涅槃也”,它们是涅槃所固有的四种性质,所以后人将之简称为“涅槃四德”。</DIV>
<DIV> </DIV>
<P>以常乐我净为涅槃四德而加以宣扬的,主要见于以佛性如来藏思想为中心的《大涅槃经》。它认为,唯有承认“涅槃四德”是真实的存在,才是无颠倒的认识,才是名符其实的真谛。而否认“涅槃四德”的真实性,则是声闻、缘觉二乘所犯的错误认识,称为二乘“四倒”。“涅槃四德”的说法,实际上是对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般若空宗讲缘起性空,扫荡一切执着,认为一切万法本性为空,假和而有。《涅槃经》等大乘有宗则在般若真空的基础上发挥认为,般若所说的诸法性空,所遣荡的只是世俗的世界的假象,而在此世俗世界之中,则存在着一个绝对真实的法性自体,它应化于一切万法之中,不随万法之生灭而生灭,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涅槃四德”就是对这种永恒存在的法性的具体说明。另外,般若空宗否定一切,主张一切皆空,否认彼岸世界的存在,使之修行解脱失去了现实的理论基础。“涅槃四德”说法的提出,则在理论上肯定了有一个超越此岸世界的彼岸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佛教的宗教观念,弥合了般若空宗的理论不足。</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6-5 06:58 , Processed in 0.109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