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行 发表于 2024-4-2 09:17:42

关于许愿 | 有五种因缘,佛菩萨不布施财富地位

我们对于佛菩萨的“信”,很多停留在“求”的层面,求发财,求地位,求轮回圆满。
佛菩萨悉知悉见,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更清楚我们需要什么,如果所求的会成为我们的障碍,佛菩萨便不会赐予。

有五种因缘佛菩萨不布施财富地位
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摄大乘论释》里,讲述了这五种因缘:

一: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于其财位,有重业障故不施与,勿令惠施空无有果,设复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为。如有颂言:
如母乳婴儿   一经月无倦婴儿喉若闭 乳母欲何为
二: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虽于财位无重业障,而彼若得财位圆满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宁彼现法少时贫贱,勿彼来生多时贫贱,故不施彼所有财位。
三: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生死心便现在前,求欲出离,若得富贵即生憍逸,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思惟,宁彼贫贱厌离生死心常现前,勿彼富贵受乐放逸,不厌生死不起善法。
四: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当施彼满足财位,即便放逸积集种种恶不善业,故不施彼所有财位,如有颂言:
宁使贫乏于财位远离恶趣诸恶行勿彼富贵乱诸根令感当来众苦器
五: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者。
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得富贵,即便损恼无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念言,宁彼一身受贫贱苦,勿令损恼余多有情。
白话略解,简而言之,即是:
一:贫穷的业果太重,如同婴儿喉咙紧闭,慈母想喂奶也喂不进去。
二:有了钱财就不行善积德,不防邪思,从而后世长久贫苦。
三:因贫苦而对六道轮回起厌离心,而有了钱财却骄慢放逸,不知求脱离生老病死。
四:有了钱财就会聚集众多恶果。
五:得财富后就欺辱、损害其他众生。
以上五种因缘,菩萨不会施予其财富。
我们对佛有求佛对我们有愿
其实,每一次我们向佛菩萨许愿的时候,佛菩萨也在向我们许愿。我们祈求佛菩萨,帮助我们达成身体健康、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佛菩萨却在默默地发愿,愿我们行诸善业,断诸恶习、五戒十善,因为如此,才能免堕恶道,且种种福报,不求自得。
五戒十善的标准是什么?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业在《十善业道经》里有明确的界定:
离杀生者,成就十种离恼法;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离邪淫者,得四种智所赞法;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离恶口者,得成就八种净业;离绮语者,得成就三种决定;离贪欲者,得成就五种自在;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佛法对于财富的理解,其实根源于对福报的认知。如是因,如是果,财富的多寡取决于福报的大小,而福报则与过去的培植有关。因此,与其向佛菩萨祈求,不如好好地修持,增长福德。
不依德行得到的财富犹如草上霜,见之容易,持之不易。而有德之人,福报增长,能轻松拥有财富。修炼自己的品格,积累无形的德行,当福报具足,自然会有财富不期而至。

向平居士 发表于 2024-4-2 22:41:37

说穿了,就是修法没相应。否则,诸佛菩萨岂不是妄语?但这里的说法也有问题,似乎是把佛菩萨当成了有情众生,要看情况而决定是否布施。这个问题可以慢慢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许愿 | 有五种因缘,佛菩萨不布施财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