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惠 发表于 2016-6-28 14:18:39

佛法中的素食

 汉传佛教所说的吃素,通常是指不吃荤腥而只吃果蔬、五谷杂粮等。其中腥指鱼肉等动物菜肴,荤指大蒜、革葱(韭菜)、慈葱(葱)、兰葱(小蒜)、兴蕖(产于印度)等五辛,又称五荤。汉传佛教尊崇大乘,尤其倡导慈悲心与菩提心,素食主义也因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现在汉地的学佛人几乎没有谁不知道素食的,多数人觉得学佛就得吃素、吃素就是学佛,甚至觉得不吃素就不是学佛人、修行人。如果了解印度佛教史与中。。国佛教史后,就会知道这种素食要求在声闻教法中并没有提出来,直到大乘佛教传入汉地,因多种因素才逐渐形成了汉传佛教的素食特色。 一、声闻教法许食三净肉   佛教中“比丘”的本义是乞士。佛陀在世时,领着出家弟子托钵乞食,正命而活,施主给什么一般就吃什么,并没有不食鱼肉的饮食禁忌。但依印度风俗与军政现状,食用有些肉类易招世人讥嫌,佛陀也随宜制戒,禁止食用某些肉类,如声闻各部广律中一致不许出家弟子食人肉、蛇肉、象肉、马肉、狗肉等。佛教虽然也有不杀生戒,但为了资身活命、祛病修道,佛陀也许三净肉,即若不见、不闻、不疑为特意招待自己而杀的三种肉,则随意听食。如佛陀在《四分律》卷四十二中说:  “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若不见为我故杀,不闻为我故杀,若不见家中有头、脚、皮、毛、血,又彼人非是杀者,乃至持十善,彼终不为我故断众生命,如是三种净肉应食。”    但是古印度其它一些严格禁欲的宗教教派有不食鱼肉的传统,对佛陀允许弟子食用三净肉颇有非议,讥讽佛教徒为恶欲、多求者。在佛陀的晚年,内怀野心的提婆达正是利用这一点试图分裂僧团、自立为佛。如《四分律》卷四载:  “时,提婆达伴名三闻达多,智慧高才,即报言:‘沙门瞿昙(即释迦佛)有大神力,及其弟子徒众亦复如是,我等何能得破彼僧轮?’  提婆达言:‘如来常称说头陀、少欲知足、乐出离者,我今有五法,亦是头陀胜法、少欲知足、乐出离者:尽形寿乞食,尽形寿着粪扫衣,尽形寿露坐,尽形寿不食酥盐,尽形寿不食鱼及肉。我今持此五法教诸比丘,足令信乐。’”  提婆达迎合古印度崇尚苦行、严格禁欲的传统,以素食主义与苦行作风来标榜自己更是修行人。佛陀知道后告诉比丘们说:  “提婆达今日欲断四圣种。何等四?我常以无数方便,说衣服趣得知足,我亦叹说衣服趣得知足;我亦以无数方便,说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趣得知足,亦叹说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趣得知足。比丘当知,提婆达今日欲断四圣种。”  据说当时有五百出家不久的比丘受提婆达的蛊惑而离开佛陀,但后来都被舍利弗、目犍连劝回僧团,回到学修的正道上来。四圣种,又称四依法,即依适当的必要的衣服、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者,来资身活命、祛病修道,以成就圣果。释迦佛当初正是经过六年极端禁欲的苦行、生命垂危之时才发现,如果缺少适当的必要的生活资具,不仅无助于修行解脱,反而增加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正是因为如此,释迦佛果断放弃无益的极端苦行,开始接受适当的饮食供养,调适好身心、恢复生机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觉悟、解脱。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七载: “尔时,菩萨(乃经典中对成佛前的释迦太子的称呼)于六年中一无所有,修苦行已,后便随意,欲受上妙饮食。即以饭食及诸酥油遍涂身体,以暖汤水而为沐浴。遂便往诣胜军聚落二牧牛女所,一名欢喜,二名喜力,受十六倍乳糜,饱足食已,复诣善行男子所取吉祥草。时,黑龙王赞叹。菩萨向菩提树下,手自布草,不令聊乱;跏趺而坐,端身正意,心念口言:‘若我诸漏未断尽者,我终不解此跏趺坐。’是时,菩萨未解跏趺,众惑皆尽。尔时,世尊降伏三十六亿魔军兵已,证一切智。”  但当时随佛陀一起修苦行的五位随从,见佛陀放弃苦行、接受上好供养时,以为佛陀腐败堕落了而共约不理佛陀,他们自己继续修苦行。佛陀成道后,因为这五个随从过去对自己的侍奉照料,佛陀于是前往他们的住处,为他们说法,教导他们远离苦行与享乐等二边而有中道,依此中道能得解脱、证涅槃。最后五人先后证得阿罗汉。  因秉持佛陀的戒律、忠实于佛陀的声闻教法,历史上的印度佛教徒与现在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等南传佛教徒,皆不忌鱼肉。藏传佛教虽自许为大乘佛教中的密乘,却也不忌鱼肉,显然也是继承印度佛教的传统。现在汉地的大乘佛教徒,听说或见到南传佛教徒与藏传佛教徒吃鱼吃肉时,请不要轻率诽谤、横加指责。 二、声闻教法单不许食蒜   关于五辛,声闻教法并未提及,只是单独提到不许食蒜。因为蒜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若整块整块地食用生蒜、熟蒜,不仅上行气(口气、饱嗝)难闻,下行气(放屁、大便)亦复如是,旁人厌之远之。存放熟蒜处亦有浓重臭味,会致人远离、招人讥嫌。因此,佛陀制戒,不许食蒜。如《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八中佛说:  “蒜者,种蒜、山蒜。如是比一切蒜不听食,熟不听,生亦不听,重煮亦不听,烧作灰亦不听。”  种蒜,即家蒜。山蒜,即野生蒜。如是此等一切蒜,无论生熟,佛陀不许食用。若有疾患,非蒜不能治者,佛陀则许可使用,或口食,或外敷。但使用者应行“随顺法”,远离大众,避免蒜之气味影响他人。如《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一中佛说:  “若痈肿、若癣疮,得用蒜涂。蒜涂已,不得于众中住,应在屏处。差(即痊愈)已,当净洗浴,还入僧中。病时医言:‘长老!此病比丘服蒜当差,若不服不差。’若更无余方治者,听服。服已,应七日行随顺法,在一边小房中,不得卧僧床褥,不得上僧大小便处行,不得在僧洗脚处洗脚,不得入温室、讲堂、食屋,不得受僧次差会,不得入僧中食及禅坊,不得入说法、布萨僧中,若比丘集处一切不得往。不应绕塔,若塔在露地者,得下风遥礼。七日行随顺法已,至八日,澡浴、浣衣、熏已,得入僧中。”  律中不许食蒜,乃指不能整块整块地食用,因为整块整块食用时,会让食者身口增加臭秽之气,令人厌恶。所说的蒜,唯指大蒜,小蒜、葱、韭菜不在此列。但是将大蒜切碎后作为调料,与其它食物调和而食,则不违犯,因为此食法不会让食者增加身口臭秽之气。如《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中说:  “蒜者,唯大蒜。食咽咽,波夜提。余细蒜、葱,不犯;亦得以大蒜与食中作调和,不犯。”  南传巴利律、汉传之《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及有部的早期律本《十诵律》皆只说到(大)蒜,但晚至唐代义净之有部新律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则发展为不应食蒜、葱与韭类。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中记载佛说:  “不应食蒜及葱韭类,食者得越法罪……诸病苾刍若食蒜者,应住寺侧边房……于七日内仍住于此;服葱可停三日;若韭一日。后方洗浴,并可洗衣,香熏无气后方入寺。”  至于宋代元照在《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说“五辛者,荤菜也”,在《四分律》中是找不到根据的,而是受后期大乘经律的影响。完整提到五辛的,通是大乘经律。 三、大乘佛教之素食   一般认为,大乘经典系佛灭度后五百年左右渐次出现于世的。龙树论师于《大智度论》中曾援引《六波罗蜜经》、《法华经》、《十地经》、《网明菩萨经》、《菩萨本起经》等,由此可知,印度佛教至龙树时代,大乘经典已经开始流传。在大乘佛教经律典籍中,基于无上悲愍之心,视一切众生如己父母,声闻教法所开许之三净肉,亦与不净肉同作遮止。荤辛之菜,则由大蒜延伸至革葱(韭菜)、慈葱(葱)、兰葱(小蒜)、兴蕖(产于印度)等,合称为五荤或五辛。  如《入楞伽经·遮食肉品》中云:  “我观众生从无始来,食肉习故,贪著肉味,更相杀害,远离贤圣,受生死苦。舍肉味者,闻正法味,于菩萨地,如实修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大乘入楞伽经》卷六云:  “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如《大般涅槃经》卷十一中云:  “若行乞食及僧中食,常知止足,不受别请,不食肉、不饮酒,五辛能熏,悉不食之。是故其身无有臭处,常为诸天、一切世人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如《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中云:  “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如《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中云: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汉地五辛之说,源于道家。道教以炝、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辛,列为禁食。其练形家则以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为五辛,约同于大乘《梵网经》。  又佛教传入汉地后,由于受到儒道的影响,僧团没有严格承袭外出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而是像他们一样住在庙宇里接受广大信众上门供养衣食。对于古代社会的一般民众,鱼肉算得上是奢侈品,平时一般吃不到。作为汉地出家人,如果在寺庙中经常大鱼大肉的,易遭世人讥嫌。在随后传译的大乘经律中提出不食肉、忌五辛等,为素食主义提供了经典依据,但当时还是少有僧侣能遵行这两条。到了天监十年,梁武帝萧衍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依涅槃经等,以天子之威发布《断酒肉文》,言“出家人犹嗜饮酒、噉食鱼肉,是则为行同于外道,而复不及”,昭告天下沙门严守此戒。由此至今,素食就成了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 四、提倡素食是好事,但不是居士学佛的标准   由于印度有崇尚苦行之风,提婆达阴谋破僧时就利用了这一点,提出尽形寿不食酥盐、不食鱼肉等五法,反对佛陀开许的三净肉。提婆达最后虽然没有成功夺取到僧团的领导权,但据说其苦行的风气还是影响到后人。南传佛教谨遵佛制,至今都没有禁食三净肉,藏传佛教也是如此。在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看来,吃素不一定就是学佛,学佛不一定就要吃素。  其实,无论是声闻教法的三净肉,还是汉传大乘佛教后来不食荤腥的素食主义,都是基于佛教的不杀生戒。只是后者出于大乘的慈悲心与菩提心,不仅继承了对活物的不杀生戒,亦延伸到对有情尸体的普遍尊重。  近代以来,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千方百计地猎杀动物,已经使一些动物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证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佛教徒理当积极地戒杀护生、提倡素食。现在汉传佛教的出家人晚上普遍药食,营养和热量应该足够,坚持素食绝对没有问题。但对于佛教居士,要明白素食的本义是为了更好遵行不杀生戒、培养慈悲之心。如果在家居士在自己持守好不杀生戒的基础上再坚持素食,那是个人的大乘情操,值得赞叹。可是学佛者放眼世界时,也不能单纯以吃不吃素作为学不学佛的标准,或者强求家人一起茹素,或者对食用荤腥者横加指责,由此可能会造成家人的反感、社交的困扰,反而不利于佛教的弘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法中的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