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賢 发表于 2012-1-28 00:37:00

慈心之利益

三 歸 五 戒 慈 心 厭 離 功 德 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為阿那邠邸長者說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毗羅摩。
饒財多寶若佈施時。用八萬四千金缽盛滿碎銀。八萬四千銀缽盛滿碎金。
複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複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複以八萬四千玉女莊嚴具足。
複以八萬四千臥具眾彩自覆。複以八萬四千衣裳。複以八萬四千象馬。皆以金銀鞍勒。
複以八萬四千房舍佈施。複於四城門中佈施。
隨其所欲皆悉與之。複以一房舍施招提僧。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

所以然者。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計量也。

如上佈施及受三歸福複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滿具其福勝也。

如上佈施及受三歸五戒福。複不如彈指頃慈念眾生福也。

如上佈施及受三歸五戒慈念眾生福。複不如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

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能令行者滅生死苦。終成佛道故其福最勝也。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竹賢 发表于 2012-8-15 10:28:56

慈心利益之量分三:一、慈胜广大财供;二、慈胜广修梵行;三、慈胜长期持戒。
 
 一、慈胜广大财供  

《三摩地王经》云:“遍于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
  前三句假设了一种广大供养,第一句说供养处,第二句说供养物,第三句说供养时和供养境,第四句通过较量彰显慈心福德之广大。
  《三摩地王经》说:普遍在无边俱胝的世界中,用尽不计其数的供养物,以此持续不断地供养一切贤圣,也比不上慈心功德之一分。
  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究竟田:“田”,是指出生处。“究竟田”,是一切福田中至极殊胜的田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
  上一颂是说,相比常时对究竟田作广大财供养,修慈心的福德更为巨大。
  静心体会一下,供养的处所、供物、时间、对境如此广大、殊胜,但由此产生的极大福德,却不如慈心福德之一分。这说明,相比不具慈心的大供养,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的慈心更伟大、更可贵,力量更巨大。
  二、慈胜广修梵行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比丘入灭定乐。”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说:在东北方有一尊大自在王佛,佛所教化的世界名叫千庄严,在那里的有情都具有如比丘入灭尽定般的大安乐。
  “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
  此段是较量功德。一是在安乐世界里,持续万亿年修持清净梵行,一是在此秽土下至一弹指顷的短暂时间中,缘一切有情生起慈心,后者福德远远超胜前者,何况日夜安住慈心。
  在安乐世界修梵行和在恶浊世界修慈心是两种修法,后者一弹指顷的修行竟超过前者万亿年的久修,说明“慈”法是一种能力极大、能迅速成就功德之妙法。
  比如,通过网络发短信,可以瞬间从青藏高原发送到太平洋彼岸,但叫邮递员徒步走到美国,几年也到不了。这是因为运用的方法不同,而导致效果相差悬殊。因此,以慈心修集功德,就如拥有加速器一般。
  三、慈胜长期持戒  
《十方广大解脱经》说:“谁于诸世界,乃至一劫间,护持清净戒,不如一刹那,修持慈心胜。”
  由以上较量可知,慈心的福德广大不可思议,下至一念修慈,就能获得无量福德。若非佛说,谁能了知此事;若非经证,谁会发誓勤修。以上已再再显明功德藏就在自心,若能修持开发慈心,则确是开启了无尽藏。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五)

竹賢 发表于 2012-8-21 11:36:24



慈心就是以慈愛之心對待一切的蒼生,猶如母親關愛子女一般。佛經上記載,修持慈心的功德無量無邊,簡略來說至少約有十一項功德:
一、睡得好;
二、醒時有朝氣
;三、不會有惡夢;
四、受眾人敬愛;
五、受非人尊敬;
六、受諸神冥冥中庇護;
七、不會被刀、毒、火等所傷;
八、禪修時很容易入定;
九、容光煥發;
十、臨死前不會恐懼昏亂;
十一、就算生前未得解脫,死後也能往生到梵天。

   


竹賢 发表于 2012-8-21 12:50:09

慈 心 消 除 疲 勞

 

    離婆多尊者又作梨婆多、釐波多,為舍利弗尊者之胞弟,阿難尊者的弟子,年壽高達百歲以上。他精通律法,曾居止僧伽賒(巴利文:San%kassa )。世尊入滅百年後,毗舍離國的跋耆子比丘(巴利文:Vajjiputta )曾主張十事合法【十事法包括比丘可午後進食、可接受金錢供養等】,而耶舍長老(巴利文:Yasa )即趕赴僧伽賒,請離婆多長老出面共赴毗舍離國,決議十事非法。(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

依據北傳《大智度論》的記載,離婆多是「假和合」的意思,傳聞這位尊者在出家修行以前,曾在一座亭子裡休息過夜,夜半時忽見有兩個食屍鬼飄然現身,甲鬼身後背著一具死屍,而乙鬼前來爭奪。兩鬼都吵著說死屍是自己帶來的,想要獨自享有,他們看見離婆多,便要他評理。

離婆多心想不管說是哪一方帶來的,都不免會得罪另一造,乾脆實話實說。結果乙鬼一氣之下扯斷了離婆多的手腳而食,甲鬼見後不忍便取屍體上的手足給補上,二鬼隨後飄然而去。

黎明破曉時,離婆多對自己的身體是否還是原來的身體生起了疑惑,逢人便問:「你看見我的身體了嗎?」

恰巧有某比丘經過,聽到他這麼問,遂詳問其故,遂知離婆多出離得度的因緣已成熟,可捨俗出家,便告訴他說:「你的身體是他人的遺體,並非自己所有。」

離婆多當下覺悟此身是假和合而有,便隨比丘出家,沒多久漏盡證阿羅漢。

慈心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本經的重點是敘述離婆多尊者在佛滅後為阻止十事非法而趕赴僧伽大會,但因自己年事已高,不堪旅途勞頓,故而以慈心定調身、調息、調心,很快就消除疲勞的一段經過。



選譯自北傳《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三日星期日八關齋戒日



這是發生在佛滅後百年間的事,當時僧團發生了一起非常重大的變故,有人提出將十件被佛制為違反戒律的事改判為合法。

因為事情鬧得很大,幾乎造成僧團的分裂,於是阿難尊者的座下弟子離婆多尊者決定挺身而出,出面主持僧團大會,駁斥十事為非法。

當時他走了很長的一段路,來到一座寺院。由於年事已高,壽歲過百,所以抵達時已十分地疲勞,僧團便接待並安排他掛單。

但因為也有很多人前來掛單,禪房不夠,所以不得已只好安排他與另一位上座長老同住。

這位同房的長老入睡前,有修三昧入定的習慣,便坐在座墊上一直修習三昧。

離婆多非常的疲憊,很想要休息,但看到年紀這麼大的長老如此地精進,也不好意思躺下去先睡覺,所以他也跟著打坐修三昧。

同房的長老本想只坐一小段時間就好,然後準備要休息,但他看到離婆多也在靜坐,心想:「哇!這位尊者年紀這麼大,走了那麼長的路,已經疲憊不堪還不休息,實在有夠精進。」於是也跟著繼續坐下去。

離婆多見長老一直坐著,想道:「嗯!這位長老坐這麼久,我也應該繼續坐下去。」

就這樣兩人都不敢休息,一直坐到半夜。

最後同房的長老終於開口問離婆多尊者:「您這麼疲勞,還能坐這麼久,您到底是修什麼三昧?」

離婆多回答:「我修的是慈心三昧,依慈悲心的禪悅所生的喜樂成為身心的補給品,所以雖然疲勞,但很快就恢復精神及體力。」《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原文/

離婆多獨往上座房中敷臥具宿。離婆多夜作是念。此一切去羸老上座。猶尚剋厲竟夜坐禪。我今何宜而得安寢。一切去亦作是念。此客比丘行路疲極復兼洗浴。猶尚竟夜坐禪行道。我今云何而得安臥。二人相推遂竟夜坐禪。至後夜時。一切去問離婆多言。汝今夜多遊何定。答言我性多慈。今夜多遊此定。

画堂春 发表于 2013-3-21 12:08:03

南无阿弥陀佛

janejane0670 发表于 2014-5-28 14:41:31

光增575 发表于 2016-9-5 08:23:15

金翅迦楼罗 发表于 2022-1-26 19:30:10

本帖最后由 金翅迦楼罗 于 2022-3-19 20:03 编辑

南无阿弥陀佛

以身修行 发表于 2022-4-1 12:25: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心之利益